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医药特色高水平应用型高校
发布日期:2021-12-09 14:24:03 浏览次数:


记者: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走过88年风雨征程,“勤慎诚爱”的校训精神已成为学生成长成才基因,学校是如何弘扬传承校园文化精神的?

曾庆琪: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迄今88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励精图治、薪火相传,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医药卫生人才,也留下了丰厚的历史底蕴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学校十分重视挖掘校史档案资源,特别是把具有精神价值的鲜活人物案例作为学校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在加强校史人物故事研究中,学校树立“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研究理念,把人物故事研究作为校史研究的基本功课。目前,学校形成了以爱国、敬业、奉献为典型的杨崇瑞、杲向真、孙世英、抗美援朝医疗团、时代楷模、新时代的奋斗者——俞启平等先进典型和人物故事。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学校一批优秀校友凸显责任担当,不忘家国情怀,逆行武汉支援湖北。学校及时总结形成优秀校友刘骊娟“90后守护全世界”的责任担当故事,优秀校友谢世雅践行“南丁格尔誓言”的爱国敬业故事,优秀校友卢爱明“20年来第一次向父母撒谎”的无言逆行故事等故事案例。


记者:学校是如何传播校史人物故事以发挥思政育人功能的?

曾庆琪:首先,学校要求“入学知”,即抓好开学第一课的校史教育;其次,学校坚持“课中讲”,即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校史人物故事;再次,学校组织“实地看”,即思政课实践教学让学生实地进入校史馆参观感受。同时,学校在校史人物故事传播中致力于“宽传播”“厚传播”“高传播”三个方面——坚持融合载体,以延展传播宽度;坚持聚合动力,以拉伸传播厚度;坚持建构灵魂,以提升传播高度。学校依托厚重的校史文化这一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加强校史人物故事的研究与传播中,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


记者:目前,学校确立了建设中医药特色高水平应用型高校的奋斗目标,学校在办学中是如何凸显中医药特色的?

曾庆琪:学校由江苏省中医院卫校发展而来,是全国开办中医护理专业最早的学校,这一历史渊源使得学校具有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在办学中坚持将中医药融入立德树人、教学科研、课程建设、国际交流等多个方面。将丰富的中医药环境资源、教育资源、文化资源和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仁、和、精、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紧密融合,发挥中医药文化的育人力量,努力推动中医药在传承创新中高质量发展。不断完善软硬件配备与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加强中医药校园文化建设,目前校内已建成药用植物种植园、中药标本馆、张仲景广场、中医名言石刻等中医药人文景观。

学校坚持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并重,加强医学人文课程体系建设,鼓励学生平时“读经典、训口才、练文采、习才艺、健身心”。每年举办中医药传统技能大赛,支持学生创办中医药特色学生社团“推拿社”“针灸社”“国学社”“崇瑞堂中医学社”等。开办名医名师大讲堂,给学生提供与中医药名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通过学习宣讲、座谈讨论、展板宣传、线上推广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贯彻《江苏省中医药条例》精神,加大中医药文化的推广和认同力度。学校还依托中医药特色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目前已招收50多名留学生来华学习针灸推拿等中医药特色专业,第一届留学生已经顺利毕业,他们大部分从事中医药技术专业工作。


记者:学校近年来不断推进医教协同,在加强“校院企”合作过程中形成了什么样的特色?

曾庆琪:学校形成了“三依托三协同”的合作共赢模式,首先是依托“一园区三中心两基地”实施协同育人,打造医药卫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以医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为目标,在专业共建、互兼互聘、实习实训、技术服务等方面实现全方位合作,形成人才培养共同体。其次是依托“两刊一中心”实施协同创新,搭建医药卫生科研服务平台。学校依托省内高职院校独有的“两刊一中心”——《中国肿瘤外科杂志》《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医学查新中心等打造学术交流平台和技术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两刊”集聚行业专家对医学高职教育的智库引领作用,为“校院企”研究合作搭建平台。再次是依托“五中心六基地”实施协同服务,形成医药卫生优质培训品牌。江苏省全科医学培训中心、江苏省基层卫生管理干部培训基地、江苏省远程继续医学教育中心等设在我校。除高职学历教育外,学校还承担全省卫生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形成了江苏卫生健康类学历教育和培训教育相互衔接、有机交融的继续教育体系。


(来源:《新华日报》;曾庆琪,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关闭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