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报:2024-6-5)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数百年前,明代东林先生顾宪成就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并不断绵延传承。直至今日,当人们走进江苏无锡“东林书院”旧址时,仍能感受到吴韵古城的人文荟萃和文脉传承。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和少子化的进程加快,地域面积不算大、人口不算多的江苏省无锡市开始向0至3岁婴幼儿照护发力,从孩子产生自我意识之初,就尝试帮助他们建立起科学规律的生活与学习习惯,一步步做好“托”和“育”的工作。
课程“有特色”,孩子“才开心”
太湖边上,古京杭大运河穿越无锡市区。这里城抱湖、河抱城,是文化江南的起源地。
作为江苏省首批示范性托育机构之一,金童苗苗园地处古运河畔的无锡青少年活动中心。暮春时节,记者来到这家创办于2016年的托育机构时,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正被分为不同班级,在保育老师的引导下做着不同的游戏。不远处,孩子们的欢声笑语频频传出。
“咦,有股什么味道?西蒙,你是不是拉臭臭啦?”
“不是啊。”
“我刚刚猛地闻到了便便的味道。”正在接受采访的金童苗苗园园长薛芳颇为自信,“我们都是很敏感的。”随即,她赶紧起身查看了那名被称为西蒙的孩子。
在薛芳看来,0至3岁婴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好的陪伴。以此为着力点,金童苗苗园聚焦地方特色、打造本土品牌,力求在保育老师引导下,让孩子们每周阅读一本绘本,并提倡他们在周末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每本绘本我们都有推荐的理由。”说着,薛芳随手拿起一本名为《谁咬了我的大饼》的绘本介绍起来,一张大饼被咬了一口,是谁咬的呢?是小猪、小鸡,还是小狗?最后根据大饼上不同动物牙齿的形状特征,发现咬第一口饼的其实是绘本中的小动物自己。薛芳解释,绘本中谁咬的第一口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都咬上一口后,孩子可以了解到不同动物的牙齿特征。
“6个月下来,每位小朋友都会有18本绘本的阅读量。这些绘本多以图片为主,配以简单文字讲述,可以锻炼孩子的认知与表达能力。”薛芳说,不管课程的设计是什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用有趣的形式让孩子沉浸其中,提高和锻炼他们的专注力、精细操作和手眼协调的能力。
采访期间,薛芳不断向记者传达着金童苗苗园的托育理念。她一再强调,金童苗苗园的课程都是围绕开心、开口、开步、开窍的托育目标展开的。其中,孩子们开心的情绪又是第一位的。“现在只要我蹲下来,园内小朋友肯定会过来把我扑倒的。”薛芳说。
同样,与当地重点中学——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仅一条马路之隔的贝倍聪托儿所也很看重托儿的情绪价值培养。在这里,有的孩子早上六七点就吵着要去托儿所,还有的孩子放学后嚷着不肯回家。
不同的是,贝倍聪托儿所让孩子开心的点在于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该托儿所负责人郑海燕介绍,托儿所目前有130名在托孩子,平时到勤人数在118人左右。这里每个月都会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去菜场、超市、地铁站等,“通常3名老师负责15名至20名孩子”。她认为,这比在托儿所指着卡片上讲解“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的说教有意义得多,“也许孩子下次过马路时自然就会左右看看”。
当然,走出托儿所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是拍脑门决定的。“我们是在孩子有了规则意识,充分考量其背后安全因素后开展的。”郑海燕说,首先,每次活动前,工作人员会多次踩点线路,规避可能出现的隐患。其次,小朋友要不断尝试离开教室、走到园区、踏入社会的训练。再次,老师会在课堂上通过视频介绍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让孩子有个初步印象。“出门后,孩子会自己排队往前走,有时比在托儿所还了解规则。”郑海燕说。
虽然也有家长担心出现“万一”的情况,但更多家长看到的是孩子活动后脸上的笑容。郑海燕认为,只要规划好了,就可以避免出现安全问题。
不是“不认可”,而是“不知道”
