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苏 医 改 动 态
第279期
江苏省深化医改暨省级综合医改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3年6月25日
目 录
● 省医改办主任、省卫生健康委主任谭颖调研宿迁医疗卫生结对帮扶工作
● 扬州启动实施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
● 淮安多措并举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 南京市雨花台区探索“药学服务联合体”建设新路径
● 太仓着力打造智慧医疗服务新模式
省医改办主任、省卫生健康委主任谭颖调研宿迁医疗卫生结对帮扶工作
日前,省医改办主任、省卫生健康委主任谭颖调研宿迁市医疗卫生结对帮扶工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邱泽森等参加调研活动。
谭颖先后来到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泗洪县第一人民医院,深入医院门诊、药房、病房、医技科室和实验室现场查看,与医护人员和就医群众亲切交流,详细了解结对帮扶工作开展情况。看望慰问结对帮扶专家,询问其工作和生活情况,听取大家对结对帮扶工作的意见建议,叮嘱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医院要用心用情关心爱护专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她先后召开两场座谈会,听取宿迁市结对帮扶工作情况汇报,总结交流结对帮扶有关经验做法,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
谭颖充分肯定宿迁市结对帮扶工作。她指出,开展结对帮扶省内医疗资源薄弱地区建设区域医疗中心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的重大要求,也是省委省政府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作出的重要决策。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帮扶和受扶医院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结对帮扶工作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谭颖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牢牢把握结对帮扶总要求总目标,全面推动各项目重点任务的落实。要根据市县医院的不同定位,结合当地和医院实际,聚力聚焦,在人才队伍、专科建设、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临床研究、科学管理和示范带动作用等方面着力,到2025年,每家受帮扶市级医院力争建成1-2个省级专科区域医疗中心,每家受帮扶县级医院建成市级医疗中心,努力实现“一般病在市县解决”的目标。
谭颖要求,要把结对帮扶工作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注重协调联动,强化各方合力,切实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强化考核评估;各帮扶和受扶医院要主动担当作为,强化责任落实;全系统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坚持求真务实,杜绝形式主义,力争如期高质量完成结对帮扶目标任务,以过硬的作风保证过硬的成果,全面推动全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扬州启动实施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
扬州市作为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城市,该市近日召开实施动员大会。市委书记王进健出席会议并讲话,代市长潘国强主持会议。
王进健指出,全市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与健康工作的重要论述,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提高思想认识,充分把握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把公立医院改革和高质量发展作为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以示范项目实施为契机、为倒逼,加快推动医保、医疗、医药联动改革;对照示范标准,补短板、强弱项,让“好医疗”赋能“好地方”发展。
王进健强调,要聚焦关键环节,全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实施。一是在推动“三医”协同上下功夫、见实效。认真学习“三明经验”,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推进药品采购权限、支付方式调整、激励机制建设、医疗费用控制、智慧医院管理等重点事项改革,增强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在建强市县两级龙头医院上下功夫、见实效。持续强化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争取早日投入使用,加强重点学科和专科建设,提升公立医院核心竞争力和医疗服务水平。三是在完善分级诊疗体系上下功夫、见实效。优化城市紧密型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组建形式,健全考核评价体系,推进医疗卫生亚中心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四是在医防协同能力提升上下功夫、见实效。强化医院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重点关注“一老一小”,推动健康保障工作更加务实和惠民。
