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健康工作交流
深化医改工作专刊(第4期 总第293期)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办公室 2024年7月10日
目 录
●我省召开高水平医院建设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推进会
●省卫生健康委主任谭颖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
●省卫生健康委主任谭颖、南通市委书记吴新明赴通大附院调研高水平医院建设工作
●连云港市委书记马士光、市长邢正军调研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工作
●盐城市委书记周斌出席全市紧密型县域数字化医共体建设推进会
●盐城市长张明康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
●常州市以深化医改赋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我省召开高水平医院建设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推进会
6月28日,我省召开高水平医院建设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研究部署持续建强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省长许昆林出席会议并讲话。
许昆林指出,公立医院是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江苏始终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大力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实施高水平医院建设专项行动,示范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全省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增强、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要进一步增强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以高水平医院建设为抓手,着力筑高峰、建体系、强基层、补短板,用心用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许昆林强调,要以满足重大疾病临床需求为导向,全力推进重点临床专科建设,加快提升疑难重症解决能力,推动产出更多原创性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和新策略,大力发展远程医疗和互联网诊疗,提升全省重大疾病筛查、诊断和治疗水平。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靶向引进培养国内外顶尖医学人才,加快建立医学研协同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完善医学人才流动、培养、使用、激励机制,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要着力构建更加有序就医格局,整合优化县域医疗资源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持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要强化创新策源,建立健全高水平医院与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高校院所、企业等常态化合作机制,协同开展基础和前沿科学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系统集成创新,提升药物临床试验能力,提高医疗大数据在诊疗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新药研发等方面的应用水平。要加快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强化公立医院运营保障,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全面规范诊疗行为和经济活动,着力构建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激发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更强活力。省各有关部门要树牢“一盘棋”思想、凝聚工作和政策合力;各设区市要强化要素保障、加大支持力度;各医院要找准主攻方向和发力重点,努力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通过视频形式讲话,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出席会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讲话。省领导张宝娟、赵岩、胡刚出席。会上,播放了高水平医院建设成果专题片,举行了协同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集中签约,省卫生健康委、省人民医院、康缘药业、东南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等先后发言。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司局负责同志,省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各设区市政府负责同志,省高水平医院建设单位、医教研产合作单位、有关公立医院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省卫生健康委主任谭颖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
5月7日,省卫生健康委主任谭颖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护佑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新闻发布会,并就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针对香港经济导报记者“综合医改重点省份如何加强部门协同,深化改革,共同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问,谭颖回答指出,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殷切期望。作为综合医改重点省,江苏突出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形成了多部门协同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合力,投入保障更加可持续、医保支撑更加有力、人事薪酬制度更具活力。
