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红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儿童早期发展水平的建议》收悉,现结合省教育厅会办意见,答复如下:
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儿童早期发展工作,将其作为促进儿童健康的重要内容写入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作出部署和安排。卫生健康和教育部门积极履行部门职责,从满足儿童健康服务需求出发,不断健全体系,完善政策,强化措施,着力提升儿童早期发展服务能力和水平。
一是加强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自2009年起,将儿童健康管理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向0-6岁儿童提供含体格检查、发育评估、科学喂养、生长发育和疾病预防健康指导等内容的13次服务。通过建立完整的电子健康档案,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断规范儿童健康管理服务。截至2022年底,全省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96.08%,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达到97.35%。
二是加强儿童早期发展基地建设。自2015年起在全省开展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建设,指导医疗卫生机构规范有序开展胎儿期保健、儿童生长发育监测评估、营养及喂养指导、心理行为指导和高危儿管理等服务,拓展儿童早期发展工作内涵,促进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升。2021年又启动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儿童早期发展基地培育工作,推动我省儿童早期发展工作向基层延伸。截至目前累计培育建成国家级示范基地3家、省级基地27家。
三是加强儿童早期发展技能培训。按照分级分类原则,对医疗卫生机构、托幼托育机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儿童早期发展服务技能和水平。我委每年举办3-5期全省儿童早期发展适宜技术服务规范培训班,对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儿童早期发展的技术骨干进行培训。同时,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儿童保健人员、托幼、托育机构保健老师和婴幼儿养育人分类开展健康知识宣教、育儿经验分享以及亲子活动等,提高相关人员营养喂养、回应性照护实施技巧。
四是加强儿童医疗保健资源配置。全省开设儿科诊疗科目的医疗机构共2472家,设有儿科病房的公立综合医院206家,儿童专科医院13家。累计有儿童专科床位24644张,每千名14岁以下儿童儿科病床数为1.91张。在全省112家妇幼保健机构、6家三级儿童医院和部分综合医院儿科开展儿童保健服务。在1526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儿童保健门诊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全省规范化门诊建成率达到88%,其中113家获评省级规范化门诊。加强儿科医务人员培养,我省有5所高校设有儿科学相关专业,其中南京医科大学儿科学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徐州医科大学儿科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入选省一流专业。目前全省注册儿科执业范围的医师(含助理医师)人数共9348人,每千名14岁以下儿童儿科医师数为0.73人;儿童保健科卫生人员993人。配齐配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儿童保健医师,累计推动221名儿童医院、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儿科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多点执业。
下一步,我委将联合省教育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少年儿童成长成才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实施儿童发展纲要规划及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为载体,不断创新举措,优化服务,提升水平,进一步增强儿童和家庭的获得感和满意度。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健全完善儿童健康服务网络。健全以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医院和综合医院儿科为核心,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以民营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儿童医疗服务体系。每个设区市建设1所三级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每个县(市、涉农区)建设1所二级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加强医疗机构儿科(新生儿科)、中医儿科、儿童重症医学科与儿童保健科等专科建设,到2025年每千名14岁以下儿童的儿科医师数达0.85人左右、床位增至2.2张。加强医疗机构新生儿科、儿科、中医儿科、儿童重症医学科与儿童保健科等多学科建设,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优先保障儿童医疗服务需求。以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妇幼健康项目任务为抓手,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建设儿童保健门诊,强化全科医生、儿童保健医师配备。创新人才培养和发展机制,加强儿科医务人员培养和队伍建设,增加儿科医务人员数量。扩大儿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模,使培训合格的儿科专业住院医师具备独立从事儿科临床工作的能力。推广应用省级“云上妇幼”远程医疗平台,以医联体、专科联盟建设为抓手,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在上下级医疗机构间广泛开展远程会诊、教学、培训,促进儿童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
二是持续推进儿童早期发展阵地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省级儿童早期发展基地培育工作,指导相关机构对照《江苏省省级儿童早期发展基地建设标准》,补短板强弱项,强自身提内涵,到2025年,建成20个左右省级儿童早期发展基地,每个设区市至少有1家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建成省级儿童早期发展基地,将儿童早期发展基地建设作为提升儿童早期发展服务水平的重要载体,推进儿童早期发展服务向基层延伸,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整体服务水平提升。不断增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儿童早期服务能力,做到每个县域内至少有1家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的儿童早期发展服务阵地,为全省儿童提供覆盖生长周期的全方位医疗保健服务。
三是不断拓展儿童早期发展服务内涵。全面加强儿童健康促进工作,通过在全社会倡导关注生命早期1000天理念,加强0-3岁儿童健康系统管理,着力改善儿童营养状况,综合防控儿童近视,全面开展孤独症筛查干预等,进一步促进儿童体格、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全面发展。依托儿童保健专家力量,研究制定儿童早期发展服务规范和评价体系,推动各级各类儿童早期发展服务机构规范开展各项服务,建立健全覆盖儿童早期发展全过程的健康档案。推行家庭医生首诊签约服务,科学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围绕儿童视力、听力、口腔、营养、行为发育等方面,优先做好个性化签约服务。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指导工作,督促各地托育机构、幼儿园认真落实国家和省相关规定要求,进一步完善幼儿健康检查制度,落实健康体检工作,切实增强幼儿体质与体能,定期对幼儿健康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和结果反馈,全面提升儿童健康水平。
四是着力打造满足儿童健康服务需求的人才队伍。推动省内有条件的医学院校开设儿科类相关专业,助力培养儿童卫生保健类专业化人才队伍,打造儿科学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全面提升儿科医学生临床岗位胜任力。加强儿科中医药人才培养,培训儿科中医药业务骨干。面向基层开展儿童早期发展适宜技术系列培训,增强医疗卫生机构儿童保健人员养育照护技能。鼓励各地医疗卫生机构执行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相关政策,重点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等医务人员倾斜,统筹好专职从事儿科医疗、儿童保健服务医务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充分调动其积极性。鼓励高校和医疗机构进行科技攻关,推进儿科类相关领域技术创新。
五是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宣传引导。联合教育等相关部门,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咨询活动,向儿童家长推广普及儿童早期发展的基本知识和育儿技能,发挥家庭养育在儿童早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家长树立儿童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及时总结推进儿童早期发展工作的经验做法,通报工作进展成效,推介典型事例,增强医务人员的使命感、荣誉感,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为促进儿童健康事业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支持环境。
感谢您对儿童早期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