王进健要求,要加强责任落实,加快形成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抓紧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各相关部门既各司其职又协同作战,各公立医院要在示范项目实施中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二是强化绩效管理。按照清单化、项目化方式,挂图作战,确保示范项目有力有序推进、早日落地见效;加强督查通报,及时反馈问题,限时整改到位;严格执行示范项目实施绩效管理办法,统筹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投入,组织开展全过程绩效评价和考核,推动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实施工作高效稳步推进。三是强化氛围营造,主动加强沟通对接,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广泛开展宣传,做好典型培树和推广工作,早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以点带面,加快完善全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潘国强强调,要强化动员部署,迅速传达会议精神,健全组织架构,加强调查研究,凝聚示范项目推进合力;强化担当作为,紧扣目标任务,坚持问题导向、改革示范和因地制宜,推动示范项目落地见效;强化统筹联动,聚焦重点难点抓推进,聚焦“三医”联动抓服务,聚焦资金投入抓实效,夯实示范项目工作基础,为推动“好地方”好上加好、越来越好提供更优质的健康保障。
会上,市卫生健康委、财政局分别汇报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实施方案、资金支持保障和绩效管理措施,江都区、市医保局、苏北人民医院分别作表态发言。
市领导陈锴竑、张长金、刘流,市政府秘书长徐志刚等参加会议。
淮安多措并举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近年来,淮安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县级强、乡级活、村级稳”目标,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为群众获得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提供有力支撑。
一、主要做法
(一)聚焦政策引才,放大基层人才集聚效应。一是制定人才发展计划。出台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政策,实施“5323卫生人才计划”,近五年引培基层卫生人才5000名,副高以上职称医学人才3000名,硕士医学人才2000名,博士医学人才300余名。二是创新人员编制管理。推进基层卫生人才“县管镇用”,统筹县域内空余编制,建立人才“周转池”,合理补充至基层医疗机构,实行动态调整、周转使用。三是优化人才招引路径。积极参加省内外卫生人才招聘活动,邀请有意向就业的医学生前来参观。简化基层紧缺人才招聘程序,降低开考比例,对中级职称以上骨干医生、医学类研究生探索“一岗一薪”“一人一薪”,对医学本科生到基层工作的办理人事代理,待遇等同在编。
(二)聚焦平台聚才,打造基层人才发展舞台。一是改善诊疗服务环境。连续5年将惠民医院建设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市、县两级累计投入6.75亿元,建成惠民医院52所。全市基层卫生机构基本拥有DR、彩超、电子胃肠镜等设备,62个机构配置CT、8个机构配置磁共振。二是打造分级诊疗载体。市级4大医疗集团和县域17个医共体覆盖全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县(区)获批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917个,建设家庭医生工作站228个。三是加强培训基地建设。依托市一院、市二院建立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面开展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目前,全市注册为全科医学专业共1477人,取得全科医生培训合格证书962人,达到3.5名/万人的目标。各县(区)均建立基层卫生人员实训基地,全市已完成第一批适宜技术培训任务,累计实训1.2万人。
(三)聚焦保障留才,激发基层人才干事活力。一是深化薪酬制度改革。突出向一线业务骨干、全科医生和家庭医生倾斜。增加基层医疗机构绩效工资总量,基层单位收支结余的30%用于职工奖励和福利,业务骨干每月发放特岗津贴1000元。院长绩效工资与年度目标考核挂钩,考核为优秀等次的将绩效系数提高至2.3。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收入的70%用于收入分配,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量,服务团队每人每月给予专项津贴600元,全科医生可通过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签约服务、高质量履约等提高签约服务收入。二是完善奖励激励措施。选拔优秀基层卫生人才担任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重新设置基层医疗机构编制、岗位,提高中、高级职称比例,解决中级以上职称应聘未聘问题。在省级基层卫生骨干人才遴选的同时,延伸遴选县(区)级基层卫生骨干人才,每人每年补助2万元。鼓励符合条件的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参加转岗培训,每年分别补助单位和个人4万元、2万元。三是健全人文关怀机制。建立副高职称以上高层次医学人才生日慰问、体检休养、节日关怀、子女就业和骨干遴选等关爱机制。设立薄弱基层医疗机构岗位津贴,对上一年度考核合格的在岗人员,按照职称以300-600元标准发放。
二、取得成效
一方面,基层卫生人才队伍持续壮大。近五年,全市基层卫生人才数从10360名增加到14618名、增长41%,其中2022年新增1021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占比达49.7%。
另一方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增强。2022年,全市建成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15个、社区医院34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覆盖率达52.26%,拥有省特色科室32个、诊疗量占比达到61.49%。
南京市雨花台区探索“药学服务联合体”建设新路径
