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提出,要加强对党中央惠民利民、安民富民各项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集中纠治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医疗卫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往往会带来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虚高、医疗费用增长过快等问题,破坏行业风气,加重患者负担,直接侵蚀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医药购销环节是医疗卫生领域腐败的“重灾区”
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市梁平区医疗卫生系统受到党纪政务重处分的有23人,其中因受贿被判处有期徒刑的就有8人。为何在医疗卫生领域高压反腐态势下,仍有人顶风违纪违法?梳理近几年查处的梁平区医疗卫生领域腐败案例发现,医药购销领域是腐败的“重灾区”。
—为敲开医院送药“大门”,不法药商选择走“上层路线”。在医药市场,医药供货商要向某医院供药,需先向该医院药剂科提供资质完善的申请手续,再由药剂科审核把关,报药事管理委员会和购药领导小组批准,其中存在初审是否通过、通过时间快慢等人为因素。为了敲开医院送药“大门”,一些药品企业和医药代表往往选择走“上层路线”,集中“围猎”。在郭某案中,药商胡某在2004年就已进入该医院配送名单,但其销售量始终处于低位,甚至呈现负增长。为了提升药品销售量,胡某通过各种手段结识、拉拢郭某夫妇,在利益诱惑下,二人甘被“围猎”,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胡某谋利,使该公司药品销售额一路飙升,在众多同行公司中“脱颖而出”。
—在药品种类上,少开普药、多开特药。医院使用的药品大致分为两类,普药和特药。普药是指广泛使用的常规药品,药商配送的利润低;特药是指新品药、专科药,药商配送的利润高。郭某夫妇想方设法为不法药商配送新品药、专科药大开方便之门,除了为其办手续一路“开绿灯”,还利用影响力向临床科室主任说情、打招呼,暗示科室主任多使用这些药商提供的新品药、专科药,使其获得高额利润。
—在药品数量上,主动为药商“提速冲量”。不法药商结识郭某夫妇后,利用两人的职务影响力与临床科室医生进行结交、疏通关系,最终将购药三个环节全部打通,搭建起一条完整的药品利益输送链条,药商除了为临床医生提供红包礼金、吃请送礼等,还通过郭某对其施加影响,使其多开他们配送的药品并向药剂科提出采购申请。郭某甚至在即将卸任院长职务之际,主动提出要为其“提速冲量”,给医院造成不良影响。
—为规避风险,变更、新增配送公司。在结成利益共同体后,药商李某、胡某公司在原梁平县人民医院销售额急速上升,业绩“名列前茅”。为了掩人耳目,让业绩在同行里不要过分显眼,同时“化整为零”,把配送公司分散开,多配送一些药品,二人提出了变更、新增配送公司的方法。郭某夫妇在明知药商变更的公司有前科且医院中层干部有不同意见的情况下,仍利用职务审批权限帮助新的公司进入配送名单。在郭某夫妇的帮助下,李某、胡某二人公司在医院的药品销售额持续增长,从每年几十万到上千万元。同时,在原县人民医院资金紧张,对其他药商延期付款情况下,郭某夫妇仍利用职务便利,要求医院对二人公司按期付款,帮助其快速回笼资金。
2021年4月,郭某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梁平区纪委监委立案审查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同年12月,郭某因犯受贿罪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80万元,其妻王某某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二个月,并处罚金55万元。
以案促改刮骨疗毒
2021年10月,梁平区以郭某案召开全区医疗卫生系统“以案四说”警示教育暨以案促改工作部署会,会上播放的警示教育片《20年老院长覆灭记》给参会人员以极大震动。会后,医疗卫生系统陆续逐级组织召开警示教育会,受教育人数1100余人。案发单位按照规定及时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
针对案件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梁平区人民医院立行立改,及时补齐短板。在风险防控方面修订相关制度,全面梳理职权目录、内部机构廉政风险、个人岗位廉政风险。在民主决策方面提出四个“一律”:“人财物等重大事项一律提交集体决定”“大型设备一律先由专家组论证”“党委会研究事项一律向院内公开”“经济事项一律先审计后支付”,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坚决杜绝“一言堂”。在医药购销方面成立“采购办”和“采购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公开竞价采购,同时还成立由院纪委书记任组长的“采购监督小组”,监督采购全过程。
梁平区医疗卫生系统围绕党风廉政建设、运营管理、医保资金、医疗质量与安全等方面开展全面检查,针对排查梳理出的问题,不断强化制度管人、管事的效能。
除了加强对医疗卫生系统的监督管理,梁平区纪委监委还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加大对行贿人和行贿企业的惩罚力度,从源头上降低医疗腐败发生的几率,坚决破除医疗卫生领域腐败利益链,切实保障看病群众利益,让医疗卫生系统警钟长鸣、清风常在。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