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廉洁纪律,收受管理对象红包礼金,借公务之机变道旅游;违反廉洁纪律,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旅游活动;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取违规方式为相关人员在药品供应、设备采购等方面谋取利益,收受贿赂68万余元……这些问题都发生在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区第一医院”)原设备物资供应科主任都泉驿身上,行政权力沦为攫取暴利的通行证。
据统计,近两年来,四川全省已有超过十名医疗领域干部落马,有案例显示仅一个市级医院的院长六年受贿便达3000余万,这些案件暴露出的医疗腐败程度令人触目惊心。
设备科主任逐渐坠入腐败深渊
今年57岁的都泉驿,自1987年以来一直在区第一医院工作,是区第一医院的行家里手、业务骨干。
因为工作表现突出,2009年被任命为区第一医院设备科主任,并历任采购部主任、采购维修科科长、设备物资供应科主任,长期负责医疗设备等采购工作。变化也就从2009年开始了。
一直承接区第一医院骨科耗材供应业务的四川某医药耗材公司销售代表陈某,在都泉驿上任设备科主任不久就找到了他并送上一个红包。
“一开始收到陈某的红包,里面虽然只有几百元,但心里还是很紧张,担心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都泉驿如是说,后来发现并没有造成影响,也就心安理得了。随后,为了与都泉驿搞好关系,陈某以拜年拜节之名,多次送给都泉驿现金,共计人民币3万元。
贪欲之门一旦打开,欲望就如洪水猛兽般将都泉驿吞噬。
2013年至2019年,都泉驿通过透露采购计划、提供招标参数等方式,帮助某医用设备耗材供应商沈某持续承接区第一医院医疗设备和耗材业务,先后收受沈某所送人民币共计16.84万元。
2016年,区第一医院搬迁至新的办公地点,预计采购一批电脑、打印机等办公室设备。成都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某找到都泉驿,请他在招投标时给予关照。都泉驿通过提供设备需求信息和相关参数等方式,帮助该公司顺利中标,收受王某所送财物折合人民币10.9万元。
“我们调查发现,都泉驿长期处于关键岗位,在各种利益诱惑和围猎下,从收受几百元红包到一次性受贿10万元,一步一步坠入腐败深渊,累计受贿68万余元。”成都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1月,都泉驿因严重违纪违法,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2020年7月,都泉驿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万元。
四川医疗领域多名领导干部被查
近两年,四川已有多位医院院长、科室负责人以及医药领域负责人相继落马,其中大部分被查的原因都是围绕药品、医用耗材等领域收受回扣或利用职权干预基建项目。
2019年4月18日,四川省纪委监委发布消息,四川省人民医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主任陈江山接受监察调查。
2019年5月5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消息,原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巡视员陈勇被开除党籍。
2019年8月2日,成都市纪委监委发布消息,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刘忠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2019年9月17日,四川省纪委监委发布消息,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原党委副书记、院长吴道全,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2019年10月25日,四川省纪委监委发布消息,南充市精神卫生中心原党委副书记、院长余成民,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2019年11月2日,成都市纪委监委发布消息,邛崃市牟礼镇中心卫生院原院长华毅,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2019年11月28日,四川省纪委监委发布消息,眉山市人民医院原院长王建民,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2020年1月23日,内江市纪委监委发布消息,四川省人民医院离退休党总支书记刘刚,接受监察调查。
2020年1月23日,内江市纪委监委发布消息,四川省人民医院服务中心副主任康宏,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2020年7月6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消息,四川省人民医院原党委常委、纪委书记马昌礼,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2020年7月29日,乐山市纪委监委发布消息,乐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党组书记李五节,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成都严肃整治医疗领域腐败
“从近年来查处的卫生健康行业领域的问题来看,在招投标或采购过程中通过利益输送、暗箱操作、虚抬价格等违纪违法问题尤为突出,同时医疗机构负责耗材、药品、器械采购的关键岗位腐败问题易发多发。”成都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部分医疗机构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检验检查、不合理使用高值医用耗材等现象也时有发生。
对此,成都以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以及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社会办医疗机构为重点,集中6个月时间开展卫生健康行业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焦点、堵点问题,突出重点单位、重点科室,紧盯重点人群、关键岗位,重点整治违规遴选、私自采购、开单提成、过度使用、先使用后入库、商业统方等违规违法行为,集中整治滥用、冒用、虚记、错记等不合理使用耗材行为和过度使用、定向使用、无指征使用等不合理用药行为。
同时,成都市狠抓源头治理堵塞漏洞,督促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扎实履行党风廉政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医德医风教育,组织专题法治培训,抓好医护人员初心使命教育和正反典型案例教育。持续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医疗“三监管”,以“不合理用药、不合理使用高值医用耗材”为重点,通过医疗“三监管”平台抓取异常数据,采取组织专家进行点评研判和指标监测等方式重拳整治过度医疗行为,提升医疗质量和安全。
建立健全处方点评制度,加强合理用药管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要求,健全完善处方医嘱和检查检验单动态监测、分析点评、公示通报、约谈整改四项制度。建立健全医用耗材管理制度,加强医用耗材“四项管理”,即对医用耗材招标采购环节的管理、储存使用环节的管理、术后质量跟踪管理及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