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医改动态(第271期)
发布日期:2023-02-24

江 苏 医 改 动 态  

第271

江苏省深化医改暨省级综合医改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3年2月23日


目    录

● 副省长夏心旻调研省卫生健康委、省医保局

● 南通市海门区政府主导协同推动深化医改走深走实

● 淮安着力构建深化医改高效能医疗保障体系

●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以“DRG”改革促医院高质量发展

副省长夏心旻调研省卫生健康委、省医保局

日前,副省长夏心旻先后到省卫生健康委、省医保局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

党的十九大以来,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积极应对新冠疫情重大挑战,大力推进健康江苏建设,持续提升卫生健康服务能力,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省卫生健康事业迈上新台阶。省卫生健康委、江苏援鄂医疗队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省人均预期寿命由2017年的77.63岁提高到79.7岁,主要健康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在省卫生健康委调研时,夏心旻充分肯定了全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全省卫生健康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深入实施健康江苏规划纲要,着力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作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2020年以来,全省卫生健康系统以及广大医务工作者迎难而上、夜以继日、全力以赴,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同时为全国抗疫大局作出江苏重要贡献。

夏心旻强调,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起步之年。要切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聚焦“保健康、防重症”,稳妥有序实施好“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全力以赴救治重症患者,深入细致抓好重点环节防控,全面做好各项应对准备。要实施好省政府民生实事,切实将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要加快省级医疗卫生重大项目建设,积极争取有关方面的支持,有力有序推进项目建设。要推动提升疾病预防控制水平,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持续提升慢性病预防控制能力。要推动提升医疗服务整体水平,争创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强化重点专科建设。要推动提升“三医”联动改革水平,加强公立医院内部治理,完善分级诊疗运行机制。要推动提升“一老一幼”服务保障水平,健全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要积极推动提升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快建设中医药强省。

会前,夏心旻慰问了省卫生健康委疫情防控指挥部成员,对大家的坚守付出和无私奉献表示感谢,希望继续勠力同心、恪尽职守,持续加强疫情监测,动态研判疫情发展趋势,确保全省疫情防控形势保持稳定。

在省医保局调研时,夏心旻指出,全省医保系统自组建以来,始终锚定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解除全体人民疾病医疗后顾之忧的重大政治任务,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值得充分肯定。

夏心旻强调,医保局组建以来的工作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统一、三个创新”“四个稳步提高”“三项改革”和“守住一个底线”上:即统一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统一基本医保市级统筹制度、统一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制度体系不断规范统一;创新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创新建立罕见病用药保障机制、创新推出省级商业补充保险“江苏医惠保1号”,新时代医保部门不断取得新突破;稳步提高筹资水平、待遇水平、大病保障水平、困难群体保障水平,做到“四个稳步提高”;深入推进药品耗材招采制度改革、支付方式改革、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充分释放了改革红利,成效明显;综合开展日常巡查、交叉检查、飞行检查等,对所有定点医药机构现场检查全覆盖,守住了基金安全的底线。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离不开医保系统同志们的辛勤付出,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夏心旻要求,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关键之年,做好医疗保障工作意义重大。省医保部门要严格对标对表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责任分工和进度节点,确保落实到位、取得实效。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一是打基础,推动医保制度体系更加成熟定型;二是抓改革,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三是保安全,守好群众的“保命钱”“救命钱”;四是优服务,提高医疗保障的可及性便捷性。

省卫生健康委、省医保局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参加相关活动。

南通市海门区政府主导协同推动深化医改走深走实

近年来,南通市海门区委、区政府以“大健康”理念为引领,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通过内培外引、提优夯基,坚决扛起深化医改责任担当,纵深推进健康环境改善、医疗资源扩能、服务流程再造,以质量提升满意度、以品质增强获得感。

一、主要做法

(一)坚持多维发力,夯实深化医改工作基础。一是强化政府财政支撑。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多元投入、供需兼顾的医疗卫生经费保障机制,2021—2023年,区财政分别列支医疗卫生资金15.65亿元、17.21亿元、20.48亿元,增幅分别达10%、19%;投入7900万元用于医疗机构与设备购置补助,推动医疗机构设施设备提档升级。二是强化基础硬件支撑。持续整合优化区域医疗资源配置,加快推进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建设。建成投用人民医院新院、精神卫生中心、第三人民医院新院,顺利完成四院、五院改造工作。总投资10亿元的中医院新院计划2024年竣工投用。三是强化学科能力支撑。大力实施科教兴医战略,聘请长三角药学研究院教授支持医学研工作,推动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诊疗指南、诊疗路径和技术标准。研究制定“龙头医院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2023年工作方案,加快补齐专业专科短板,提升核心专科、夯实支撑专科、打造优势专科。坚持中西医并重,连续举办五届中医药文化节,积极推进中医药适用技术研究、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

