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医改动态(第278期)
发布日期:2023-06-14

江 苏 医 改 动 态  

第278

江苏省深化医改暨省级综合医改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3年6月13日


目    录

● 无锡实施医疗科技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 盐城召开深化医改惠民视频调度会议

● 镇江召开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推进会

● 宿迁出台卫生健康“三名”工程实施方案

●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以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

无锡实施医疗科技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近日,无锡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医疗科技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方案》提出,按照“一年见成效、两年出成果、三年上台阶”的总体部署,统筹推进三项重点任务、实施15项行动,力争通过2-3年努力,大力提升医疗机构科研能力和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一、实施名院“登峰计划”。包括吹响百强医院“冲锋号”行动、按下“国字号”平台“加速键”行动、拉动布局调整“进度条”行动、打造市校共建“样板地”行动、深化沪锡合作“辐射圈”行动。到2025年,3家三级综合医院绩效考核结果达到“A”级及以上,1家进入全国前100名,全市院际合作项目不少于10个,学(专)科合作项目不少于100项。对标打造“国字号”平台,支持创面修复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创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江南大学在特医食品领域深度合作,争创临床营养方向的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无锡分中心。分步推进南京医科大学无锡医学中心建设,调整完善市二院南北院区功能布局并推进升级改造;完成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统筹推进南院区二期建设和北院区改造;加快市妇儿中心建设等。建强市校共建南京医科大学无锡医学中心,建设区域示范性胸痛卒中中心等四大临床研究平台;大力发展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落实市校共建无锡转化医学中心方案等。与江南大学等高校科研团队建立科研合作平台。推进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与上海等地一流医疗卫生机构务实合作,发挥“1+1>2”的效果。

二、实施名科“攀登计划”。包括实施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行动、重点学科建设行动、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行动、中医学(专)科培育行动、医疗联合体建设行动和临床医疗技术提升行动。到2025年,牵头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8-10个,培育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10项以上;建成省级医学重点学科(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5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达到100个,省级以上中医重点专科达到25个、重点学科达到5个。依托市人民医院心血管、神经疾病,江大附院癌症、创伤,市精卫中心精神科,市儿童医院儿科,市中医医院骨伤科争创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含中医)。重点发展重症医学、肿瘤、心脑血管、呼吸、消化、感染、妇产科、儿科、麻醉、影像、病理、检验等临床专科,以专科发展实现诊疗能力和水平提升。组建若干个分别由市人民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市中医医院牵头,其他若干家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为成员的城市医疗集团,同步推进江阴、宜兴市、锡山和惠山区医共体建设。

三、实施名医“倍增计划”。包括推进高层次人才突破行动、青年人才强基行动、潜力人才培优行动、爱才助才激励行动。到2025年,新增省内领先、国内知名的顶尖医学专家3-5名,省级及以上重点学(专)科带头人30名左右,新增省级以上医学类学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5名左右,滚动培养医疗卫生高端人才30名;滚动培养中青年拔尖人才和后备拔尖人才各100名,引育博士学位青年骨干人才200名;力争在市属所有三甲医院全面建成博士后科研平台,入选省卓越博士后计划人才5-10名。鼓励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等分配形式,薪酬不受绩效工资总量限制。对年度考核结果合格及以上的新入职博士,在享受市卫生健康“三名”战略相关政策及本单位薪酬待遇的基础上,由用人单位连续3年给予每人每年10万元专项薪酬补贴。

盐城召开深化医改惠民视频调度会议

近日,盐城市召开深化医改惠民视频调度会议。副市长王连春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政府副秘书长朱杰成主持会议。

王连春指出,要以落实好省结对帮扶建设任务为契机,全面提高全市医疗服务能力水平。培育打造一支高质量队伍,引进一批领军型人才和紧缺专业人才;加快建设省、市级区域医疗中心,提高区域内疑难重症治疗、临床研究、人才培养、技术转化水平;深入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提升疑难重症救治能力;提升医学科研创新能力。

王连春强调,要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指引,迅速实现考核成绩的进位争先。一是统一思想“干”。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把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完成好,作为责任使命来抓实抓细。二是深入剖析“改”。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及时对指标结果及成绩进行再梳理、再分析,找准存在差距和成绩波动原因,按照“一院一策”制定具体、细化、可操作的工作计划、举措和办法,争取交出高分“答卷”。三是动真碰硬“督”。建立有效的督查会商、协调推进工作机制,将绩效考核结果与评优、晋升、奖金分配、干部聘任等挂钩,倒逼指标达标率、排名位次逐年提高。

