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俊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群策群力、依法治院,持续加强暴力伤医风险管控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结合省公安厅会办意见,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全省卫生系统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依法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作为平安医院创建的重要内容,强化多部门联动,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大力推进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加大涉医违法犯罪打击力度,积极探索医疗纠纷处置新模式,最大限度地防范由医患矛盾引发的暴力事件。
一是积极改善医疗服务。围绕“以病人为中心”的工作目标,强化执行医疗核心制度,建立各项医疗规章制度、规范、常规,健全院内质控网络,确保医务人员及就诊患者的安全。积极改善医疗服务,进一步方便群众就医,改善就医感受。医院积极畅通患者投诉举报渠道,指定专门部门统一受理投诉,将投诉管理纳入医院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全省二级以上医院均设立医患沟通中心。不断完善医疗纠纷处置组织体系和医患矛盾规范化处理程序,加强医患关系分析研判,做到科室早发现、部门早研究、医院早解决,及时消除医疗纠纷隐患。二是健全医疗纠纷调解机制。出台《江苏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条例》《江苏省医疗损害鉴定管理办法》,探索构建以人民调解为主体,院内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医疗风险分担机制有机结合的“三调解一保险”制度机制,开展人民调解体制机制创新试点,推广建立集咨询、受理、调查、调解、理赔于一体的“一站式”医患纠纷调处服务模式,重大医疗纠纷得到有效化解。建立医疗责任保险和医疗风险互助金制度,基本实现一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医疗责任保险全覆盖,较好发挥保险在医疗风险分担机制中的保障作用。三是加大涉医违法犯罪打击力度。积极加强与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的协调配合,依据《刑法修正案(九)》、最高人民法院等5部门《关于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意见》和公安部《关于印发公安机关维护医疗机构治安秩序六条措施》等文件要求,对医闹、暴力伤医等涉医违法犯罪行为实行“零容忍”,做到发生一起查处一起,不拖延、不降格处理,做到快侦快破、快捕快诉快判,全力维护医疗机构正常秩序。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采纳您的意见建议,会同相关部门积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强化医疗质量管理,进一步推进依法处理纠纷进程。监督督促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相关规范、常规,恪守职业道德;加强对医疗风险的评估和防控,强化医疗服务关键环节和领域的风险防控;加强医患沟通,建立健全医疗机构投诉接待制度,方便患者投诉、咨询,从源头上预防医疗纠纷。发挥人民调解在医疗纠纷处理中的主渠道作用,推进医患纠纷人民调解体制机制创新,落实医患纠纷人民调解组织编制,建立以律师、法医、医学专家为主的人民调解队伍,完善医疗纠纷调解专家咨询委员会和专家库,加强专业和调解技能培训,提高医疗纠纷调处成功率,努力使第三方调解成为解决医患纠纷的主要渠道。加大医疗保险参保力度,推动公立医院应保尽保;积极鼓励和引导患者在医院就诊、治疗前,购买医疗意外险,有效化解医疗风险。推动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与保险理赔有机衔接,完善医疗责任保险快速理赔机制。
二是加大预警预防工作建设,进一步提升医院安防能力水平。加强与公安机关密切协同配合,创新工作举措深化联动共治,督促医院全面提升安全防范能力水平,最大限度减少伤医杀医案件发生。强化医院安防能力建设,加快技防升级改造,门诊、急诊、重点病房、医护人员办公场所全部安装紧急报警装置。强化预警预防工作机制建设,指导医院建立由保卫部门牵头,医政、门诊、急诊、调解室、警务室等部门参加的信息沟通机制,对医患矛盾纠纷、重点人员异常行为的搜集汇总、动态分析、跟踪管控,努力做到对各类风险隐患早发现、早预警、早防范。强化应急处突能力建设,指导医院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在医院挑选年轻精干保安人员,组建应急处突专业队伍,定期开展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快速反应、妥善应对、高效处置,将危害损失降到最低。加强医护人员安全防范技能培训,增强防卫能力,在遭受人身伤害时,能及时有效开展自卫自救。强化现行案件查处打击工作,对伤医案件,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坚持零容忍,接报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三是加强正面舆论引导,进一步营造尊医重卫良好风气。主动联系对接新闻媒体从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出发,深入宣传解读《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加强医护人员救死扶伤典型宣传报道,特别是加大医护人员舍生忘死投身战疫斗争事迹报道,在全社会倡导敬畏生命、崇尚医学、尊重医护人员、关爱医护人员的良好风气。引导媒体不随意炒作医疗方面的敏感、热点问题,对容易产生舆情的有关医疗纠纷报道,采取应急响应机制,及时发布权威信息,主动应对社会关切,对失实报道,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感谢你们对我省医疗卫生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0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