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14000204/2022-00162 文  号:
发布机构: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 生成日期: 2022-08-22
主题分类: 组配分类: 提案建议
体裁分类: 公开形式: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时  效:
对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4109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2-08-22 10:13:43 浏览次数:

吕国忠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分级诊疗,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升医疗质量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多年来,我委围绕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总要求,积极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双向转诊制度、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规范诊疗服务行为、发挥信息化支撑作用等,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医疗资源整体利用效率和效益,蹄疾而步稳地推进“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一是规范双向转诊服务。2021年会同省医疗保障局印发《江苏省实行医疗机构首诊负责制和转诊审核责任制的意见》(苏卫医政〔2021〕51号),完善并落实医疗机构首诊负责制和转诊审核责任制,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首诊和医疗机构间双向转诊管理,促进区域医疗资源合理利用。加快推进全省所有基层卫生机构与医联体上级医院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秩序正在逐步形成。2021年全省居民2周患病首选基层就诊比例68.75%,县域就诊率93.94%;由二三级医院下转患者较2020年同期增长15.24%,由基层和接续性医疗机构上转患者较2020年同期降低14.09%。

二是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促进合理检查,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医疗检查的实施意见》,发挥各级临床检验和医学影像专业质量控制组织的作用,加强临床检验和医学影像质量控制管理工作,全省检验结果互认单位419家,检验互认项目达到6大类44项,切实减轻患者就医负担。促进合理用药,印发《关于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促进合理用药的实施意见》,举办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能力提升培训班,开展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考核和专项检查,全链条式推进医疗机构合理用药工作。开展2021年度二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将服务效率、服务质量、费用控制等作为重要指标,促进合理诊疗。成立了55个省级、425个市级、751个县级专科医疗质量控制组织,常态化开展医疗质量分析、评价、上报、反馈、监控纠偏等,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效率。2021年全省医院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为9.2日,较2020年降低0.1日;全省医院人均住院费用13034.8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上涨1.17%,达到医疗费用控制要求。

三是有序推进医联体建设。印发《关于开展2021年全省医疗联合体综合绩效考核工作的通知》,开展对各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各医联体的综合绩效考核。梳理各市医联体建设发展成效,分析存在问题,印发考核通报,指导各市完善医联体规划布局、健全管理体制、强化考核激励,为患者提供连续性医疗服务。目前各设区市均已制定市级医联体建设实施方案和医联体建设规划,形成适宜规模、功能互补的网格化布局,全省共有各种模式和性质的医联体750个,其中城市医疗集团102个,县域医共体141个,专科联盟337个,远程协作网170个。

四是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通过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投入力度、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措施,改善群众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就医条件。目前全省已有24.87%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推荐标准,位居全国前列;2021年新增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80个、社区医院77家,新增省级基层特色科室98个,全省已基本建成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160个、社区医院210个、省级基层特色科室375个。2021年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并开展县域医共体建设进展情况监测,将县域医共体建设发展水平纳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指标,推动构建整合型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持续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并在全国率先开展商业保险支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全省累计开设基层医疗机构家庭医生工作室1841个、家庭病床18077张,联合病房床位3399张,全省一般人群签约率40.21%、重点人群签约率72.38%、基层首诊签约率15.3%。

五是强化信息化平台支撑。我委指导各医联体牵头医院有效运用区域健康信息平台,共享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提供互联网诊疗、远程医疗等服务,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累计归集7000多万份居民健康档案,方便医联体内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共建共享居民健康信息。2019年8月首批互联网医院上线运行以来,全省医联体共建成互联网医院139家,准入执业人员2.5万名,累计开展在线复诊、医疗咨询等服务253万人次,开具在线处方89.3万张。各地医联体远程医疗服务已覆盖所有县(市、区),2021年累计提供远程会诊、远程查房、远程影像诊断、远程心电检查等远程医疗服务178.8万人次。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采纳您提出的宝贵意见,采取多项措施,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助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一是进一步完善双向转诊服务。以实施首诊负责制和转诊审核责任制为重点,以网格化医联体为基础,落实不同层级医疗机构功能定位,促进上下级医疗机构建立权责利清晰的分工协作机制、双向转诊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要重点畅通慢性期、恢复期患者向下转诊通道,推进医联体内影像、检验、心电、病理、消毒等资源共享中心建设,开展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远程会诊协作,加快实现医疗资源上下贯通、业务高效协同。

二是进一步加强医疗行为监管。完善医疗质量控制组织体系和指标体系,启动省级医疗质量控制信息平台建设,加强医疗质量数据监测预警、质量控制和追踪管理。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强化以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单病种等为重点的专项监管,促进医疗机构不断提升医疗质量内涵,规范医疗行为。

三是进一步推动医联体建设。落实省、市级医联体建设规划,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推进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协作网建设,全面实现医联体网格化管理。在医联体内实行统一的服务质量管理制度,促进基层增强管理意识,改善服务质量,提高群众对基层机构的信任度和认可度。

四是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服务信息化。推动区域健康信息平台、医疗机构信息互联互通,有效共享医疗资源,及时沟通患者信息,实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上推”和电子病历核心内容“下传”,有效支持预约诊疗、双向转诊等。大力推广远程医疗服务,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促进医疗资源合理流动,提高优质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

五是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对分级诊疗相关制度政策进行多种形式解读,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转变群众就医习惯,引导患者基层首诊,为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年6月21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