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医改动态(第222期)
发布日期:2021-06-23 16:46:37 浏览次数:

江 苏 医 改 动 态  

第222

江苏省深化医改暨省级综合医改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6月22日


目    录

● 南京率先建立失能人员照护保险制度

● 常州印发《健康常州行动实施方案》

● 连云港积极推动城市紧密型医联体建设试点

● 淮安深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 泰州创新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业

● 无锡启动多项建设力推智慧医疗

南京率先建立失能人员照护保险制度

日前,南京市政府印发《关于建立失能人员照护保险制度的意见(试行)》,7月1日起正式实施。

《意见》提出,因年老、疾病、伤残等导致长期失能,经评估符合重度失能等级标准,需要长期照护的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享受“保险”待遇。通过个人缴费、政府补助和基本医保统筹基金划拨等途径按年度筹资。个人缴费部分,每年初从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中一次性划转或每年缴纳居民医保费时一并缴纳。“保险”保障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生活照料和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基本医疗护理等。保障可选择入住照护服务机构或居家接受照护服务机构照护服务等方式享受保险待遇。对符合条件的人员及支付范围内的费用,依据服务形式、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按规定基金支付。

《意见》明确,参照现行社保基金财务管理制度执行,“保险”基金单独建账、单独核算。将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家庭服务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等,纳入照护服务机构协议管理。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具体负责参保登记、基金筹资、结算支付、协议管理、服务监督等经办管理事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与评估机构、照护服务机构的互联互通,失能评估、照护服务、基金结算、经办管理、服务监管全程信息化管理。保障对象凭本人社保卡接受机构照护服务的,照护费用中应由保险基金支付的,由经办机构与照护服务机构结算。加强基金筹集、失能评估、结算支付、机构管理等环节的监督管理,完善投诉举报、信息披露、内部控制等风险管理制度,防范欺诈、骗保行为,确保基金安全。

《意见》要求,建立市医保、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税务、卫生健康、民政、退役军人事务、扶贫开发等部门以及残联、总工会、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等为成员单位的联席会议制度。扶持培育照护服务市场,鼓励商业保险等机构开发商业照护保险产品,依托具备资质的培训机构和职业院校,培养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化照护队伍,建立完善照护人员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引导保障对象优先利用居家和社区照护服务,鼓励机构照护服务向社区和家庭延伸。加强宣传引导,做好政策解读,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凝聚社会共识,为失能人员照护保险工作的顺利推进构建良好的社会氛围。

常州印发《健康常州行动实施方案》

近日,常州市政府印发《健康常州行动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2年,全民健康素养水平显著提高,健康生活方式普及程度显著提升,重点人群健康状况显著改善,居民主要健康指标位居全省前列。到2030年,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全面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全面普及,居民主要健康影响因素得到全面控制,人人享有高质量健康服务和高水平健康保障,居民主要健康指标位居全省前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方案》明确,通过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合理膳食、控烟、心理健康促进、全民健身、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优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升、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癌症防治、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糖尿病防治、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妇幼健康促进、学生健康促进、职业健康保护、老年健康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促进、残疾人健康促进、扩大中医药服务、全民医疗保障、食品安全保障、药品安全保障、农村供水保障、生活垃圾分类、健康环境促进、健身休闲产业培育、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等27个专项行动,广泛普及健康知识,鼓励个人、家庭积极参与健康行动,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不断提升居民的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方案》提出,一是突出“普及知识、提升素养”,把提升健康素养作为增进全民健康的前提,根据不同人群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健康教育与促进,让健康知识、行为和技能成为全民普遍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实现健康素养人人有。二是突出“自主自律、健康生活”,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激发居民热爱健康、追求健康的热情,养成符合自身和家庭特点的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科学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实现健康生活少生病。三是突出“早期干预、完善服务”,对主要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尽早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完善防治策略,推动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一体化服务,加强医疗保障政策与健康服务的衔接,实现早诊早治早康复。四是突出“全民参与、共建共享”,强化跨部门协作,鼓励和引导单位、社区(村)、家庭和个人行动起来,形成政府积极主导、社会广泛动员、人人尽责尽力的良好局面,实现健康常州行动齐参与。五是突出“常州特色、指标领先”,紧密结合健康城市建设、体医融合、医养融合、孟河医派传承创新及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建设等优势项目,在国家、省基础上增加“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升”和“婴幼儿照护服务促进”两个行动,37项主要健康考核中有14项指标值设定优于国家和省定标准。

