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健康广播:南京市急救中心 用高效织密健康安全的保障网
发布日期:2023-08-22

(江苏健康广播:2023-8-19)

2023819日是第六个中国医师节,今年的主题是勇担健康使命  铸就时代新功。为进一步激励全省广大医务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中当表率、做示范、走在前,立足岗位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和新时代卫生健康崇高职业精神,江苏省文明办、江苏省卫生健康委、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推出两个卫士建新功——第四届江苏好医生、江苏好护士全媒体行动,深入各地访谈一线卫生健康工作者,讲述白衣天使做维护核心的忠诚卫士、做守护群众的健康卫士好故事,展现新时代江苏好医生、好护士风采。本期,记者走进南京市急救中心,采访了这个始终奋战在急救第一线的团队——

生死较量的“战场”上

为患者抓住宝贵的“14分钟”

南京是全国最早开展院前急救工作的城市之一。2022年,南京市急救中心平均急救反应时间仅为14分钟,即从接到电话至救护车抵达现场的时间仅为14分钟。

这“14分钟”,普通上班族可以在早高峰里买一份早饭,出租车司机可能刚等了几个红灯,但对急需救命的患者而言,这“14分钟”度秒如年。拉响警笛、飞驰在街上的南京急救,用规范、高效的应急处置为全市人民织密健康安全的保障网。

早晨7点40分,57岁的急救医生何建军刚结束了夜班,他在位于丁家桥的南京市急救中心城中分站工作。“从昨晚8点开始,连续出车8次,12个小时几乎都在急救车上度过。在夜班里,出现了一些包括外伤、呼吸困难、心脏问题、死亡以及老年人因室内温度原因已发的肺部感染等紧急情况。”老何表示,这就是急救员日常的工作强度。

穿梭在城市中的“急救小队”

化身为患者的“守护者”

早班接班医生朱文斌,今年37岁,在城中分站工作已有7年了。朱文斌向记者介绍了急救班组的组成,包括一名医生、一名护士和两名担架员,其中一名担架员还担任司机的角色。“我们站点位于南京老城区,周围多是没有电梯、楼道昏暗的老房子,这给急救工作增加了很多困难。”

朱文斌向记者分享了一个担架员保护患者的故事,他说:“当时我们用担架抬着受伤的老人已经走到了一楼,但由于视野不清,担架员在最后一个台阶踩空了。摔倒的同时,担架员下意识地把铲式担架的一头搁在自己的胸口,让患者和担架压在自己的身上,最大程度地保护了患者的安全。”这事儿不仅感动了同事们,也深深打动了患者家属。

早班接班后,朱文斌掏出手机查看派车任务时,竟意外发现班组已有40分钟没有接到新的出车任务了,他说:“这不常见”。然而不久后,朱文斌电话和值班室的派单呼叫机同时响起,这通电话是南京火车站打来的急救电话,在一列从拉萨开往上海的火车上,一位乘客腹痛难忍需要急救,而列车将于8点50分停靠南京站。

出车不到十分钟,急救车到达南京站南广场,在车站工作人员指引下,急救员们迅速到达站台。列车停靠后,急救班组立即赶到患者所在的四号车厢内,一名中年男子正痛苦地蜷缩在卧铺上。

朱文斌询问了患者的病史,初步判断是肾结石引起的剧痛。他将获取的信息输入信息平台,并发送给就近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急救车以最快速度将患者送达中大医院后,他与接诊医生进行了交接,顺利完成了院前急救任务。

注重团队合作能力

不断提高患者满意度和获得感

在南京市急救中心的接线调度大厅,电话不停响起,所有急救电话都在这里接听,车辆的调度指令也从这里派发。接线员田苗的左手食指始终放在接听按键上,确保电话能即时接通。

在调度员面前的两台显示器上,分别显示着打进急救电话的患者地址以及就近匹配的急救车辆的实时位置。据田苗介绍:“市区位置比较好找,地图导航能够比较准确地找到患者,但涉及到六合、江浦、江宁、高淳和溧水等地区,则需要调度员进一步了解以识别打进电话的方言所说内容。”

截至2023年上半年,南京市急救中心共接听了345747个急救电话,出车110455次,同比增长了18.13%。接线员平均接电话用时1.9秒,5秒内接听率达到99.65%。平均派车时间为14.29秒,3分钟内出车率达到99.38%,急救患者现场处置率达到100%。南京市急救中心主任高飞表示,这些数据都是整个团队通力合作,不断努力得来的。

高飞表示:“一个城市的急救水平代表了该城市的卫生健康水平和应急反应能力。我们南京市急救中心的宗旨是让老百姓满意,如今,老百姓对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的满意度明显提升,这是每一位南京急救人全力以赴取得的成绩。”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