针对中新社记者“我们国家很多省份既有地市层面的公立医院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也有医院层面的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请问这些试点示范进展如何?”提问,谭颖回答指出,近年来,江苏抢抓国家试点机遇,点上突破,推动国家试点医院做优做强;块上突围,推动国家示范项目落地见效;面上拓展,推动全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点块面结合促进全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针对东方卫视记者“各省在推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建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方面有哪些具体的举措?”提问,谭颖回答指出,“医疗资源的下沉、服务水平上升”,一直是江苏孜孜以求的目标。近年来,江苏坚持系统谋划,综合施策,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江苏围绕强人才、搭载体、促均衡、优体系、靠法治等五个关键词,不断探索创新,努力做强群众家门口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让老百姓能够“近”享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省卫生健康委主任谭颖、南通市委书记吴新明调研通大附院高水平医院建设工作
5月29日,省卫生健康委主任谭颖、南通市委书记吴新明赴通大附院东院区调研高水平医院建设工作。
谭颖、吴新明一行先后来到东院区门诊、急诊、手术室、病房,实地查看各医疗区域情况,详细了解东院区总体布局、医疗设施、服务流程、环境布置及二期工程规划等详细情况,并就东院区的试运行、局部功能优化等提出明确要求。
随后,谭颖召开座谈会,听取通大附院高水平医院建设情况汇报,并与南通市人民政府、南通大学及南通市卫生健康委负责同志进行交流。她充分肯定了通大附院在高水平医院建设中取得的显著成绩,强调医院正处在高水平医院建设、东院区启用这个意义非凡的时间、空间新起点,要增强机遇意识,不断强化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将机遇转化成发展的动力和高质量发展成果;要加强党的建设,特别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全面从严治党,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要聚力聚焦,在公立医院绩效考核、高层次人才引培、高峰学科建设、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实现高质量发展;要统筹发展和安全,树牢安全理念、增强忧患意识,牢牢守住医疗安全和安全生产的底线。
连云港市委书记马士光、市长邢正军调研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工作
近期,连云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开展专题调研,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
5月7日,市委书记马士光到省中医院连云港医院施工现场专题调研项目建设推进情况。他指出,省中医院连云港医院项目是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重要内容,要紧扣项目定位,突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方向,高标准完善整体规划,高品质推进建设运营,高效能做好服务保障,努力集聚名医大家、培育特色专科,更好满足本市及苏北鲁南地区广大群众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
5月17日,市长邢正军先后现场调研徐圩新区人民医院、市东方医院、江苏省海滨康复医院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发展情况,并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卫生健康等部门意见建议,研究部署进一步优化配置东部城区医疗资源,更好地满足东部城区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会议强调,要坚持“错位发展、合作共赢”的原则,细化各医疗机构功能定位,突显专科特色,健全东部城区多元化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分工明确、功能互补、运行高效的东部城区医疗服务体系。
盐城市委书记周斌出席全市紧密型县域数字化医共体建设推进会
4月28日,盐城市召开紧密型县域数字化医共体建设推进会,市委书记周斌出席并讲话。市长张明康主持会议。
周斌指出,各地各部门要提高站位、深化认识,坚决把县域医共体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聚焦重点、靶向发力,努力在县域医共体建设上走在前列,及早惠及更多盐阜百姓。要坚持把群众、医生、医院、政府“四方满意”作为医共体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重基层、惠百姓、强基础鲜明导向,向基层倾斜医疗资源配置,加快提升基层诊疗质量,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水平、首诊率和群众就医满意度,让群众在家门口放心看病。要坚持把改革协调联动作为医共体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在确定的原则和框架内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做到医疗改革重点实现内涵提升、医保改革重点发挥杠杆作用、医药改革重点畅通用药衔接。要坚持把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医共体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支点,积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着力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加快实现城乡卫生健康服务均等化,助推乡村全面振兴。要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挂帅、主动过问、靠前指挥,卫生健康部门要发挥牵头协调作用,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主动作为,相互配合、齐抓共建。
张明康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全面学习领会会议精神,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推进紧密型县域数字化医共体建设,打造全国县域医共体建设“盐城样板”。要细化工作任务,抓紧制定实施细则,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有力有序推进各项工作。要紧抓关键环节,突出基层诊疗量占比持续提升结果导向,优化县域医共体内部管理,深化“三医”联动,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要完善工作机制,市县联动、齐抓共管,打造责任、管理、服务和利益“四个共同体”,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努力营造良好氛围。
市委常委、秘书长薛盛堂出席会议。副市长李兰翔进行解读并作具体工作安排。东台市、滨海县、响水县、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作会议交流发言。市各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盐城市长张明康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
