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14000204/2021-00284 文  号:
发布机构: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 生成日期: 2021-07-23
主题分类: 组配分类: 提案建议
体裁分类: 公开形式: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时  效:
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0614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1-07-23 09:35:07 浏览次数:

王磊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动健康筛查进社区,加快健康江苏建设进程的建议”收悉,结合省财政厅、省医保局会办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设立专项的财政资金

我省高度重视城乡居民健康工作,不断加大经费投入,支持健康筛查等工作开展。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全省各级财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累计支出305.7亿元,补助标准从2015年的人均不低于40元提高到2021年的88元。服务项目既包括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城乡适龄妇女乳腺癌和宫颈癌免费筛查等与健康筛查直接相关内容,也包括实施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全民健康筛查意识等内容。省财政2019年和2020年在中央重大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中分别安排8410万元和14045万元,支持我省慢性病防控和肿瘤综合筛查工作。从现阶段医保制度整体发展状况、群众疾病治疗需求以及医疗保险基金筹资水平和抗风险能力来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主要立足于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并通过门诊按人头付费、部分承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等措施激励家庭医生和参保人健康管理的健康促进工作,还没有能力将支付范围扩大到健康筛查等非治疗性的、预防筛查项目。

下一步,我省将继续加大“五病五癌”等慢性病及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资金投入,做好慢性病防治机构经费保障,将财政经费与防治任务完成情况和绩效考核结果挂钩,为做好包括健康筛查在内的各项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有力支撑。

二、关于以社区为重点全面推动筛查工作

(一)健康筛查工作开展情况。一是重点人群早期发现。全面实施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首诊测血压率达95%以上。2020年,全省共管理高血压患者714.6万人,规范管理率75.3%,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62%;全省共管理糖尿病患者249.7万人,规范管理率74.8%,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56%。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为居民提供血糖血脂检测、口腔预防保健、简易肺功能测定和大便隐血检测等服务。二是癌症早诊早治。2016-2020年农村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完成人群筛查73452例,农村肝癌早诊早治项目完成人群筛查45595例,淮河流域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完成人群筛查61654例,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完成人群筛查45563例。“十三五”期间,全省完成宫颈癌、乳腺癌检查分别为1059.4万人次、1070.9万人次。三是心脑血管疾病筛查干预。开展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工作,2017年以来共对68755人进行初筛,完成高危调查35135人,短期随访评估与干预15782人,长期随访调查干预60311人。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2015-2020年累计筛查干预33万人。四是糖尿病及并发症筛查。在开展人群糖尿病及前期人群筛查的同时,开展并发症筛查服务模式探索,实现全过程糖尿病健康管理,筛查糖尿病患者近10万人次,筛查出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等患者近3万人。

(二)癌症等筛查和早诊早治方案制定情况。目前,我省已制定《肺癌筛查技术方案》《肝癌筛查技术方案》《上消化道癌筛查技术方案》《结直肠癌筛查技术方案》《乳腺癌筛查技术方案》《宫颈癌筛查技术方案》《脑卒中人群筛查和综合干预技术方案》《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筛查和综合干预技术方案》《儿童龋病预防干预方案》《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技术方案》等多个慢性病筛查干预工作方案,基本涵盖常见的重大慢性病,相关方案已在全省基层进行推广运用。

(三)基层特色科室建设、人员培训和家庭医生服务等情况。一是加快推进基层特色科室建设。自2014年起组织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色科室科建设。2015年,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20年,全省50%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1个以上特色科室”。2017年起在省、市属三级医院建设基层特色科室孵化中心,明确6大方面孵化工作任务,其中设立的省级基层特色科室孵化中心37个、覆盖22个基层常见病专业领域。截至2020年,全省共有811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1087个基层特色科室,其中省级特色科室277个。建成1个以上特色科室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占比达到50.8%。二是加强基层卫生人员培训。全省在县域内建成基层卫生人员实训基地82个。依托实训基地针对基层全科医生、护理、乡村医生推广适宜技术,2020年度参训人员达8万人次,完成150名临床医生和32名护理人员卫生适宜技术省级师资培训。安排全省700名乡镇卫生院临床医师和3000名乡村医生完成务实进修。三是发挥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作用。将慢性病等患者作为重点人群优先签约,推动家庭医生转变首诊签约的服务模式,提供融合基本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健康综合管理等内容的连续服务,2020年,全省共组建1.3万个家庭医生团队,慢病等重点人群签约率74.63%;推行首诊点单式签约,省级层面统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管理服务、个性化服务等三类服务包收费编码,围绕重点人群常见健康需求和常见疾病问题,形成16类1200项可供慢病患者选择的服务菜单。

