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医改动态(第250期)
发布日期:2022-05-10

江 苏 医 改 动 态  

第250

江苏省深化医改暨省级综合医改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2年5月10日


目    录

● 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专题调研卫生健康工作

● 连云港推出“人才新政”着力打造卫生人才建设高地

● 镇江以卫生人才建设促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 淮安市洪泽区“三个一”激发卫生人才活力

● 徐州市云龙区全力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专题调研卫生健康工作

日前,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专题调研卫生健康工作。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完善体制机制,加快补齐短板,全面提升医疗健康服务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实地调研太湖新城医院、苏州市中医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景德路院区后,曹路宝主持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全市医疗卫生资源体系建设情况,深入研究优化医疗资源布局等工作。他指出,要科学分析苏州医疗资源的总量、结构、分布和变化情况,清醒认识到全市卫生健康事业与城市发展需要、人民群众期盼还存在一定差距,必须突出问题导向,加快补齐短板,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曹路宝强调,要按照千万级人口城市的要求,加大力度丰富医疗资源、提升服务水平,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要加强总体规划,更加优质均衡布局医疗资源。要立足长远、着眼未来、系统谋划,完善卫生健康发展规划,合理布局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高标准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老年康养服务融合发展,推动医养结合,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努力做到“小病不出镇”;要大力推动县级综合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以争创三级甲等为目标,努力做到“大病不出县(区)”;要提高主城区高端医疗服务支撑保障能力,推动卫生健康事业与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不断提高临床医疗水平,打造高水平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努力做到“重病不出市”。

曹路宝指出,要建立完善人才引进、财政投入、运行管理等机制,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要强化组织保障,形成强大合力。市有关部门要对全市医疗卫生资源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加快推进卫生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提高优质医疗资源供给能力。

苏州大学党委书记江涌,市领导潘国强、季晶等参加有关活动。

连云港推出“人才新政”着力打造卫生人才建设高地

连云港市深入推进“科教强医”战略,坚持建高地、拔高峰、强优势、补短板,建立学科建设、专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联动机制,全面提升人才创新活力和服务能力,增强对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一、优化人才引进培养政策。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包括“花果山卫生英才计划实施办法”在内的《关于大力实施花果山英才计划助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强化顶层制度设计,为卫生人才队伍的引进和培养提供政策支持。市卫生健康、财政、科技等部门联合出台《“十四五”花果山科教强医工程实施方案》《“花果山卫生攀峰计划”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促进资金、人才、项目等创新资源优化整合,健全组织保障措施。

二、实施专科人才培育工程。一方面,实施“花果山卫生攀峰计划”。加强临床重点学科专科建设,“十四五”期间将实施“高峰”项目,明确新增省级重点专科(学科)43个以上,努力建成或参与建设至少1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并细化创建省级重点专科(学科)责任清单;实施“高地”项目,将康复、精神、急诊、重症医学、妇产、病理、儿科、院感管理等11个临床薄弱专科纳入清单管理,加大薄弱专科扶持力度,补齐专科发展短板。确定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内科等30个科室为“高峰”项目、感染性疾病科等10个科室为“高地”项目。另一方面,实施“花果山科教强医工程”。计划到2025年,打造一批省级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培育一批在全省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医学领军人才,产出一批重大传染病防控、重大疾病早期筛查和临床治疗以及重点人群健康管理领域重大科技成果,全面提升全市科技创新能力。确定医学科技创新平台6个,医学重点学科/实验室20个、医学创新团队38个、医学领军人才29人、医学重点人才90人、医学青年人才100人。

三、完善人才长效激励机制。2022—2025年,依托市“花果山卫生英才计划”项目,周期内安排专项经费,对全职引进、柔性引进、本地培养的卫生专家、团队,根据人才类别及层次给予30—100万元购房补助和不同额度的资金资助。遴选30个左右学(专)科纳入“高峰”项目,周期内市级财政给予市直医院每个学(专)科30万元补助;遴选10个左右学(专)科纳入“高地”项目,周期内市级财政给予市直医院每个学(专)科20万元补助,项目医院每年按市级资金1:2比例落实配套经费。市级财政给予每个医学创新平台引导资金10万元/年、医学重点学科引导资金2万元/年、医学创新团队1万元/年;依托单位按照不低于1:4配套,4年总投入约2400万元,其他医学人才培养投入1000万元。“十四五”期间专科学科和人才科技创新经费总投入约3400万元。