连云港积极推动城市紧密型医联体建设试点

日前,连云港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城市紧密型医联体建设试点实施方案(2021—2023)》。《方案》提出,由市级三级综合公立医院及中医院牵头的四家城市医联体为试点,以落实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完善双向转诊机制为重点,逐步建立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公平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全力推进城市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明确改革目标。到2023年,经市双向转诊信息系统下转的患者人数年增加5%;较2020年新增2—3个市级及以上基层特色科室,或原有基层特色科室诊疗量较2020年上升5%以上;网格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达65%以上;每个基层名医工作室为挂靠单位培养2名左右技术骨干,康复联合病房实现有床位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全覆盖、适宜下转病种全覆盖、上级医院相关科室全覆盖;牵头医院开展的MDT不少于4个,建成胸痛、卒中等市级救治中心不少于3个。

二、突出工作重点。一是落实和理顺政府办医主体责任,健全城市医联体治理体系,逐步实现医联体内行政管理、医疗业务、公共卫生、后勤服务、信息系统、科研教育“六统一”。二是推进医疗机构上下联动、分工协作,全面实行预约诊疗,完善畅通双向转诊,优化诊疗流程,构建院内整合型医疗服务模式。三是以强基层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城市三级医院优质资源辐射作用,注重基层特色科室建设,加强对基层专业人才培养培训,带动基层服务能力提升,吸引更多患者在基层首诊、向基层转诊。四是推进医疗资源高效利用,实现业务信息系统整合,统一财务管理、人员薪酬和考核政策,推进医联体内医疗资源的整合和柔性流动。五是落实医联体各成员单位功能定位,打造健康管理综合体、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设置康复联合病房,推动疾病预防、诊断、治疗、营养、康复、护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连续性医疗卫生健康服务。六是完善药品管理政策,完善医保支持制度,推进信息共享与联通,增强医联体运行活力。

三、强化保障措施。一是明确实施步骤。细化试点工作重点任务,明确工作实施步骤,各试点医联体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按时保质完成工作任务。二是加强沟通协调。市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加强统筹协调,加强工作衔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指导试点医联体有序推进工作。三是做好评估总结。通过定期调研、督查、评估等方式,及时掌握工作进展,并建立试点效果评估机制和绩效考核方法,严格落实责任制和问责制。总结推广试点有益经验,发挥典型带动作用,推动城市紧密型医联体取得更大成效。

淮安深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一、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保持维护公益性定力。一是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市、县(区)成立由政府负责同志牵头的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市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连续8年对市直医院开展绩效考核,强化考核结果在资金分配、评先评优、奖励表彰等方面的运用。全面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成立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全市49家公立医疗机构完成医院章程制定并实施。推进3个省级、4个市级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三级公立医院全部实行总会计师制度。二是健全医改政策框架。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制度衔接,出台包括公立医院党的建设、法人治理结构、编制管理、绩效考核、人事薪酬、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疗服务价格、药品集中采购等政策文件50余个,全市公立医院改革顶层设计渐成体系。三是落实政府办医责任。市、县(区)财政部门克服经济下行压力,保障疫情防控和基本医疗卫生资金需求,健全政府卫生投入和医改投入长效机制,推动公立医院债务化解工作。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考核指标从以经济指标为主转变为以服务效益为主,体现公立医院公益性导向。

二、推进人事薪酬改革,增强可持续发展动力。一是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实行备案制管理人员与编内人员在岗位设置、收入分配、职称评定、管理使用等方面同等待遇。将公立医院绩效工资调控线最高提至其他事业单位基准线的190%。二是建立薪酬合理增长机制。落实“两个允许”要求,推动建立薪酬水平合理增长机制,同步改革内部绩效考核分配办法,在平稳实施绩效工资的基础上,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贡献突出人员倾斜,充分体现奖优罚劣的正向激励导向。三是优化聚才用才机制。出台卫生人才招引培养、鼓励激励的政策文件。引进学科带头人(团队),一人一议、特事特办,协议工资或项目工资;招录中青年专业人才,不受编制数和岗位数限制、单独考察或面试引进、实行年薪制。首席专家每年不低于120万元,学科带头人每年不低于80万元,提供在淮工作居所;中青年专业人才每年不低于20—60万元,帮助解决家属就业、子女教育;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1配套,30%奖励给本人。全面实施基层卫生人才“县管乡用”机制,有效破解基层医疗机构人才招聘难、留用难的难题。

