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医改动态(第238期)
发布日期:2021-12-17

江 苏 医 改 动 态  

第238

江苏省深化医改暨省级综合医改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12月16日


目    录

● 我省出台深入推进药品阳光采购实施意见

● 连云港召开深化医改工作现场推进会

● 泰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调研市区120急救中心建设

● 南京市雨花台区推出卫生健康领域“放管服”改革新举措

● 张家港“三管齐下”助推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跃升

● 淮安市淮安区加快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 宝应探索建立专业技术岗位聘用新模式

我省出台深入推进药品阳光采购实施意见

日前,省医保局印发《关于深入推进药品阳光采购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省内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含军队驻苏医疗机构)使用药品均应在省阳光采购平台阳光采购、公开交易、应采尽采。

《意见》明确,一是药品阳光挂网。一方面,分类挂网。包括国家谈判药品及其仿制药、创新药品、参比制剂和通过(含视同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部分新批准注册的药品、短缺急抢救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药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药品。另一方面,竞价挂网。对阳光挂网同品种药品中价格差异较大、列入省级预警监控且挂网企业较多的,适时组织竞价挂网。二是网上议价采购。省内公立医疗机构应在省阳光采购平台与企业进行公开议价,切实降低采购价格,并将议价结果在省阳光采购平台真实、完整呈现。三是应急采购。对于临床诊疗特需或疫情防控急需但省阳光采购平台同通用名同剂型下无企业挂网的药品,医疗机构可先网下应急采购满足临床需求,在药品入库7个工作日内将采购信息上传至省阳光采购平台。四是加强阳光采购监管。实行对药品挂网、议价、采购、配送、结算全覆盖管理。五是以医保支付为基础,建立招标、采购、配送、使用、结算、监管一体化的省阳光采购平台,全面应用国家药品编码标准,完善全省统一的药品公共采购市场和省阳光采购平台监测功能。六是实施医保支付政策与阳光采购联动,同一药品在全省医保定点的公立医疗机构、社会办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原则上执行同一医保支付标准。推进多元复合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建立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间“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激励和风险分担机制。对实行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按病种分值付费的医疗机构,建立费率、点数、点值动态调整机制。对医疗机构通过议价节省的医保资金,当年留用给医疗机构,按照“两个允许”要求将改革红利传导到一线医务人员,激励医疗机构主动议价和合理用药,调动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积极性。

《意见》要求,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省药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全省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强化医保、财政、卫生健康、市场监管、药监和政务服务管理等部门责任,实行“一个平台、上下联动、分类采购”的药品采购机制,推进阳光采购政策落地。二是压实医疗机构采购使用责任,对不按规定采购、使用、回款的公立医疗机构,在医保总额指标、医保定点资格、公立医院改革奖补资金、医疗机构等级评审、医疗机构负责人目标责任考核中予以惩戒。三是明确企业诚信履约责任,对企业提供虚假证明材料、出现药品质量问题、未按合同约定供货和配送、发生商业贿赂等行为,将进行约谈告诫,情节严重的,给予暂停或取消该产品挂网资格等处理。

连云港召开深化医改工作现场推进会

日前,连云港市政府召开全市深化医改工作现场推进会。副市长徐家保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政府副秘书长马东主持会议。

徐家保指出,一是坚持因地制宜。要有学习三明改革的决心和勇气,将学习借鉴三明医改经验纳入深化医改的重点任务台账。要把三明经验和实际结合起来,根据本地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水平和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特点,坚持问题导向,找准改革的突破点。二是坚持系统联动。药品耗材阳光采购、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绩效管理考核、薪酬制度等多项改革要综合施策,各部门间要齐抓共管,协同作战,有效发挥政策协同叠加效应,形成改革合力。三是坚持试点先行。各县区和各级医疗机构要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积极作为、大胆实践,积极创设典型经验。国家、省级改革试点县区,要先行先试,争取试点经验在全市推广。

徐家保强调,按任务部署,细化措施,压实责任,加快推进各项工作见实效。一是进一步推动医改重点工作实现新突破,出台具有本地特点的政策措施,发挥医保政策的杠杆作用,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加快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二是加快推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形成新格局,在核酸检测能力、医疗救治能力、重点项目建设方面,对照省项目清单,逐项推进,全面补齐短板。三是持续推动医疗保障改革再上新台阶,完善待遇保障政策体系、落实医保领域改革任务、强化医保基金监管质效、提升医保为民服务能力。四是奋力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再创新水平,加快建设高水平医院,强化高质量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信息化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公立医院综合服务能力。

参会人员现场观摩灌云县杨集中心卫生院、灌云县人民医院;各县区政府、功能板块管委会分管负责同志、各县区卫生健康委主要负责同志、市医改领导小组部分成员单位分管负责同志,以及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院长等参加会议。

泰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调研市区120急救中心建设

日前,泰州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对市区120急救中心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组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察看、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了解市区120急救中心建设情况,并提出意见建议。

