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组织实施“五大工程”全面推进全市基层卫生工作
发布日期:2017-03-22 11:06:37 浏览次数:

  为深入贯彻全国、省卫生和健康大会和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精神, 徐州市围绕“以基层为重点”这一中心,组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化工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程、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卫生信息化应用工程等“五大工程”,全面推进全市基层卫生工作。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标准化工程
  2017年重点以标准化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
  一是在组织管理、项目实施、例会制度、督查考核、信息报送、项目公示等方面实行“六统一”。
  二是制定并实施标准化的项目方案、项目清单、绩效考评体系、指标评估体系、资金分配体系,并委托第三方开展居民知晓率和满意度调查。
  三是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公共卫生及专科医疗机构专业性工作、基层基本医疗服务工作的有机融入,探索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专业机构牵头承担部分专业性较强的项目工作。
  四是2017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经费提高到人均不低于60元,新增部分主要用于“一小一老和两病”等重点人群开展签约服务。
  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程
  一是以老年人、孕产妇、0—6岁儿童、残疾人、慢性病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农村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等人群为重点,以签约为手段,以履约为核心,以全程健康管理为目标,扎实深入开展个性化签约服务,确保2017年以乡镇、社区为单位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100%,签约居民覆盖率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比例60%以上。
  二是在城市地区,继续巩固完善“两病”一体化管理项目,并充分借鉴项目运行机制和模式,全面推进全人群签约服务和家庭医生工作;积极开展家庭病床服务和老年人“黄手环”项目,探索开展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试点。
  三是在农村地区,全面推广沛县“三位一体”签约服务管理模式。研究制定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清单,积极争取财政补助和医保支持,协调落实签约服务相关价格政策,完善绩效考核与奖惩机制,推动签约服务费收入与补助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量范围,促进签约服务和家庭医生制度的标准化、规范化、长效化发展。
  三、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持续推进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参与省级基层卫生十强县(市、区)创建。重点组织实施以下5个项目工作:
  一是组织实施区域性基层医疗卫生中心建设项目。按照辐射15—20万农村常住人口或服务周边3—4个乡镇的标准,全市统一规划设置29个区域性基层医疗卫生中心,并确定市区各有关三级医院、县级医院予以对口帮扶,开展二级综合医院服务能力建设,确保2017年底前全部达标。经市、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联合考评验收后,按照区域分布冠名“××县(市、区)东(西、南、北、中)部基层医疗卫生中心”。
  二是组织实施社区医院建设试点项目。将达到二级医院服务能力建设工作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延伸,2017年选择鼓楼区琵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二级综合医院服务能力建设。经市、区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联合考评验收后,增挂社区医院名称并准许开展相关业务。
  三是组织实施示范卫生院创建项目。继续扎实开展国家“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省示范卫生院”创建活动,2017年确保完成8个省级示范乡镇卫生院创建任务;同时推动全市26个乡镇卫生院达到省示范卫生院标准。
  四是组织实施优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项目。全面开展国家、省优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工作,力争2017年有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评全国优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评省优秀称号。推动市区民办、县城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省规范化建设标准。
  五是组织实施村卫生室达标建设项目。继续大力实施村卫生室建设五年达标计划,确保2017年底前,183个村卫生室达到省示范建设标准,力争50个通过省示范卫生室验收。稳妥推进镇村一体化管理,逐步实现“产权公有化、建设标准化、服务规范化、运行信息化、管理一体化”的要求,2017年力争乡镇卫生院领办村卫生室的比例达到70%以上。
  四、基层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积极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年”活动。重点组织实施以下3个项目工作:
  一是组织实施医联体协作项目。全面推进城乡医疗卫生机构纵向联合,构建农村地区县级医院分片协作乡镇卫生院、主城区各三级医院基于“高血压、糖尿病‘两病’一体化管理项目”对口协作的医联体模式。通过行政指令性安排和引导建立紧密型协作机制,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有效有序下沉,并通过开设预约诊疗、医学检查、双向转诊、远程医疗的“绿色通道”,提高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利用的可及性、便利性和获得感。
  二是组织实施特色科室建设项目。继续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色科室建设,重点加强慢性病管理、儿科、妇产科、康复科、全专联合病房等重点领域。2017年力争培育建设30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特色科室(其中省级11个)。以区域性基层医疗卫生中心为重点,实行市县携手、城乡联动,实施公立医院以专科“组团式精准帮扶”基层特色科室。
  三是基层人员培养培训项目。继续联合徐州卫生学校合作开展村医订单定向培养项目,2017年争取培养150名左右农村医学专业学生。组织150名基层医生、200名乡村医生到上级机构参加“务实进修”。支持4家城市三级医院建立基层卫技人员轮训基地,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基层卫技人员的理论和实践技能轮训。以县(市)、区为单位,建立常态化岗位练兵机制,推进基层卫生岗位技能实训基地建设,组织开展康复、急救等技能竞赛。各地要积极争取地方财政落实配套经费,推动以全科医生为主的基层卫生骨干人才遴选、培养、使用工作的长效开展。
  五、基层卫生信息化应用工程
  一是重点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子系统、签约服务功能模块、分级诊疗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与区域远程、影像、心电、检验、病理等中心和预约诊疗平台的对接。
  二是积极开展“云医院”、“互联网+家庭医生”服务,推广应用移动APP和物联网诊疗设备,实现医患双方以及签约对象的在线管理、远程服务、交流咨询;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维护管理责任逐步交由签约家庭医生团队负责,并适时向签约居民开放。
  三是开展居民健康卡使用试点,推进“三个一”工程;鼓励基层对接使用安全接种、膳食营养等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和一体化自助服务设施,不断丰富基层卫生信息化服务内涵和方式。
 

关闭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