5月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盐城市围绕“推广福建三明医改经验”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体改司副司长薛海宁,福建省卫生健康委主任杨闽红、盐城市长张明康等参加并答记者问。
张明康指出,盐城市学习三明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把保障好人民健康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办人民放心的医疗。一是让老百姓“看好病”。聚焦肿瘤、心血管等转外地就医较多的病种,加强与外地高水平医院合作,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一方面“引进来”,通过建名医工作室、远程协作网等,把优质资源引进来,建成名医工作室360个,让老百姓在本地就能看名医;另一方面“走出去”,选派优秀骨干赴顶尖医院跟班学习,学本领提能力,2023年派出116名医务人员外出学习。二是让老百姓“负担轻”。一方面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努力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另一方面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与2022年相比,2023年住院次均费用下降10.1%,患者满意度上升1.6 %。三是让事业发展“有保障”。2019年以来,累计投入近200亿元,全面改善市、县、镇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条件。在不增加群众负担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市管医疗服务项目价格354项,2023年全市公立医院人员经费支出占比、医疗服务收入占比较2022年分别增长1.6和1.2个百分点。医务人员劳务技术价值得到更好体现,医院得到健康持续发展,群众得到更放心、更有效率的医疗卫生服务。
张明康表示,盐城市已制定三年行动方案,在全市面上推广东台经验。今年主要在5个有条件的县(市、区)进行推广;到2025年底,形成规范完善的运行机制;到2026年底实现全覆盖。通过三年努力,全面提高基层医疗服务同质化水平,全市基层门诊量占比达68%,县域内医保基金使用占比每年上升1-2个百分点,真正达到“大病不出市、小病就近看、未病共同防、群众更健康”的目标。
常州市以深化医改赋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常州市以深化医改为动力,注重“三项改革”、聚焦“三大重点”、用好“三个抓手”,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全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注重“三项改革”,强体系之基。一是注重分级诊疗制度改革。创新组建市一院、市二院、市中医医院城市医疗集团,推进集团内医疗机构门诊一体化、病区特色化、医疗同质化。建成区域影像、检验、病理、心电、消毒供应中心28个,影像、心电中心实现基层检查、中心诊断、即时反馈。完善专家下沉机制,建立选派上级医院业务骨干到基层医疗机构挂职、医疗专家定期到基层坐诊长效制度,建成专家工作室、联合病房31个。提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建“全+专+X”家庭医生团队1033个、家庭医生工作室168个。二是注重医保制度改革。糖尿病、高血压等30个基础组实现“同城同病同价”。遴选34个省、市级重点专科给予付费倾斜支持,加快培育省级以上重点学科专科优势群。遴选16个中医优势病种开展按疗效价值付费试点,充分释放中医药“简、便、验、廉”优势。建立DRG付费特例单议制度,鼓励医疗机构使用新技术、新项目。医共体实行住院起付标准累计计算、下转住院起付线免于计算,引导患者分级诊疗。按照“总额不调、少传扣减、互认留用”原则,推进数字影像服务和影像检查结果互认,结合检查结果互认和胶片使用减量情况实施医保资金结余留用专项激励。三是注重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制定“1+X”薪酬配套政策,实行协议工资、年薪制等多种分配形式,编内外职工实现同工资标准、同奖金方案。建立健全“1+N”薪酬绩效体系,对高层次人才、医学创新团队、总会计师等骨干人员进行专项绩效考核。出台委属公立医院内部绩效考核和分配指导意见,指导医院建立健全内部绩效考核体系。
二、聚焦“三大重点”,解群众之需。一是聚焦管好慢病。全省率先建立“疾控+医院”医防联合体运行模式,制定“责任、需求、问题”三张清单,选派疾控机构业务骨干到基层医疗机构挂职,协同落实公共卫生防控责任。与省内高校开展医防融合专项合作,开展“防筛管治康”一体化服务。国内首创长期护理保险床位、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床位、家庭病床“四床融一”服务。二是聚焦快救急病。打造“上车即入院”急救模式,建设全域化指挥调度平台,与公安协同畅通120车辆急救快速转运通道,建成由40个院前医疗急救站点、4个生命支持中心、60辆智能救护车、12家三级医院相互链接的快速医疗急救圈,实行智能调度、网络出车、急诊急救。扶持五大中心质量提升项目10个,与省级以上救治中心建立协同会诊和技术合作机制,与120急救中心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联动机制。三是聚焦善治难病。成立南京医科大学常州医学中心,支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核医学科、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建设“高峰学科”品牌。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肾移植术居国内领先水平、已累计开展2100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量3049例、位居省内前列。实施“龙城强医”工程,每年选派110名医学人才赴国内外研修。目前已建成国家中医重点专科2个,建设国家级肿瘤多学科诊疗中心1个,省级以上各类科研项目质量和数量持续进位。今年投用常州市临床重点专科评审管理系统,覆盖全市二级及以上所有公立医院,实现临床重点专科实时监测、动态管理。
三、用好“三个抓手”,增运营之效。一是用好精细管理抓手。积极构建业财融合机制,省内率先全面实施总会计师派驻制度,组建运营助理队伍,协助开展医院运营成本分析与控制、资源投入配置与评估等效能提升工作。深化全面预算管理,开展病种成本和项目成本精细化核算,推动医院管理规范化。二是用好成本管控抓手。建立医院重大采购信息管理、法治审核、集体审议机制,减少不合理支出。组织31批次非挂网耗材和重大医疗设备部门集中采购,节约采购资金共计9102万元。建立银行贷款利率谈判联盟机制,降低各医院贷款利息。三是用好绩效考核抓手。建立涵盖工作数量、质量安全、费用控制、运行绩效、科研创新等9方面30项指标的绩效考核体系,开展公立医院综合绩效考核及领导干部履职绩效管理,考核得分作为委属医院增核绩效工资总量的主要依据,考核结果与领导干部履职绩效、任免和奖惩等挂钩。2023年,全市公立医院门诊人次数与出院人次数比由2022年的18.35降至17.72,百元医疗收入消耗卫生材料(不含药品)同比下降2.98元,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7.05个百分点,管理费用支出占比同比下降0.65个百分点,药占比同比下降1.61个百分点,耗占比同比下降1.15个百分点,医疗服务收入占比同比上升1.52个百分点,四级手术占比位列全省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