(二)聚力改革创新,优化卫生健康体制机制。一是深入推进医院管理制度改革。强化党委、政府组织推动,牵头编办、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健康、医保等多部门联动协作, 理清责任权限,切实履行办医职责,落实政策资金保障,有效发挥政策协同作用。推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全区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完成党政分设,总会计师100%配备到位。二是深入推进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推动公立医院人员编制由单一审批管理向审批管理和备案管理相结合的方式转变。超前谋划卫生人才计划,简化招聘程序,全力保障紧缺专业的用人需求。完善“区管乡用、乡村统筹”机制,2022年完成事业编内招录131人,遴选54名新招录人员下派乡镇卫生院。三是深入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全面实现区域影像、心电中心一体化运行,推动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结果互认。积极开展“传帮带”活动,医共体内部技术帮扶年均3600多人次,先后挂牌成立“区人民医院三星分院和临江分院”,致力打造“一体三翼八中心”格局。

(三)突出医防融合,全力推进健康海门建设。一是持续优化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专业能力建设,以区疾控中心为核心,在海门港、悦来、四甲以及城区设立4个分中心,构建“一主四中心”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有效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高效协同,真正让重点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能在基层“防得到、治得好、管得住”。省级健康镇实现全覆盖。二是持续丰富健康服务体系。做实做优重点人群健康服务,近三年分别完成65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40.5万人次、宫颈癌检查8.02万人次、乳腺癌检查8.1万人次。加快家庭医生签约创新试点项目建设,签约服务覆盖率达38.74%,重点人群签约率68.45%,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签约率达100%。居民人均期望寿命83.29岁,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到历史低位。三是持续做优“一老一小”服务路径。探索实施撤并乡镇卫生院升级改造,深化医养结合试点,68家养老机构均与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实现一张床位、两种服务,努力实现由老有所养向老有康养、老有颐养的跨越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老年、康复、护理床位占比38.26%。首创“1+N”国企普惠托育新模式,获省政府督查激励;深入实施普惠托育专项行动,出台托育服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国企打造的“师山托育”逐步成为托育服务行业标杆,立足海门、辐射周边。

二、取得成效

(一)医疗资源进一步提质扩容。基层医疗机构“强基惠民”工程全面完成,每个乡镇均建有一所卫生院、224个村(社区)均配有标准化卫生室,4家中心卫生院均分别建成“省级农村基层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和基层医疗机构五级中医馆建设单位,3家卫生院位列全国200强卫生院榜单,余东、三星镇卫生院正在积极创建二甲。2022年,基层医疗机构门诊占比提升到68.8%,基层网底作用日趋凸显。

(二)医疗水平进一步攀高突破。高质量对接上海、南京和苏州优质资源,深度融入长三角区域医疗集团,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先后与长三角区域18家知名医疗机构开展合作,区人民医院先后挂牌江苏省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合作单位;中医院与上海龙华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创新托管共建模式。其他二级医院与苏沪知名医院科室进行对接,建立25个专科联盟。开通远程会诊平台,更多患者不出家门即可享受到长三角区域优质医疗服务。区中医院成功创成三级乙等中医院,心病科、脾胃科已通过省级重点专科评审,区人民医院国考由“C+”进入“B”行列,医疗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持续向好发展。

(三)医保支付进一步惠民利民。全面推行总额控制下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DRG支付方式改革与集中带量采购协同效应明显,两项政策相辅相成,医保支付机制渐趋健全,医保基金使用日益高效,医疗机构服务更加规范,参保患者负担逐步减轻,取得了“医、保、患”三方共赢的积极成效。2021年,按病种收付费基金占比超过省定目标任务。2022年,全区二级以上医院全部实施DRG付费,一级以下医疗机构正在逐步推开。

淮安着力构建深化医改高效能医疗保障体系

近年来,淮安市全力做好医保“便民”文章,着力解决群众医疗保障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激发“三医”联动内生动力,持续推动深化医改取得新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坚持便民利民,打造高效优质服务。实施医保业务全市通办,制定优化操作规程,实行疑难事托底服务,办结率100%。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建成镇街医保服务站103个,村居医保服务点1544个,实现镇街全覆盖。实施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异地就医承诺制备案及多地备案,开通参保地和备案地双向刷卡直接结算等服务;定点药店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全覆盖,开通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定点药店1532家。

(二)坚持统一规范,推进医保管理提质增效。持续推动DIP支付方式改革,促进医疗机构规范管理,推动分级诊疗实施,完善医保基金精准支付,充分发挥DIP国家示范市效应。落实阶段性缓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缴费政策,缓缴医保费用2.52亿元,涉及2.35万户中小微企业。打通“医保便民药店”参与阳光集采平台的通道,全市455家零售药店升级为“医保便民药店”,实现63个省、市级“15分钟医保服务圈”示范点所在乡镇全覆盖。