近几年来,南京市雨花台区以深化医改为抓手,坚持医联体与“药学服务联合体”建设“两轮”驱动,依托医联体核心支撑,助力基层药学服务模式转变。该区与南京鼓楼医院2020年12月签订“药学服务联合体”建设协议,南京市雨花医院、区妇幼保健所和6家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引入优质药学服务,探索建立资源共享、上下联动、服务同质的“药学服务联合体”,全区基层药学服务改革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建成区域审方中心。注重提高审方效率和质量,在南京市雨花医院设立区域审方中心。整合全区药学资源,制定统一基本用药目录,并与南京鼓楼医院用药衔接。以南京市雨花医院药师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师为补充,进行集中处方审核。依托信息技术支撑,医生开具处方后即时上传到区域审方中心,系统自动审方,合理处方自动通过,对于系统不能直接判断对错的处方,则由药师进行干预判断,所有处方审核通过后,方可进入划价收费和调配环节。
(二)开设基层药学门诊。加强慢病患者合理用药管理,全区积极推进慢病药学门诊建设,邀请南京鼓楼医院药学部专家定期下沉,以“传帮带”形式指导基层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帮助指导基层构建药品知识库、处方审核规则库,实施上下一致的药学服务标准,实现联盟内药学服务连续化、同质化。截至目前,南京鼓楼医院专家下沉开展药物治疗学、药物治疗管理等知识与技能培训600人次,组织理论业务培训12场次;药学门诊在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了全覆盖。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优势学科,在6家基层药学门诊中开设糖尿病药物治疗管理门诊2个、慢病药物治疗管理门诊2个、心血管药物治疗管理门诊1个、咳喘药物治疗管理门诊1个,实现基层药学门诊诊疗特色。
(三)开展居民药学服务。选送药学人员参加家庭药师培训,配备统一居家药学服务装备(手提袋、服装、分药盒、血压计等),打造规范服务团队。将家庭药师编入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融入药学服务,开展居家药学服务签约和用药评估。推动南京鼓楼医院药学专家进驻家庭医生工作室开展药学服务义诊,指导家庭医生、药师开展慢病精细化管理。家庭药师在专家指导下,开展“线上+线下”用药科普活动。启动家庭药师电子化管理平台建设,提升居家药学服务信息化水平。
二、取得成效
该区“药学服务联合体”成立以来,累计培养临床药师8人,实现基层临床药师零突破;培养14名家庭药师和药物治疗管理合格药师,优化了基层药学人员队伍功能结构。目前,全区“药学服务联合体”有66名药师,其中副高级以上7人、中级21人。同时,基层药师专业能力和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今年一季度,审方系统自动通过率上升为96.93%,较上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
太仓着力打造智慧医疗服务新模式
近年来,太仓市积极探索“信息化”“物联网+”“云技术”,充分挖掘“远程、高效、智能、便捷”独特优势,让“智慧健康”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一、主要做法
(一)健康信息互联互通。建设医疗大数据应用平台,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开放共享,健康服务信息互通互认。搭建全生命周期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平台,规范信息建档和动态更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在各医疗机构间可共享调阅,并通过“健康太仓”APP、微信公众号向市民开放。构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医疗和公共卫生数据整合和智能化处理,助力科学决策。目前,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医院HIS、LIS、PACS、影像、心电平台、双向转诊、基层公共卫生等信息系统已全面实现信息交互。支持非公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实现了9家民营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统一建设。
(二)“智慧医院”管理升级。对标国家电子病历评价、互联互通测评、智慧医院服务评估等要求,推进以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中医院为重点的市级公立医院“智慧医院”建设,提升医院电子病历分级评价等级。市第一人民医院达电子病历五级,市中医院达电子病历四级。市卫生健康委获评“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成熟度测评四级甲等”单位。二级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升级项目稳步推进,沙溪、浏河人民医院将于年内上线启用。全市二、三级医院建设完成医用耗材SPD智慧物流管理系统,实现医用耗材“零库存”管理;耗材准入、采购、使用等全流程一码溯源,确保产品质量,降低安全隐患。
(三)在线服务高效便民。通过APP、微信公众号等渠道,为市民提供预约挂号、健康档案、电子发票、电子胶片、住院每日清单查询等便捷服务。打通医院HIS收费系统与微信、支付宝、银行、数字人民币、医保结算等系统壁垒,公立医疗机构全面上线扫码支付、医保电子凭证支付及医疗收费电子票据开具。互联网医院为复诊患者提供在线图文问诊、电子处方、药物咨询、护理咨询、报告查询等就医全流程服务。二、三级医院全面实行分时预约,优化就诊流程,明显缩短患者排队就医时间。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等科室开启线上配药快递到家服务。全市公立医疗机构为市民提供中药饮片代煎、配送服务。
二、取得成效
一方面,市民就医更便捷。医院为市民提供“预约挂号-诊疗-检验检查报告查询-线上缴费-电子票据开具”的“一站式”信息化服务,实现全程“无接触”一站式解决。2022年,全市二、三级医院各平台累计年预约就诊量达200余万次,预约诊疗占比81.28%;全市公立医疗机构门急诊、住院电子支付金额达5.88亿元,占比63.16%;互联网医院累计服务患者千余人,通过“互联网+中草药房”为市民提供中药饮片代煎、配送达10余万人次。
另一方面,健康管理更智能。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广泛使用,2022年,居民自主调阅健康档案量30余万人次。同时,通过提升医院智慧化服务应用水平,探索不同病种的健康管理服务路径和知识库体系,为患者提供连续的、院内院外一体化的管理服务,切实改善患者就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