调研组指出,要坚持目标导向,认真研究理顺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站点布局、运转模式、规章制度等进行科学谋划、统筹推进;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改善行业作风,从严从实执行医德医风和职业道德规范,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坚持结果导向,强化质控工作,形成完善的院前医疗急救标准、流程和考核指标,积极开展争创文明急救站和文明急救车组活动,努力把120打造成为社会认可、群众点赞的文明窗口,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

调研组建议,一是充实好队伍,市急救中心人员要专职专用、定编定岗,加强人员绩效管理,适当增核院前急救机构绩效工资总量,向急救医师、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倾斜,进一步营造拴心留人的工作环境。二是编办、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要积极支持120急救中心建设,对院前医疗急救中心(站)符合规定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纳入同级财政年度预算给予保障,凸显院前医疗急救的公益性质。三是强化行业监管,加大急救医疗基本设备设施的投入,配置必需的急救医疗基本设备,提高救助速度和效率,实现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的无缝对接,确保生命通道的畅通无阻。充分发挥120急救科普阵地作用,用好健康泰州微信公众号,普及急救常识,方便群众求救,接受公众监督。四是加强制度创新,完善行政规章,推动120急救相关政策规定逐步向地方立法过渡,切实履行好行业监管职能。

南京市雨花台区推出卫生健康领域“放管服”改革新举措

近日,南京市雨花台区打破行政壁垒,开辟一次性办理新生儿落户、参保等多个联办事项“绿色通道”,实现了“一窗受理、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次提交、一次反馈、一次分办、一窗出件、一号服务、一键评价”的办理新模式。

雨花台区审批局卫生健康窗口针对新生儿出生需要办多个证件、出具多份证明问题,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先后三次优化“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审批服务流程,将办事窗口由原区政务服务中心下沉至街道,实现“一件事”一窗办、一次办。一是梳理办事流程,让群众少跑腿。联合区多个部门,成立“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专项工作小组,开展联合研究,梳理确定通办事项、适用范围、申报条件等具体内容,再造办理流程,形成标准化办理模式。只需登录“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信息系统在线填写一张申请表,一次性提交申报材料,就可以最快最全办齐“户口随迁、新生儿落户、新生儿参保、社保卡申领”等事项。二是开发信息系统,实现快捷办理。开发“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信息系统,工作人员利用系统推送信息,实现自动推送、办件即时提醒、办件流程告知功能,不再使用个人即时通信工具,更加方便快捷智能化。三是服务站点下沉,完成一站联办。新生儿父母只需携带相关证件到所属街道派出所申请办理“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派出所工作人员将录入好的所有参保信息推送至街道参保窗口,参保窗口工作人员为新生儿办理社保建档、医保参保登记手续,并将参保结果推送至“民生一件事”专窗,专窗人员根据申办人的选择可完成社会保障卡的制作,并邮寄至申办人的住处,同时发送信息告知申办人办理新生儿参保缴费流程。

张家港“三管齐下”助推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跃升

近年来,张家港市持续优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强势推进各项政策举措落地见效,切实建立起维护居民健康的第一道屏障。

一、主要做法

(一)资金责任双到位,让服务“迈开腿”。强化行政推动、市镇联动,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列入市镇两级政府年度目标任务。市级层面由市卫生健康委、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年度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和项目经费标准,协同做好督导、考评等工作;镇区层面由各镇区以镇(区)政府(管委会)名义印发具体实施方案,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财政所和辖区医院等单位协同落实相关任务。印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补助标准》,明确15大类99项补助标准,2020年实际到位资金1.29亿元,人均达102.15元。同步建立资金拨付与绩效考核联动挂钩机制,经常性开展项目质控和督导检查,确保打通服务居民“最后一公里”。

(二)硬件软件双升级,让服务“走得稳”。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近三年累计投入1.03亿元,新改扩建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3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021年东城、妙桥、永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运行。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备多种慢性病的健康筛查与管理服务能力,建成8个苏州市市民健康管理综合服务平台。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出台《定向资助培养社区卫技人才的实施意见》,累计定向资助培养本土社区卫技人员139名。组建两大区域医共体,在基层医疗机构设立14个“云诊室”、47家名医工作室。

(三)数据项目双赋能,让服务“跑得快”。大力推进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2021年成功入选国家家庭医生能力体系信息化试点项目及省级基层卫生健康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试点城市,在全省县级市中率先建成以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县域医疗卫生健康信息平台,基本实现区域内医疗卫生信息的互通互享。创新药品使用管理模式,将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8类慢性病222种市级常用药品下沉社区一线,上下联动采购,进一步方便群众就近就医。同时,通过调整居民医保报销限额标准、提高医保结报比例、实施慢病患者逐级转诊优惠政策、实行慢病患者延处等举措,逐步提高社区首诊率和慢病规范管理率。

二、取得成效

(一)居民就医便捷实惠。全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1.29%,动态使用率61.29%。通过创新推行家庭医生个性化签约服务,社区居民对签约服务的感受度稳步提升,2020年全市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81.84%,直接减免签约群众门诊医疗费用340余万元。

