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健康:家医“1号键” 健康守护到身边
发布日期:2024-02-05 09:09:20 浏览次数:

(新华日报健康:2023-1-30)

大爷今天早上打电话给我,说是这几天头有点晕,我们下午就过来了,经过测量,大爷血压为高压160,低压100,我们为大爷调整了治疗方案,后续我们也会继续跟踪观察,确保大爷血压稳定,健康生活,健康快乐过大年。”129日下午,宿迁市宿豫区豫新医院全科医生韩瑜带领家庭医生团队来到浦东国际花园小区王克玲大爷家中,为大爷测量血压,指导用药,开展上门服务。

韩瑜说,“大爷患高血压10余年,为方便大爷看病就医,及时得到健康指导,他将大爷手机1号键设置为自己的号码,大爷只要有健康需求,长摁1号键,就可以直通他的手机。”当天,家庭医生团队还为社区困难老人送上春节慰问品,让老人过一个欢乐祥和的龙年春节。

韩瑜是宿迁市宿豫区豫新医院全科医生。参加工作17年来,一直坚守基层一线,当好群众健康“守门人”,先后荣获“宿豫区抗疫优秀临床医师”“江苏省基层卫生骨干人才"、“江苏省百名医德之星”“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2023年8月,韩瑜在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评选活动中,荣获第494期正能量奖及正能量奖金伍仟元,这5000元奖金,他全部用来买棉衣、棉被、棉帽赠送给社区的孤寡老人。

四代行医心怀大爱济苍生

韩瑜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祖上四代行医。2003年,非典疫情袭来时,韩瑜的父亲韩道德作为乡村村医,承担起“防非”义务,负责辖区内1400多人的卫生防疫和村民基本医疗保健工作。当年他父亲由于“防非”工作突出,受到了上级表彰,被称为“防非卫士”。

耳濡目染,2017年,韩瑜也成了一名社区医生。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韩瑜每天与同事一起为所在社区居家隔离对象上门核酸检测,还要定期去定点核酸采集点采集。采集点工作要持续几个小时,他坚守岗位,每次核酸采集都排着很长的队伍,每天要采集600多人。高温天气下,一天下来,全身都汗湿透了,面部及耳垂都是口罩压痕,全身都是酸痛的,有几次工作至凌晨一两点。

“我从小就看爷爷治病救人,当时便在心里种下一颗学医的种子。”韩瑜说,他从小就非常佩服爷爷,可有时也觉得爷爷“啰唆”,病人离开前,爷爷总是反复叮嘱如何服药。“长大后当了医生,我才明白了医嘱的重要性。”韩瑜说。

他在行医时,经常遇到吃错药或是乱吃药的老人,这些老人的家中囤积了很多药品,杂乱地堆放在一起,他们吃药前又不会看说明,很容易出问题。

对此,韩瑜不断思考,想出了对策,他自费购置了一些小药箱送给有需要的患者。“如果是慢性病患者,还为他们配备相应的常用药,再分类做编号,和他们交代清楚,对照编号服药,每个药箱上还有他的手机号码,方便他们随时咨询。目前,小药箱已经送出700多个。

小药箱运行一段时间后,他发现一些老人不识字,仍然不太方便,于是,他将“个性药箱”升级为“个性药柜”,药品分开放不混,尽管如此,但是大部分老人身体有多种基础疾病,需要吃的药种类多,没过几天,他们依然会忘记每个格子里放着的是什么药。”

在此情况下,韩瑜不断改进,想出“图片识药”方法。他从网上下载并打印了很多能反映每种病症的图片,回访时带给老人辨认,如果老人一口能说出图片意思的,他就把这张图贴在药柜对应格子的门上,这样一来,不识字的老人也能知道每个格子里对应的是什么药。此外,韩瑜还在药盒上画圈,一个圈对应一粒药,通过这种方式,提醒老人每种药一次吃几粒。

韩瑜表示,“图片识药”是他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在入户走访调研后想到的方法,现在选用的图片有100张左右。

“患咳喘及原发性高血压病很多年了,我都没分清哪个是降压药,哪个是咳喘药,有时吃着吃着就吃混了,有了这个药柜和图片,我就不会吃错药了。”今年83岁的五保老人王义全说。

这几年,韩瑜不仅为他免费送药和定期检查身体,还经常上门送生活用品和节日礼品,这次“个性药箱”升级为“个性药柜”,并使用“图片识药”方法,韩瑜就是在他身上做的实验。目前“个性药柜”已送出去了60个。

家医“1号键”健康服务到身边

2018年,宿豫区启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他带领豫新医院的家庭医生团队在上门服务过程中,他发现不少老年人记忆力衰退,识字不多,不少都还是文盲,手机又大多为老年机,子女外出打工不在家,老人有个头疼脑热的,呼救不方便,韩瑜便将自己的号码存在老人的手机上,还设置了“1号”快捷拨号键,以后老人要是感觉身体不适或者有想咨询的事情,只要长按“1号键”就能第一时间联系到他。

现在社区里已经20多位老人拥有他的“1号快捷键”,每天都会有老人通过“1号快捷键”给他来电话,哪怕是半夜,他也会第一时间接听电话,并耐心解答,有的时候,老人倒并不是有什么特别的问题要咨询,那电话仿佛想听听他声音,听听他像子女一样关情问候他,他明白但不说破,热心地关心着人们的衣食起居,指导他们健康生活。

工作中,偶尔会遇上患者缺钱影响取药、诊疗等紧急情况,他都热情地开展诊疗,并垫上医药费。为了更方便群众基础就医,韩瑜从自己的工资中每个月拿出一部分成立了一个“救急基金”。“这些钱他都会按月统计,如果超支,下个月发工资了再及时补齐。尽管开始时金额只有几万元,但救助基金用途广泛,从几块钱的药钱、一顿早饭,再到几百元、上千元的急救费用,只要需要,韩瑜总是第一时间出手相助。患者得到临时救助后,事后也都会主动还钱。”韩瑜不抽烟,不喝酒,但每年要把几千“烟酒钱”存入“救急基金”库,已经坚持17年了,基金库存已经有10万元。

韩瑜还牵头成立了“永济医疗救助团队”,邀请其他医务工作者一起帮助有需要的群体。“开始时团队只有两个人,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有18人了。”韩瑜说,自成立以来,大家利用休息时间,义务为辖区的孤寡老人等困难群体检查身体、看诊送药,已累计服务1700多名慢性病患者,很多老人把他们当成了家人和朋友。

“国家连年出台各项利好政策,我们的医疗环境越来越好、技术水平越来越高,群众看病越来越方便,减轻了群众的负担,作为一名党员医生,一定要继续努力精研医术,带领家医团队为广大群众服务,当好广大群众健康的守护人。”韩瑜说。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