镇江以卫生人才建设促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镇江市项目化品牌化推进“金山英才”医学领域高层次人才引进和“金山医者”医学领域人才培养计划,打好“引才、育才、留才”组合拳,从“重物质要素”向“重人才技术”转变,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一、引才有方,健全多样化个性人才引进机制。2021年,引进全职博士21名,资助领军人才团队6个、领军人才5名、骨干博士10名,共资助2010万元。一是重视前期介入。大力开展校园招聘活动,提早与准毕业生签订三方协议,建立契约联系,吸引人才来镇就业。二是加强校地合作。邀请合作医学院校老师、博士团到镇参观交流,让他们了解镇江、选择镇江。三是个性人才政策。对高层次人才引入,个性化分析,一人一议一策,做好从安置配偶、子女入学、住房补贴到科研项目申报、项目跟踪、成果转化等全流程服务。

二、育才有道,坚持分级分类人才培养模式。2021年,定向资金培养领军人才10名、新秀人才25名、公共卫生人才5名,共补助100万元。一是实施高层次医学领军人才培养。面向国家、省级临床医学重点学(专)科或本市急需发展的学(专)科高层次人才,提供专项扶持资金,提供科研创新平台,帮助科研成果转化。二是开展基础医学新秀人才培养。利用高层次人才带动作用,着重培养基础知识和技能扎实的青年医学新秀人才,帮助学习、了解、掌握业内新技术和新动态,激发创新创造潜能,努力培育逐步向高层次人才发展。三是促进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扶持培养一批公共卫生领域专业权威,擅长处置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公共卫生人才,带动公立医院公共卫生职能快速发展。

三、留才有为,优化服务激励人才保障体系。人才引得进,更要留得住。一是建立主要体现岗位职责和知识价值的薪酬体系。持续优化公立医院内部绩效考核办法,合理设置评价标准,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克服“唯学历论”“唯资历论”。二是形成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工作氛围。加强公立医院对人才和知识的认同和重视,要求医院主要领导亲自抓人才服务工作,使人才感受到尊重和认可,感受到支持和期待,从而获得继续创新创造的内生动力。三是提供创新创业的平台渠道。以柔性引进专家团队为机遇,加强与高水平医院、高等医科院校的交流与技术合作,向人才提供吸取新技术、参与新项目、转化最新科研成果的机会,形成人才发展成长向上通道。

淮安市洪泽区“三个一”激发卫生人才活力

近年来,淮安市洪泽区全面实施人才强基工程,创新探索区管镇用管理制度,持续优化人才招引模式,人才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近3年,通过公开招聘共引进基层卫生人才60名,其中农村订单定向培养医学生43名,为全区卫生人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绷紧需求“一根弦”,在引才上做文章。一是调研用人需求。根据各医疗卫生机构的用人需求,区委编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健康等部门全面摸排基层人才及紧缺人才需求,形成破解编制调整、人才招聘等重点难点问题的办法措施,推出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二是强化人才招引。依托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021年公开招聘医学人才,公开招录基层卫生人才27名,其中本科生13名、专科生14名、医疗专业24名、护理、医技、药学专业各1名;因疫情防控工作紧急需要,为基层医疗机构引进6名护理、临床专业编外人员。三是发挥引领作用。逐步优化招聘程序、放宽招聘条件,采取直接面试的方式,为区人民医院、中医院等单位引进一批儿科、心内科、妇产科、消化科、中医科等紧缺型高层次人才,其中研究生9名、高级职称7名,均为学科骨干或科室带头人。