(三)坚持智慧引领,提升医保信息化水平。推进医保电子处方平台建设,开出全省首张医保电子处方流转至定点药店并成功结算,率先与无锡市通过省处方流转平台实现异地就医双通道药品医保直接结算。优化完善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和江苏医保云功能,上线参保征缴、业财一体化、零星报销、电子发票查重等功能,升级“淮安医保”微信公众号,创新推出“微信+短信”服务,推动更多医保业务实现“网上办”“掌上办”。在全省率先建立“智慧医保”管理服务中心,对公共服务、医保结算及基金监管业务数据进行多维度、多指标的综合分析与预警,辅助医保运行宏观管理决策,提升医保治理能力水平。

二、取得成绩

(一)医保管理精准精细。DIP支付方式改革入选国家DIP付费示范点城市,全省唯一,国家局调研评估获“优秀”,《DIP付费方式结出“明白账”》获全国医保经办规范建设典型案例推介活动“两定机构结算明明白白类”一等奖,荣获第四届健康产业公共政策创新“奇镤奖”提名奖第二名。

(二)公共服务出新出彩。医保公共服务专项评价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并受邀参加全国医保经办工作座谈会、作为全国8家发言单位之一作经验交流,申报国家级医保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市。“15分钟医保服务圈”建设被《新华日报》等主流媒体宣传推介,入选全市“全面推进为民办实事工作标准化典型案例”。

(三)信息化建设率先领先。全省首家上线医保参保征缴和业财一体化功能,被列为电子处方平台建设试点市,率先建立“智慧医保”管理服务中心,申报“全国智慧医保管理服务优秀案例”。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以“DRG”改革促医院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以DRG支付方式改革为契机,始终坚持公立医院定位导向,严抓医疗质量管理,推进医学技术创新,加强学科建设,不断提升诊疗水平、运营效率,降本增效,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一、成立专班统筹策划,顶层设计系统推进。成立DRG支付方式改革专班,制定工作方案,强抓规范诊疗、病案质量保证两个关键切入点,明确临床科室DRG管理职责和职能部门DRG监管职责。通过开展覆盖性宣贯,确保全院对DRG政策认识理解到位;通过加强临床路径、病案首页质量、诊断和手术编码等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DRG绩效评估体系,确保全院落实到位;通过强化信息支撑,确保全院DRG数据传全、传准;通过快报、月报、季报、年报等过程数据反馈和管理建议,确保及时纠偏。

二、功能定位导向指引,质量管理保驾护航。鼓励和推进医学新技术创新,全面加强核心制度落实和质量管控,重点加强医疗新技术管理,发布医院医疗新技术管理办法、医疗新技术综合性评价和激励管理办法、医疗新技术专项助力计划管理办法、医用收费耗材和药品临床应用整治方案等,提升了临床专科服务能力和规范化管理水平。重点加强病案管理,梳理DRG院内病案管理流程,先后发布医院病历管理办法、住院病案首页DRG专项质控办法,病案首页质量明显提高。

三、学科建设交叉共进,运营管理有力支撑。坚持发展优势学科、突出特色学科、提升所有学科、鼓励交叉学科的总体思路,以运营管理体系建设助力资源合理配置。在资源效益评估基础上,围绕优势病组进行资源整合,分层次、差异化配置门诊和住院资源。实施学科建设托举工程;通过多学科联合诊疗,加强学科融合发展;通过组间专科疾病亚专业组,做精做专提升质量;通过研究型医院、临床研究领域的拓展,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同时,持续推行院前准备中心、床位管理中心,成立日间治疗中心,全面提升医院床位资源运行效率。

四、精益管理降本增效,持续推进良性循环。以患者就医流程为主线,以医保结算清单为抓手,通过精细化智能监管促进降本增效,通过绩效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常态化激励机制。结合临床路径管理,利用DRG系统进行药耗占比的精细化考核,有效控制药耗成本;开展临床合理用药专项整治行动,通过把好入口关、选用关、疗效关、过程关和考核关五大关口,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通过病种成本的跟踪分析,以课题组为依托加速DRG成本测算,为DRG绩效激励方案测算提供支撑;精效全面预算管理,强化系统支撑;深化资产管理,全面清点、盘活闲置资产;加强采供管理,提高采购规范化水平,推进SPD物流管理及HRP软件平台建设,推进物资零库存和全流程质量追溯管理;完善医院内部控制,强化数据分析及治理能力,全面提升运营、成本管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