索 引 号: 014000204/2022-00166 文  号:
发布机构: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 生成日期: 2022-08-22
主题分类: 组配分类: 提案建议
体裁分类: 公开形式: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时  效:
对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4025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2-08-22 10:17:37 浏览次数:

朱宝林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公立医院建设,切实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的建议”收悉,结合苏州市政府会办意见,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委一直高度重视宿迁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围绕健全完善医疗服务体系、科学合理配置资源、增强体制机制活力、有效提升服务能力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有效举措为宿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取得良好成效。截至目前,宿迁市已建成9家三级医院,其中综合医院(含中医院)7家,精神、老年等专科医院各1家;三甲医院3家,三乙医院3家,三级未定等3家;4家县级医院(含中医院)确认为三级医院,其中沭阳2家,泗洪、泗阳各1家。

一、推进宿迁市级公立医院建设。先后印发《关于组团支援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通知》《关于开展2020-2023年度组团支援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通知》,以江苏省人民医院为牵头医院,部分省属省管和市属三级甲等医院共同参与,组团帮扶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在管理、服务和技术上全方位支持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发展,帮助其补齐短板弱项、做强做优。2019年印发《江苏省整体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行动计划》,指导宿迁市科学布局医疗资源,坚持以三级医院为龙头,发挥其辐射引领作用,促进区域医疗事业全面协调发展。2021年7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宿迁市中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由江苏省中医院牵头选派业务及行政管理团队,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市中医院共同参与,组团帮扶宿迁市中医院。2021年11月,“组团帮扶”宿迁市中医院签约仪式在宿迁举行,我委和宿迁市政府签订了关于加快促进宿迁市中医院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书,江苏省中医院,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市中医院分别签订了关于支援宿迁市中医院建设发展协议书。2021年11月底,印发了《关于支持宿迁“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制定《支持宿迁“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建设(2021-2022)年度任务清单》,帮助宿迁卫生健康事业全面赶上全省现代化建设步伐。2020年12月,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已确认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二、支持提升宿迁县级公立医院服务能力。一是在全国较早开展县医院转设三级医院改革。自2011年起,综合考虑县域经济水平、服务人口、高层次人才配备、大型设备配置、信息化建设、医改任务落实和县医院服务能力推荐标准达标情况,鼓励支持引导县级医院创建三级医院,为县医院引进人才、提升服务能力水平搭建平台,宿迁市县医院加快了发展速度,取得了积极成效。二是扎实推进对口支援县医院工作。为不断提升县医院综合能力,从2009年起,组织江苏省人民医院、江苏省中医院等三级甲等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推动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工作的通知》,指定江苏省人民医院、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和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分别对口支援沭阳、泗阳、泗洪县级医院。2020年10月,在连云港市灌云县举行全省三级医院对口帮扶重点帮扶县县医院签约仪式,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省肿瘤医院等省属省管三级医院和12个重点帮扶县县级医院,分别签署对口帮扶协议。围绕推动被帮扶医院创建三级医院、更高质量实现低收入人口“大病不出县”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放眼长远、因地制宜的原则,持续在提升队伍素质、专科能力、管理水平、改革成效、服务质量、县域龙头地位等方面下功夫,使县级公立医院真正成为县域内医疗服务的主力军和领头羊。三是开展县医院能力提升行动。2022年初,印发了《江苏省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5年)》,提出了加快省市优质医疗资源向县域下沉,补齐县级医院医疗服务和管理能力短板,落实县级医院“县域龙头、城乡纽带”功能定位,并将包括宿迁在内的县级市、涉农区医院纳入全省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提升行动范畴。

三、推动基层医疗机构提质增效。先后印发《关于在县域内分片建设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的通知》《江苏省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基本标准(试行)》,从规划设置、功能定位、基本服务、基本建设、科室设置、人员配置、规章制度等方面明确具体要求。全省已建成160家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其中宿迁市4家,占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总数的2.5%。2021年印发《江苏省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建设标准》,在全国率先启动甲级卫生室建设工作,组织全省各地开展村卫生室服务能力标准对标找差、持续改进。全省已评定甲级村卫生室225家,其中宿迁市18家,占甲级村卫生室总数的8%。2022年印发《医疗卫生领域南北结对帮扶合作实施方案》,提出按照查漏补缺、填平补齐原则,苏州市要统筹安排资金、合理安排帮扶计划,通过支持基础设施改(扩)建、基本医疗设备配备和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建设等举措,改善宿迁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条件。