(四)城乡医院对口支援情况。全省三级医院对口支持经济薄弱地区县级医院、二级医疗机构对口支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全覆盖。2020年,各支援医疗机构累计向基层派驻支援人员8812人次,诊疗患者达132.58万人次,指导或开展手术2.83万台次,累计培训基层医务人员13.6万人次;帮助受援医院新建临床科室255个,引入开展适宜新技术782个、新项目192项,有效提升基层卫生业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进一步完善相关技术方案。组织专家对现有筛查干预技术方案进行梳理,结合我省实际,进一步优化完善,提升方案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可操作性。二是进一步加大人员培训力度。省级将组织专家制定相关方案标准化培训课件,并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组织对全省从事慢性病防治工作人员开展培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慢性病防治工作能力。2021年将组织开展癌症早诊早治技术培训,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设立培训基地,遴选全省200名技术骨干进行为期3个月120个课时的技术培训。三是加快慢性病诊疗先进技术推广应用。以慢性病防治能力提升为导向,依托省内优势学科,牵头组织开展多中心联合临床研究,逐步构建全省主要慢性病临床大数据中心和防治联合攻关协作网络。加快先进诊疗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结合工作需求,遴选、引进、推广一批成熟有效、适用于基层的预防、筛查、诊治、康复保健适宜技术,加快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

三、关于强化政院企等多方合作

(一)政院企合作情况。我省多家三甲医院与县级地方政府开展深度合作,通过提升技术服务、加大人才培养、提高管理水平、加强信息化建设、资源共享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县域内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服务,群众的获得感、满足感大幅提升。

(二)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情况。我省坚持“三医联动”,大力推进区域、城乡、上下、急慢分开,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2020年,我省居民两周患病首选基层就诊比例达72.07%,县域内就诊率达93.28%。一是全力打造区域高峰。省政府与国家卫生健康委签订《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合作协议》,12个区域医疗中心列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规划。按照“一院一策”原则,制定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加大对创建医院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目前已制定8个类别(儿童、口腔、精神、创伤、癌症、心血管、呼吸、传染)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方案。二是全面做优县级医院。实施新一轮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程,建立对口支援长效机制,实现三级医院支援县医院、县医院支援基层医疗机构、医师晋升副高职称前到基层服务一年“三个全覆盖”。目前,每个县(市)都拥有一所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二甲医院,其中县级三级综合医院达50家,占县级医院总数的74.6%。全省98.5%的县级医院达到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85%的县级医院达到推荐标准,均列全国第一。推进县级专科能力建设,县级医院累计建成省级临床重点专科40个。三是持续做实医联体。全省共有各种模式和性质的医联体578个,其中,城市医疗集团95个、县域医共体139个、专科联盟238个、远程协作网116个。四是加强接续性服务。加快发展康复、护理、临终关怀等长期照护服务,建成二级以上老年医院15家、康复医院94家、护理院275家,确保慢性病分得出、管得好。

(三)“互联网+医疗服务”工作推进情况。我省全面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探索建设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为一体的智慧医疗。2018年,出台《全面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便民惠民活动方案》,明确要求医疗机构依托实体医院建立互联网医院,在线提供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服务,开展远程医疗服务,推动上联国家和省级优质资源、下接所有基层医院,要求到2020年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培训等服务覆盖所有县乡村。2019年我省打造了统一服务门户“江苏健康通APP”,开展精准导医、预约挂号、线上支付、网上诊疗、药品配送以及检验检查报告、影像诊断报告查询等医疗服务功能,该平台目前可提供6100余万人“健康档案随身带”服务。同时,我省积极打造互联网医院,目前全省已建有105家互联网医院,已有14004名医生在线提供线上诊疗服务,线上诊疗服务量274977人。各地积极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和新技术,促进健康筛查进基层。如南京市溧水区开发糖尿病智能一体化管理系统,探索建立涵盖糖尿病高危人群、患者和并发症患者的区域性“疾控中心-医院-基层社区”的一体化综合管理模式。该系统启用前,溧水区人民医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中只有33%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达到7%,到2020年64%的患者达到上述标准。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进一步推进政院企合作。在医疗水平、服务水平、设施设备、精细化管理、合资合作办医等领域加强合作,促进医院和企业双赢、双提升。二是依托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和专科联盟签订双向转诊合作协议,完善双向转诊管理制度和标准,畅通双向转诊通道。三是以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推进急慢分治,完善分级诊疗配套政策。落实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分级诊疗技术方案、常见病种入出院标准和转诊原则,推动基层首诊。四是实施“江苏影像云”项目,将所有医疗机构影像资料全面上云,实现患者健康档案可随时查阅,提高患者就诊率。

四、关于加大科普宣传力度

我省不断加大慢性病防治宣传力度,以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世界癌症日、联合国糖尿病日、世界卒中日等主题宣传日为契机,通过宣传日集中宣传和日常宣传相结合,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广泛开展慢性病防治科普宣传活动,高群众慢性病防治意识。大力推进实施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全省有100%的县(市、区)启动了该行动,要求各地推进健康加油站/健康小屋、健康食堂、健康餐厅、健康超市、健康单位、健康学校、健康社团、健康社区、健康家庭、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健康街区等12类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宣传教育工作:一是组织慢性病科普宣传。加强重点人群健康知识和行为方式教育,做好健康教育工作进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和养老机构,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识。省级建设权威、专业的科普信息传播平台,编制发布癌症等防治核心信息和知识要点。二是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开展“三减三健”等活动,引导和指导群众科学开展自我健康管理,建议高危人群选择专业体检机构进行定期体检。三是开展癌症早诊早治宣传。依托医疗卫生机构等信息传播渠道,广泛开展重点癌种早诊早治知识宣传,提升公众“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健康意识。

衷心感谢你们对我省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1年6月21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