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援疆风采*
最美的笑容
——记伊犁州新华医院第七批援疆专家沈永岱副院长
在美丽的昭苏县萨尔卡布乡,有一个可爱的哈萨克族女孩曙格拉。今年11岁的曙格拉,从三岁起就没有张开过嘴巴,她可以听懂人家说什么,自己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父母为了能让女儿张嘴说话、开口吃饭,跑遍了大大小小的医院和诊所,用遍了所有的方法,可女儿依旧无法张嘴,每天牙关紧闭,吃东西只能从牙缝里一点一点地往里塞。
2010年12月,江苏第七批援疆专家、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的沈永岱博士一行三人来到州新华医院,很快沈院长擅长口腔颌面部、头颈部各类肿瘤手术的消息不胫而走,传遍了伊犁河谷。曙格拉一家听到了这个消息喜出望外,立即从昭苏赶到伊犁,住进了州新华医院颌面外科。
经过诊断,曙格拉被确诊为“左侧颞下颌关节关节内强直伴小颌畸形”,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然而手术却并不轻松,首先要过的就是麻醉关,CT显示曙格拉的左侧颞颌关节已经骨性融合,失去了正常的解剖结构和组织间隙,整个下颌骨没有一点动度。由于颞颌关节骨性融合造成的颌骨发育迟缓形成小颌畸形更是给麻醉造成了更大的困难。沈院长会同州友谊医院的援疆麻醉专家、朱伟副院长共同制定了麻醉计划——先行气管切开,在气管切开的情况下施行插管麻醉。
3月18日,两家医院的援疆专家开始联手为曙格拉做手术,整个麻醉过程平稳安静。从定点划线确定手术切口,到切开剥离,沈院长手法娴熟,一丝不苟。他一一避开患儿纤细的神经,仔细结扎血管,为术后愈合创造良好的条件。渐渐接近病灶区了,接下来的情况比想象的还要复杂,关节区骨化、关节区粘连、关节区出血,关节区与颅底融合,界限不清,稍有不慎就会伤到脑组织,关节深部大血管错综复杂,手术风险极大,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面对复杂的情况沈院长沉着应对,果断地开辟了第二切口“耳屏前角形切口”顺利暴露病灶区,仔细截骨,精心修成了关节形状,随后在关节间隙做了颞肌筋膜瓣修复术。沈院长一气呵成,手术中可能发生的意外和风险都没有出现,出血很少,连800ml的预备血都不用输了。
历经3个小时的手术顺利结束,汗水浸湿了沈院长等医护人员的手术衣,曙格拉紧闭的牙关终于张开了。沈院长和他的同事们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欣慰地笑了。
曙格拉术后恢复良好,虽然还不会表达什么,但她总是露出甜甜的笑容,似乎要让人们看到她心中的无尽喜悦。
(伊犁州新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