去年的收托情况不错,今年的形势下有没有什么新计划?面对记者抛出的问题,郑海燕接过话茬,每年9月是幼儿园的入园旺季,按照惯例,上半年入托的孩子会比较多,“大家都想在上幼儿园小班前让孩子在托育机构适应一下”。可今年的春天“有点儿冷”,有些托育园的入托情况不甚理想。
在无锡市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处副处长张海燕看来,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不是市场“不认可”,而是多方面的:一是大家“不知道”,不了解托育机构;二是受传统观念影响,选择家庭照料的多;三是出生人口逐年下降,适龄婴幼儿人数减少。据了解,无锡市卫生健康委每年都会开展相关宣传活动,发放托育服务消费券,普及科学育儿知识,取得了良好社会反响。
郑海燕调查发现,孩子父母的入托意愿最强的阶段是在孩子10月龄到12月龄时。“这时孩子刚刚学着走路,特别需要人看着。”她说。
在贝倍聪所在的无锡市惠山区,当地提出“1+N”社区托育服务创新模式,即支持1家示范性托育服务机构带动N家社区嵌入式普惠托育点共同发展。借此机会,贝倍聪已在长安街道惠南社区、惠城社区的居住小区中嵌入建成两家社区托育分园,建设场地由当地街道免费提供公建配套用房,每个托位按每生每月1500元低价运行。
“我们没有刻意宣传,只是在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后来我们也发现,有需求的人纷纷在相互介绍。”郑海燕告诉记者,目前,贝倍聪托儿所将入托的年龄降至8月龄,并将幼儿按12月龄以下、12月龄至18月龄、18月龄至24月龄以及24月龄以上进行分段,不同年龄段托儿分别在不同托育点入托,到达一定年龄便升班,便于幼儿顺利升入总园。
“如果只是考虑运营,托育机构完全可以只招几个孩子,或者任其闲置,在房租、水电费减免情况下,运营成本基本为零。可对我们来讲,为什么要让孩子多一点,甚至不惜亏本运营,我们要的是靠用心服务去获得市场认可。”她说。
金童苗苗园周末也常有亲子课,园里的老师也定期向家长宣教。比如,13月龄到18月龄孩子的发育应该到什么程度,孩子的语言、认知、情感怎么样等。“一些知识还被制作成宣传画贴在园内,用来指导家庭科学养育照护。”薛芳介绍,对新手妈妈而言,她们有时是比较迷茫的。
现在,无锡市儿童医院还与金童苗苗园合作,建立无锡市婴幼儿“医育结合”照护实践基地,定期对在园孩子身体发育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测,对发现的情况及早干预。“有些相对严重的情况越早干预效果越好。”薛芳说。
青青树御澜湾托育中心位于无锡市锡山区的城乡接合部。对于入托,当地居民更关注的是价格。
民有所需,我有所为。锡山区东北塘街道办事处卫生健康科科长张芳告诉记者,青青树御澜湾托育中心开办前,有关领导曾多次带领相关人员现场办公,协调托育机构建设的投资、选址、规划、消防等事宜。随后,政府投入150万元用于青青树御澜湾托育中心外部环境的建设,同时免除机构的房屋租金,并按入托婴幼儿人数给予机构每月300元的运营补贴。
张芳说,他们会要求青青树御澜湾托育中心实行居民可接受的普惠价格,并每年到社区开展6次以上的托育服务,“要让百姓知道政府对托育的重视”。
解决“有没有”,更要“优不优”
有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0至3岁婴幼儿数约为3200万,其中有超过1/3的家庭有托育需求。据了解,2023年无锡市的新生儿约有3.5万名。在业内人士看来,托位数在逐年增长,但一些托育机构的入托率没有达到预期。郑海燕表示,尽管一些家长会到托育机构进行咨询,但是从他们五花八门的问题可以看出,许多家长对托育机构还是了解少、不放心。
记者采访前几天,一位外婆带着孩子向郑海燕咨询入托事项。“当时孩子一直趴在老人身上,紧紧搂着外婆的脖子,看上去特别怕见陌生人。”郑海燕说,看到孩子紧张,老人也跟着着急,随即就打消了入托的念头,“也许在她看来,只有她的爱才能保护好她的孩子”。
此外,托育机构的前期资金投入相对较高,以青青树御澜湾托育中心为例,其前期投入超过150万元。“我们现在有30多位员工,园区占地面积也比较大,后续要想进一步发展,还是会面临一些压力的。”郑海燕说。
回忆起10多年前自己满大街找人帮忙带孩子的经历,张海燕介绍,在无锡,给孩子找一个日间保姆一个月要五六千元,普惠托育可以缓解年轻父母的后顾之忧,也释放了生育潜能。“既要补充托育服务供给,也要给予托育机构房租、水电气价格和税费减免等政策。”张海燕说。
目前,无锡基本解决了托位“有没有”的问题,接下来还要着力解决“优不优”的问题,进而消除年轻家庭中孩子“没人带、带不好”的顾虑。
“这就需要优质的托育机构能够正常运营下去。”张海燕说,无锡市正在深入推进“一街道一乡镇一普惠”建设,探索社区办托、园区办托、国企办托等,努力构建多元化婴幼儿照护“无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