四、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南北共建决策部署。2016年以来,苏州卫生健康系统将南北挂钩对口支援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努力对口支援宿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2016-2021年,苏州市安排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以及苏州市市立医院对口支援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沭阳医院,共计派出59人次赴宿迁开展对口支援工作。一是夯实基础,提升妇儿诊疗服务能力。根据宿迁地区妇产、儿科诊疗力量薄弱的短板,苏州市通过人才培养、增设特色专科、技术支援等方式,重点培养了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骨干医师、儿科专科护士,同时针对宿迁地区来苏进修妇产专科的医务人员,按需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受援单位开设儿童内分泌生长发育专科门诊、儿童神经专科门诊等特色专科门诊。二是强化发展,提升重点专科建设水平。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点对点支援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基础上,宿迁一院骨科病区由原来一个病区发展为创伤(融合手足)、关节、脊柱三个病区,床位扩增至120张,并于2020年通过宿迁市重点专科建设单位的评审,同时实现了苏大附二院、宿迁一院医疗服务项目同质化,支援单位目前可开展的常规手术,受援单位均可开展。三是组团支援,助力三甲医院创建。苏州市积极统筹协调技术力量,安排苏大附一院、附二院、附儿院以及市立医院优秀医疗骨干前往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支援,分别涵盖儿科、妇科、核医学科、骨科、神经内科等科室,在队伍建设、医疗技术、科研、教学等方面对受援单位进行全方位帮扶,助力该院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四是填补空白,提高受援地区群众健康获得感。苏州市在历年的对口支援工作中,不断加强部署,在受援地区“筑高地、补短板”。2020年,沭阳医院儿科成立了宿迁市首家无陪护新生儿病房,填补了受援地区专科空白。宿迁一院新开设盆底康复专科门诊和生殖专科门诊,开展疑难手术48台,同时开展两项新技术和一个新项目。在宿迁地区首先开展了维生素C介入唾液腺动态显像评估唾液腺功能、诊断干燥综合征项目;在宿迁市中医医院开展脊柱内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节段腰椎失稳后路融合术等新技术;在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儿童支气管镜检查+肺泡灌洗术,发表SCI论著2篇,中华系列论著2篇。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吸收采纳建议意见,会同相关部门以及苏州市进一步加大南北共建力度,并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积极支持宿迁市开展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建设。指导宿迁市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努力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宿迁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二是进一步建立南北挂钩帮扶新机制。指导苏州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市内医疗卫生机构与宿迁市、县、乡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分别建立全方位帮扶机制,明确医疗卫生机构间帮扶对应关系。在原有“院包科”的基础上,拓展建设跨市域专科联盟、开展远程MDT会诊及指导评估验收等相关工作。三是支持宿迁市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大江苏省人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高水平医院对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帮扶力度,加快提升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整体水平。根据结对关系,苏州市各有关县级市(区)将组团帮扶宿迁市公办医院和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每年精准帮扶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2-3个重点科室。四是指导支持宿迁市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指导宿迁市实施名院、名科、名医“三名”工程,创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和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学科。指导宿迁具备条件的三级医院开展三甲创建。帮助宿迁中医医疗机构开展三级创建,带动宿迁县域医疗机构提档升级。五是加强人才交流培养协作。苏州市将安排苏州大学附属医院和市属医院知名医疗专家在宿迁市级医院设立工作室,开展“手把手”带教活动。选派医疗卫生机构业务骨干赴宿迁市开展工作交流,安排宿迁市卫生技术人员赴苏州市医疗卫生机构进修学习、挂职锻炼、参与课题研究等。

感谢您对卫生健康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年6月23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