王连春要求,要以扎实推进医疗机构内涵提升工程为抓手,真正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一是紧盯目标“压责任”。对照医疗机构内涵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及时跟踪任务推进情况,确保不折不扣完成全年任务目标。二是聚焦需求“准发力”。精准深入调研,针对群众外转率高的病种,优先引进群众期盼的专家,优先掌握群众急需的技术,优先培养群众信赖的医生。三是抢抓机遇“造名科”。加强与知名医疗机构对接,通过开展院际合作、组建专科联盟、建立名医工作室等方式,全面提升外转率较高的核心专科能力和水平。四是持续发力“提质效”。着力解决好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衡等问题,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为安全的医疗卫生服务。

会上,市医改办主任、市卫生健康委主任崔国静通报分析全市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绩情况,对结对帮扶省内医疗资源薄弱地区建设区域医疗中心等提出建议。射阳县政府分管负责同志,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响水、滨海、阜宁县人民医院主要负责人作交流发言,市直三级公立医院主要负责人作表态发言。

市纪委、编办、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健康、医保等部门分管负责同志;各县(市、区)政府,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盐南高新区管委会分管负责同志;市属公立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镇江召开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推进会

近日,镇江市召开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推进会。副市长、市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主任武鸣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李军出席会议,市卫生健康委主任、市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毅主持会议。

武鸣指出,近三年来,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勠力同心、担当作为,经受住了多起本土聚集性疫情、医疗资源挤兑等严峻考验,持续围绕绩效考核“指挥棒”改进工作,转变发展方式、运行模式和资源配置,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状况持续改进,整体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武鸣强调,各医院要切实增强以绩效为导向的管理理念,深入研究绩效考核体系建设,推动各项指标排名争先进位。要深刻审视绩效考核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关键指标上下功夫、做文章,充分发挥三级公立医院引领效应。要加强日常监管,提升全局性精细化管理水平,牢固树立“过苦日子”“过紧日子”的理念意识。

武鸣要求,公立医院管委会各成员单位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同落实,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形成不断增强公立医院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的工作合力。各医院要聚焦硬实力、驱动力、支撑力及源动力,在能力建设、创新发展、提质增效、持续发展上久久为功,以高水平的绩效管理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会议通报全市三级公立医院、中医类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国考”情况。江大附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精神卫生中心和丹阳市人民医院作交流发言。

市委编办和市发展改革、财政、医保部门分管负责同志,全市三级公立医院主要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宿迁出台卫生健康“三名”工程实施方案

近日,宿迁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卫生健康“三名”工程实施方案》。该市提出,“十四五”期间,在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实施引培名医、建设名科、打造名院“三名”工程,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一、引培名医。全市引进高层次医学团队不少于10个,每个团队不少于5人。将引进团队分A、B、C三类,并规定引进的临床型专家和学术型专家团队的工作任务。培养本地技术精良、医德高尚、社会认可的市级名医不少于50人。选派管理人才、科室主任及骨干人才到国内大型三甲医院进行业务轮训、跟班学习、挂职交流。支持培养人选竞选省级及以上医学会、医师协会、中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学会各专委会主委、副主委等职务。

二、创建名科。新增省级及以上临床(中医)重点专(学)科不少于5个,建设不少于15个市内顶尖水平的专(学)科。根据本地外转就医人次较多的肿瘤、呼吸、消化、血液、心脑血管、妇科等病种情况,对有条件的相关科室进行优先打造,努力做优做强神经、心血管、普外、骨科、中医等专科。集中力量开展疑难危急重症诊断治疗技术攻关,加强新技术、新项目引进,建设期内每个专科引进新技术、新项目不少于2个。西医名科建设对象积极开展该专业重点病种基础和临床研究工作,中医名科建设对象明确3个以上稳定的优势病种,积极开展优势病种基础和临床研究。每个名科建设对象至少与1家国内同专业全国排名前十的医院建立紧密联系,牵头组建至少1个市级或县级本专业专科联盟。

