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14000204/2024-00292 文  号:
发布机构: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 生成日期: 2024-08-05
主题分类: 组配分类: 提案建议
体裁分类: 公开形式: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时  效:
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330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08-05 15:15:19 浏览次数:

曾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深入规范推进江苏省中医药文化进中小学校园”的提案收悉,结合省教育厅意见,现答复如下:

中医药文化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哲学内涵,体现了中华文化核心哲学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抓手和路径。基础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天然具有传承传统文化精粹的责任和义务。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有助增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同时逐步形成良好的健康意识和健康习惯,进一步提升健康素养,增强身体素质,为学生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关于“建立健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管理体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印发〈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中要求,到2025年,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机制初步建立,基础进一步夯实,中小学中医药文化教育不断加强,推动实现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

我省自2014年推出“岐黄校园行”中医药文化品牌建设,是全国较早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的省份之一。省中医药管理局每年制订印发的中医药文化建设发展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均将“岐黄校园行”作为重点工作,并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活动场次列入绩效考核指标,有效促进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常态化、长效化开展。省教育厅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要求,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结合学科具体主题、单元、模块等,将中医药文化融入中小学校的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体育与健康、生物、化学等学科教学之中。

二、关于“出台并不断完善运行机制”

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管理局、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政府外事办公室、省广播电视局关于印发《江苏省中医药文化建设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中明确,建立健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长效机制,推动中医药机构与学校结对共建中医药文化特色校园,丰富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内容形式。

我委支持各级中医机构与中小学校签订共建协议,开展科普活动,建设中医药文化角,开设中医药科普课堂和选修课程,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成立中医药文化学生社团,丰富中医药文化活动形式。教育部门积极鼓励中小学校与当地中医机构对接,开展具有趣味性、交互性、创新性的中医药文化建设活动。各地各校积极开展“中医药健康巡讲”科普讲座、成立“我是小中医”等中医药兴趣社团、设置中草药文化知识长廊、开辟中草药种植园等,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新路径。

三、关于“提供具体的保障措施”

为保证重点任务开展顺利、取得实效,省中医药管理局专门安排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预算,确保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的经费投入。教育部门鼓励各地各校结合办学特色,打造并开设中医药文化校本课程,丰富中医药文化传播载体,固化中医药文化传播效果。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吸收采纳有关建议,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深化部门间协同配合。我委与教育部门进一步加强协作,围绕高质量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中心任务,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取得家长支持,强化社会共识。适时组织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调研,了解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协调解决办法,推动活动开展。

二是深入推进中医药文化与学校教育融合。紧紧把握中医药文化与中小学校学科教学的内在联系,继续将中医药文化融入中小学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体育与健康、生物、化学等学科教育教学中。比如:在语文课程中,通过古诗文和经典诵读等方式,引入中医药文化的理念和故事,增强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在历史课程中,讲述中医药的发展历程,让学生认识到中医药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通过中医药文化观念的渗透融入,推动课堂提质增效,实现中小学生思维的多元发展,培养出更多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三是持续开展中医药文化校本课程建设和综合实践活动。鼓励支持各地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在国家课程基础上,开展符合中小学生认知规律与学习特点的中医药文化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深入推进中医药文化落实落地。鼓励各地各校结合实际制定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建立健全相关配套制度,在深入推进“双减”工作中,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医药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比如:组织中医药文化主题实践活动,举办中医药知识竞赛、中药材辨识大赛等,不断提升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能力与传承能力。

感谢您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