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好医生、江苏好护士”于如同:神外“真功夫”的精彩人生路
发布日期:2021-09-28 15:17:05 浏览次数:

 

他们是患者心中的好医生、好护士,他们是百姓心中的守护天使 他们坚守初心。

用温情守护,践行爱的诺言。江苏省文明办、江苏省卫生健康委、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推出 “江苏好医生、江苏好护士”全媒体新闻行动。好医护的动人故事,江苏新闻广播、江苏健康广播、江苏新闻综合广播温暖播出。

至重唯人命,最难确是医。求学时,他朝乾夕惕;行医时,他妙手回春;科研时,他心无旁骛。多年来,他用仁心仁术诠释“大医精诚”的深刻内涵,用敢为人先诠释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他就是徐医附院神经外科主任于如同。今天请听由徐州台记者张悦、季栋带来江苏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于如同的故事。

 

技艺扎实 成就神外“真功夫”

一大早,于如同就像往常一样来到病房,询问患者的情况。三岁半的佳佳上周五刚做完脑瘤手术,小小的身躯蜷缩在病床上,让于如同分外关切。患儿家长袁女士:“没想到术后她的意识和说话一点问题都没有,本来觉得至少得到了第二天才会有意识,能说话,他下来就什么都知道了,非常清楚,我觉得很谢谢于主任。”

作为医生,于如同抢救的患者无法计数。每一次抢救中,无论患者病情有多危重,无论是何时何地,他都凭借极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医术挺身救治。

然而,精湛的技艺并非一日之功。

1987年,于如同本科毕业,成为一名神经外科医生。在工作中于如同发现,相比其它手术,神经外科手术的难度系数更高。“越是难就越是说明里面有学问要做”,一切以患者需求为依归的于如同又接连攻读了硕士、博士学位。扎实的科研水平与丰富的临床经验,练就了于如同深厚的解剖基本功、准确的判断、沉稳冷静细心。 

“一个医生要有一个高超的技术,除了勤奋以外,要熟悉解剖结构,哪个神经在哪个地方,神经怎么走,瘤子长在什么部位,自己都要非常清楚,解剖结构要熟悉,另外要苦练基本功,手上要有功夫。”

 

于如同在手术中

 

丰富内在 引领团队纵深发展

1972年,徐医附院神经外科成立后,床位从最初的9张扩大到了现在的200多张。“当时我们脑外科每年做的手术量大概就是100多台,我们一个病区40张床位只能收到20个病人左右。后来这20年,我们从1个病区变成每年都在增加,到现在是6个病区,现在是200多张床位,我们最高的时候256张床位。手术量原来是100多台,现在我们每年开刀的手术量3000多台,连续6、7年的手术量是江苏省的第一位。”

作为一名有着37年党龄的老党员,于如同始终以领路人的定位鞭策自己开拓奋进、勇毅笃行。目前,团队获得24项国家自然基金和32项省部级科研课题的资助,其科研实力大大增强。未来,他将在徐医附院高质量发展价值观的引领下,继续用责任担当诠释新时代下的大医精诚,用无私奉献书写人生华章。

“作为一名医生,我们要有高超的技术,虽然我们已经工作了30多年,但是神经外科的技术日新月异,所以自己还要学一些新的技术,不落后,争取还走在前面。另外,作为一名老医生,也作为教授、博导、硕导要带领研究生,要带领周边的神经外科医生往上走,再上一个台阶。”  

    

于如同和团队医生在分析病情

 

记者手记:

一把手术刀、一颗仁爱心、一生医者情。采访中,于如同总是谦逊地说,自己只是一名普通医者。然而正是这位“普通医者”,给了无数患者再次存活下去的可能。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采访于如同时,记者深感“行医不易”:从医以来,于如同就没有停下来过,他把别人睡觉、休息、娱乐的时间,全都用来搞科研,在没耽误一台手术的前提下,专注科研20多年,取得重大科研进展。从结果导向上来说,这也是对患者的另一种用心良苦。 

在于如同身上,我们能感受到什么是医者大爱,这也正是医生群体的一个缩影,他们用耐心、爱心、钻研、勇气,循着患者眼中的光负重前行,在平凡的岁月中日复一日地坚守着!

(来源:江苏健康广播)

关闭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