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天使”刘虎:用温暖点亮“视”界
发布日期:2021-06-08 15:33:45 浏览次数:

 

2021年6月6日是第26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为“关注普遍的眼健康”。 “健康江苏”微信公众号推出“光明天使”系列专题报道,讲述我省4位眼科医生的故事。今天,让我们走近江苏省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刘虎。

爱套近乎话家常,他是患儿心中和蔼可亲的“虎大大”;守护健康送光明,他是患者眼中温情贴心的“好大夫”;四处奔走做宣教,他是青少年近视防控的“代言人”……从医29年、有着31年党龄的他,每天奔波于门诊和手术室之间,亲手为患者点亮光明的“视界”,他就是江苏省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刘虎。

 

 巧解患儿就诊难题

 

“宝贝,看左边!真乖,奖励你一个星星贴纸!”身穿白大褂的刘虎左手摇着咚咚作响的拨浪鼓,右手拿着花花绿绿的卡通贴纸,和前来看诊的孩子“打成一片”。这本该发生在幼儿园里的情景,却时常出现在江苏省人民医院的眼科诊室里。

儿童不同于成人,他们的表达能力不完善、情绪不可控,“沟通难、检查难、诊断难”是小儿眼科医生不得不面对的三大难题。而在刘虎的诊室里,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因为,他和患儿的沟通从孩子走进诊室的那刻起就开始了。这个孩子是内向还是外向?说什么可能会引起他的兴趣?刘虎往往看一眼、听一声,就能快速做出判断。

 

看诊前,他一定会先和患儿“套套近乎、话话家常、培养感情”:“你喜欢Hello Kitty还是喜羊羊?”“你肯定爱吃肉”“溜溜球有多少种玩法?”“你好像很爱读书”……患儿们在他的诊室里,总是“服服帖帖”。

孩子们往往对“白大褂”充满了恐惧,可在他们眼里,刘虎不一样,是亲切又可爱的“虎大大”。在他诊室的桌子上,有一个蓝色的盒子,里面装着拨浪鼓、快板、卡通贴纸、糖果,还有印着米老鼠的调节视标……这是刘虎的“百宝箱”,里面各式各样的道具都是用来和孩子们互动、帮助小患者缓解紧张情绪的。 

“在孩子面前,我从来没有脾气,就是个喜欢‘套近乎’‘发奖品’的虎大大。” 这是刘虎对自己的评价。

 

 照亮患者内心“视”界

 24岁的小蕊从小患有斜视,每次看到镜子中的自己总是特别自卑。二十多年来,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治好眼睛。

第一次见到小蕊的时候,刘虎就看出了她的焦虑和自卑。花朵一般的年纪,却饱受疾病的折磨,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尽快为小蕊安排手术!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小蕊感慨万千:“当时床位很紧张,我失望地准备离开,但刘医生告诉我,‘姑娘,我一定要想办法给你安排一张床!我不能让你背着这么重的负担,你这么年轻,应该开开心心地过日子啊!’”

刘虎的一席话,让小蕊积压了许久的紧张、惶恐和不安在那一刻得到了释放,泪水夺眶而出,一颗悬了多年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

 

手术以后,小蕊的眼睛恢复得很好。从此,她变得自信起来,再也不害怕照镜子了。在小蕊看来,刘虎治好的不仅仅是她的眼睛,还有她的人生。

 

 架起医患沟通之桥

“许多病人不具备相关医学知识,我们需要跳出医疗指标,透过病人的‘视野’看待疾病,包容患者的痛苦、理解他们的需要。”对待医患关系,刘虎有着自己独特的“法宝”。

 

在刘虎看来,有效的医患沟通要从患者的角度出发,让患者及家属参与到诊疗的过程中来,以充分、个性化的沟通让患者最大程度地理解医生的治疗行为。患者入院后,刘虎至少会和本人及其家属进行“三次谈话”。入院第一天,管床医生会分发一份由刘虎及其团队自制的科普读物,帮助患者了解手术的原理及风险,这就是“第一次谈话”;查房时,再通过详细讲解,重新灌输、巩固相关知识,这是“第二次谈话”;手术前,医生还会再和患者及家属进行一次正式的术前谈话。三次谈话之后,刘虎常常会让病人及家属反馈谈话内容,并对患者不理解的部分反复解释。

 “我要求他们上网查资料学习相关眼病知识,还要提问题,一起讨论。只有双方信息对称,交流才更加公平。” 刘虎说。

 

 致力青少年近视防控

“青少年是我们祖国的希望,对青少年群体近视的防控更是刻不容缓。”作为教育部综合防控近视宣讲团成员,刘虎始终奔走在青少年近视防控的道路上。

 

面对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不断升高,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的现状,在医院的支持下,刘虎和他的团队通过创办微信公众号“刘虎眼与视光工作室”、参加“约见名医”“荔直播”等电视节目、举办义诊活动等方式,积极开展近视防控的健康宣教工作。

 

“帮助患者重拾光明和信心是我一生的追求,也赋予了我人生新的意义,我愿意一直做下去。”在刘虎的心里,每位患者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重托与信任、一个等待点亮的人生。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医者,他将始终牢记初心使命,不负患者重托,用仁心守护光明、温暖患者! 

 

“光明天使”说科普:低浓度阿托品——儿童近视控制的 “神药” ?

阿托品是一类抗胆碱药,临床上常用于抑制腺体分泌、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兴奋呼吸中枢、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等。在眼科,常用1%阿托品眼液(凝胶)麻痹睫状肌,以便验光或控制炎症反应。

由于近视被认为与过度近距离用眼导致的睫状肌痉挛有关,早在多年前,就有医生用阿托品治疗近视。但阿托品除解除睫状肌痉挛外还有扩瞳的作用,患者用药后会出现视物模糊、畏光等副作用,故1%阿托品眼液(凝胶)无法用于近视防控。

那么,低浓度阿托品能否控制近视的进展?最早的相关临床研究来自于新加坡ATOM2研究,该研究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给6-12岁儿童用不同浓度(0.5%、0.1%和0.01%)阿托品2年,结果发现浓度越高,近视控制作用越好;第二个阶段:停药1年,发现浓度越高的近视反弹越快。第三阶段:停药后近视进展快的儿童继续给0.01%的阿托品2年,发现0.01%阿托品组能有效减缓近视加深,而且副作用最小,停药后近视反弹也最小。因此,临床上将0.01%的阿托品应用于儿童近视的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阿托品不是神药,使用效果也因人而异。况且,儿童近视防控不能只依赖药物,保持健康的用眼习惯,坚持适度的户外运动,才是近视防控的正确做法哦!

(来源:健康江苏微信公众号)

 

关闭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