二、下好全局“一盘棋”,在留才上下功夫。一是统筹用人制度。严格遵循“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增减平衡”的原则,逐步建立岗位统筹管理聘任机制。基层医疗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实行总量管理,落实基层全科医生高级职称岗位聘用政策,可以超岗位数量聘用。二是探索人才流动。高良涧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核定数120个,空编数48个。去年通过招录、转岗,解决多名基层卫生人才编制问题。三是保障人才待遇。印发《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管理办法》,分层次招引人才,实行10—50万元的年薪制。全区卫生健康系统享受年薪制的高层次人才共36名,其中区人民医院27名、中医院8名、妇幼保健院1名,并提供相应的购房补贴和过渡性住房、协调配偶工作和子女入学等人才保障服务。

三、拧紧政策“一股劲”,在育才上求突破。一是落实政策保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推进“区管镇用”“人才强基”工程,全面推动落实全系统高层次人才健康检查、职称评聘等工作。调整医疗卫生机构岗位设置方案,区中医院按床位数重新设置岗位总数,由246个岗位总数增加至448个,各医疗卫生机构高级职称比例由20%调整至25%。二是强化人才培养。去年以来,共培养研究生5名,评审通过高级职称44名,其中正高16名、副高28名。全区卫生健康系统累计拥有博士4名(1名在读)、研究生42名;高级职称291名,其中正高64名,副高227名。三是推荐拔尖人才。积极申报32名人才为省第六期“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统筹做好淮安市第二期“533英才工程”4名拔尖人才、23名骨干人才的期满考核工作。

徐州市云龙区全力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近年来,徐州市云龙区以人才招引为手段,以加大财政投入为保障,以深化紧密型医联体(医疗集团)建设为路径,强化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资源配置,积极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医疗服务模式,有效缓解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实现了区域资源共享,分级诊疗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一、着力推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区委区政府成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起草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草案)。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医疗卫生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基层医疗机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区政府制定百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将“公共医疗资源建设”六大工程列入“富强云龙”项目。区委编办、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健康、民政等部门建立促进基层医疗机构发展协调机制,在编制设置、资金保障、人才引进、业务拓展等方面给予基层医疗机构强有力的支持。

二、着力加强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组建徐州市中医院云龙医疗集团,市中医院加挂医疗集团总医院名称,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挂医疗集团分院名称,总医院与分院签订《徐州市中医院医疗集团(云龙医疗集团)合作协议书》,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进一步明确。合作以来,市中医院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了专家工作室,建立了联合病房。集团总院专家团队成员轮流在工作室坐诊,既为辖区居民提供就近就便优质的医疗服务,又通过带教指导、临床示教等方式精准帮扶分院医务人员能力提高,实现了服务对象在基层(专家工作室)首诊,贯通了上下转诊服务链。

三、着力创建规范化基层医疗机构。云龙区作为社区医院示范区试点单位以来,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围绕医疗服务质量、护理服务质量、院内感染防控、药事管理能力、医疗器械管理、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后勤保障管理等7大方面实施全方位能力提升。在近三年的建设周期内,云龙区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2家中心通过基本标准、3家中心通过社区医院(基层二级医院)评审验收。

四、着力开展卫生人才强基工程。加大医疗卫生人员招引力度,面向社会发布招聘公告,近三年累计招引全日制本科毕业生30名,全部纳入全额事业编制管理,确保留得住、用得好。为形成人才梯队,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招聘部分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医疗卫生人员,这部分备案管理人员按照与编内人员同工同酬的原则确定工资待遇,充分激发医务人员积极性。推进以全科医生为主的基层卫生骨干人才遴选计划,对7名省级、29名区级骨干人才执行协议工资制,实施协议工资的人员不纳入本单位绩效工资实施范围,按照服务事项协议,单独核定报酬,并统筹管理。省级7名基层卫生骨干年度人均协议工资可达20万元。

五、着力提升居民就医满意度。2021年,区政府在足额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4017万元、基本药物补助经费1960万元的前提下,把社区医院建设试点经费按年均新增社区医院建设投入单个超300万元预算单列、专款专用,建立资金池,累计投入2200多万元。经过全面提档升级,居民可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享受到自助预约、自助挂号、扫码交费等智慧服务,可以体验到中医理疗馆、康复训练室、慢病俱乐部等优质服务。此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配置负压救护车、大型CT机、肺功能检查仪等高水平设施设备,急救转运、影像检查、化验检验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