三、建设名院。打造不少于3个市域医疗高地,力争有1家综合医院在艾力彼排行榜全国地级城市医院排名200名以内。每个名院至少有“名医”建设对象3人、“名科”建设对象2个。建设对象培育期内引进国内专科排名前十专家工作室不少于1个或省内专科排名前三专家工作室不少于3个,引进新技术、新项目不少于10个,四级手术占比逐年提高。每年支持申报省科技计划专项资金项目、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管理局)医学科研项目各3个以上,3年内争取立项1个以上省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建设对象通过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医共体、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定期举办业务讲座、专题培训和技术指导等途径,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四、激励政策。明确财政投入和医保方面的奖励扶持政策。建设周期内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实施“三名工程”项目;创建成为“名科”的临床科室,其医疗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使用,实行DIP支付特例单议倾斜政策,特例单议比例上浮40%;创建成为“名院”的定点医疗机构,年度医保周转金予以全额拨付,免扣年度质量保证金,并在医保基金年度总额指标上予以适当倾斜。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以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以数字化转型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7555”医疗信息化建设(实现电子病历分级评价七级、互联互通成熟度测评五级乙等、智慧服务标准体系五级、智慧管理标准体系五级目标),智慧医疗、服务和管理“三位一体”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构建六大运行支撑体系,实现智慧医疗智能化。一是疾病治疗健康管理智能化。建成“以全流程数字化为基础,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集团一体化六大临床信息系统(包括HIS、EMR、集团化公共服务平台、院内集成平台、临床数据中心CDR和医疗业务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实现门诊住院一体化、医护一体化、医嘱病历一体化,实时传输多维度信息,提供患者诊疗全过程信息收集、跟踪、分析、预警、智能预测、自动处理等功能。二是全流程医疗质量监管智能化。建立医疗质量信息监管体系,强化对重点流程和关键环节医疗行为实施管控,保障质量与安全。三是医疗技术应用智能化。推进基于5G区域医联体重症云病房联合救治,综合利用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时传输多维度医疗信息,打造全方位、多线程、接力式重症救治单元,全力保障重症患者生命安全。

(二)创新线上线下服务模式,实现智慧医疗人性化。一方面,通过一体化预约平台(含预住院服务中心系统)、院前急救系统、智能导航导诊系统,利用掌上医院和自助终端,为患者提供预约诊疗、结果查询、划价缴费、急救衔接、病案复印、云胶片等一体化医疗服务。建立开放式互联网医院和远程医疗平台,实现线下首诊治疗、线上复诊、网约护理、费用支付、药品配送、家庭服务、慢病管理全流程无感融合就医模式。另一方面,通过医联体信息系统同质化开发,成员单位共享电子病历;为基层医师提供远程会诊培训、查房培训、治疗方案指导等,加强检验检测质控,努力为互联网“云一院”延伸服务基层、打造数字健康服务新业态夯实基础。

(三)加强全融合一体化管理,实现智慧医疗精细化。一是融合运营数据,推动管理更加系统化。整合业务系统和人、财、物等资源构建运营数据中心,通过商业智能分析系统(BI)、医院资源规划系统(HRP)、DRG管理系统、绩效考核系统等,从体制机制、组织架构、方式流程、手段工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系统化重塑,形成医院运营管理决策支持体系。二是融合科教数据,推动产学研一体化。整合构建科研数据中心,建设科研与教学管理系统,通过对接医院智慧服务云平台,融入学科建设,融合人才培养,实现智慧医院产学研一体化、数字化转型的发展循环。三是融合保障数据,推动后勤保障“一站式”。通过“库发一体”智能发药系统、智能物流系统、医疗设备全生命管理系统、楼宇控制和智慧后勤一体化管理系统等数字孪生技术应用,建立“一站式”后勤精益保障新模式,实现绿色安全智能楼宇管控、综合能耗集中监管、智能化安保管理等。

二、取得成效

一方面,提升了服务能级品质。今年1-4月,医疗服务收入占比同比增长3.1个百分点,平均住院天数减少1.3天,药占比同比下降3.9个百分点;全院DRG入组率达100%。医嘱书写、转抄差错率降至0,危急值自动预警率达100%,前置审方覆盖率100%、平均有效干预率4.98%。围绕急危重症诊治中心功能定位,实现了急诊+重症全流程管理、专科+全院全方位预警、医院+医联全体系联动的平战结合快速响应新模式。

另一方面,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通过实行精准预约、流程简化、线上线下融合支付、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等措施,实现患者往返次数减少、重复排队次数减少、就诊费用减少等“三减少”目标,全程候诊时间平均减少45分钟以上,门诊、住院次均费用分别减少2.1%、4.2%。患者预约诊疗率提升近60%,就诊平均总耗时由近5小时缩短至约3小时。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