三、推进“三医”联动改革,汇聚高质量发展合力。一是医保改革不断深入。以“病种分值付费省级试点工作牵头示范市”为契机,大力推进病种分值改革,完善按人头、按床日等多种支付方式,实行按病种付费的病种1837个。鼓励医疗机构开展日间手术,推动康复医疗服务项目按床日付费改革。将慢性胃炎、高血压、糖尿病等16个适合基层收治的住院病种,不区分医疗机构等级,统一按照一级医院即0.5的系数进行结算。将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纳入保障范围。二是服务价格及时调整。调整儿科、精神专科、麻醉类医疗项目200多项,提高体现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全面实施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改革,降低大型医疗设备检查费、降低各类检验费,适度提高诊察费、护理费、手术费等价格,促进医疗机构健康持续发展。三是药品供应保障有力。健全短缺药品保障机制,落实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四早”举措,做到早监测预警、早储备库存、早应急调度、早沟通协调。对临床必需且不可替代、存在较大短缺风险的药品进行定量储备,确定两家药企保障82种短缺药品供应。严格执行短缺药品监测预警“每月零报告”制度。

四、推进运营机制改革,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一是推进医院精细化管理。全面推行公立医院内部决策和制约机制,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决策。组建运行医疗质量安全等专业委员会。加强预算管理,全面推进人员聘用和岗位管理制度。二是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健全完善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全面提升医疗内涵质量。建立控制医疗费用监测制度,规范医疗服务收费行为,全面实行临床路径管理和检查结果互认,科学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三是推动医院全面参与分级诊疗。组建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18个,建成紧密型医联体54个、市级专科联盟43个,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全部加入医联体,实现公立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专家服务“双下沉”,基层服务能力、群众满意度“双提升”。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全市三级综合医院全部建成“互联网医院”,建立远程协作网13个,全市县域就诊率达92.58%。

泰州创新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业

近年来,泰州市紧紧围绕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主题,以中医药健康服务协会组织为阵地,通过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有效推进全市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快速发展。

一、社会组织凝聚力不断增强。发展会员单位182家,覆盖医疗、康复、养生、养老、文化、旅游和中药等20多个领域。成立项目投资咨询部、专家技术指导部、人才技术培训部和服务标准认证部等4个专业工作机构和中医医疗、中医特色康复、中医养生保健、中医药健康养老、中医药文化与健康旅游、中药及中医药健康产品等6个专业委员会。协会各工作部门实现常态化运行,搭建多领域交流合作平台,行业影响力逐渐增强。

二、行业发展助推作用不断显现。助力完成市中医院、泰和堂、扬子江龙凤堂、江苏中药科技园等80多亿元重大项目建设,以扬子江药业、济川药业、苏中药业等为代表的全国百强企业快速发展,旗下的蓝芩、蒲地蓝、黄葵等中成药产品单品种年销售额40亿元的2个、30亿元的4个。出台《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建设标准》《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建设标准》等标准,国家级中医医院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高分通过验收,建成中医养生保健星级机构21家。泰和堂、江苏中药科技园等会员单位创成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编撰出版《泰州市名中医传》,收录明清以来泰州籍83位已故名中医学术传记、医案医话及实物照片资料500多份。

三、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试点地区将中医药养生保健项目纳入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包,80岁以上居民每人每年免费享受12次价值360元的中医药上门保健服务。成功开发5条中医药健康旅游线路,串联泰和堂国医馆、江苏中药科技园、兴化中医博物馆等景点;建成35家市级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与项目,泰州市获批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建设单位。

无锡启动多项建设力推智慧医疗

一、启动公共卫生数据中心、医学影像云项目建设。推动全市公共卫生数据中心建设,实现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与市疾控儿童接种系统、市卫监卫生监督许可系统和执法管理系统、市急救指挥调度系统、市中心血站血液管理系统对接工作,相关单位的业务数据按照约定适时汇集到平台,以支撑单位间业务协同和数据价值挖掘。

二、启动院前院内急救信息通道建设一期(胸痛中心)项目建设。实施对车载医疗设备进行物联改造,20%的设备实现生命体征实时传输;通过银行银联支付平台,实现多渠道的移动支付;加强与三大电信运营商合作,完成手机呼救基站定位;与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通过市联动救助平台实现实时共享警情及后续救援情况。

三、启动医疗废弃物管理平台建设。开展实地调研,依据《江苏省“医疗废物管理(监管)系统”基本功能规范(试行)》等相关文件规定,制定系统建设方案,制订项目实施计划。目前,梁溪区、新吴区、经济开发区的试点工作均已启动。

 

关闭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