(二)慢病管理成效明显。通过实施慢病患者社区管理项目,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100%,重点人群高血压规范管理率从2018年的64.51%上升到2020年的68.67%,获评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并高质量通过复评。

(三)群众满意度名列前茅。2018—202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连续三年获得苏州市绩效考核第一名;2020年获得省绩效考核第一名、苏州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点人群满意度测评第一名;2020年委托第三方调查,项目知晓率92.38%、居民满意度96.32%。

淮安市淮安区加快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近年来,淮安市淮安区不断深化综合医改,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着力点,结合乡镇布局优化调整,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转型发展,持续提升服务能力。今年以来,龙头医院下派专家坐诊、带教查房330余人次,指导基层开展各类手术100余台次,远程医疗和检查检验诊断病例分别为1328例、3783例。

一、服务体系优化整合。结合乡镇布局优化,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行优化整合,将建制镇内原有的2—3家卫生院整合成1家,重点打造建制镇卫生院,并将非政府驻地卫生院全部转设为分院,整合后的乡镇卫生院,实行发展统筹谋划、资源统筹使用、人员统筹调配。全区原有的26家乡镇卫生院已整合成13家镇卫生院和4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形成以两大医共体为核心的“2+13+4”的医共体建设模式和区域卫生事业的发展布局。

二、资源利用高效集约。通过医共体建设进一步盘活现存医疗卫生资源,加快推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转型发展。对区域内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功能进一步优化,将资金、人才、技术、设备等资源向建制镇卫生院集中,做大做强建制镇卫生院,提升辐射带动能力。将非政府驻地的卫生院,在保留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的基础上,重点提升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等能力,逐步向养老照护、安宁疗护、医养结合服务方向转型,进一步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医疗健康需求。

三、精准帮扶共建共享。医共体龙头医院秉承“管理、服务、利益、发展”共同体的理念,坚持精准把脉、靶向发力的原则,组织人员深入成员单位开展调研,通过摸实情、查底数、找短板、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和发展计划,实行精准施策、一院一策、同频共振。近两年,帮扶3家建制镇卫生院成功创成二级医疗机构,基层服务能力和质量有效提升。

宝应探索建立专业技术岗位聘用新模式

宝应县通过引入竞争择优机制,将岗位聘用改革与单位管理、绩效考核、行风评议、服务能力、技术水平等要素紧密融合,建立起一套多维考核、动态管理、奖惩分明、激励约束的用人制度,充分发挥岗位聘用“指挥棒”作用,实现聘用与管理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效果,推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完善和管理水平现代化。

一、建立“能上能下”机制,严格常态动态管理。一是签订岗位聘用合同。单位与受聘人员签定《聘用合同》,以合同形式确定聘任关系,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合同包括聘任期限、工作内容、工作标准、工作任务、工作要求。二是建立聘用任期机制。打破“一聘定终身”传统,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期限一般为3年。接近退休年龄人员的任期,截止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的年限。医疗卫生单位可以根据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对专业知识、学历程度、业务水平、解决本专业疑难复杂问题能力和指导下级专业人员能力的要求,制定不同等级专业技术岗位的具体条件和聘用年限。三是注重动态过程管理。将平常考核、年度考核、聘期考核列为专业技术人员晋升、续聘、解聘的重要依据。考核的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在注重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的前提下,主要考核专业技术人员履行职责、工作实绩、医德医风、服务服从等内容。

二、推行“量化积分”比选,深化竞争择优理念。一是构建正面价值导向。将量化积分导入岗位聘用和单位管理工作。各医疗机构将日常管理中的重点、难点、热点,以及工作量、工作质量、满意度、学科建设等设计成量化积分的考核要素,将积分与专业技术聘用的竞争比选挂钩,在单位内部建立起正面、积极的价值导向。二是细化量化积分细则。各医疗机构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将日常管理中需要强化的工作、需要解决的困难、需要激励的方向等细化成量分积分的考核细则和规则,更加突出技术含量、学历层次、风险系数、服务服从、岗位奉献等因素在岗位聘用中的作用。三是严格认真竞争比选。坚持考核内涵“标准化”,通过对相关指标进行测评,以积分制评价岗位工作人员。坚持考核程序“严格化”,在卫生健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纪检监察等部门监督下,各医疗卫生单位按照既定的计分方法进行打分认定。坚持考核现场“公开化”,对于量化积分,及时履行公示程序,确保阳光透明。

三、创新“即刻熔断”机制,划定规范执业红线。一是严明“一票否决”。对于收受红包、回扣,连续两年群众评议或领导班子评议满意率低于60%,违法犯罪,年度考核被确定为基本合格及以下等次等11种情形,经单位聘用工作领导小组集体商议,酌情予以取消竞聘资格、解聘、低聘、延聘等处理。二是严格“即刻熔断”。对于触犯“一票否决”项目,建立“即刻熔断”触发机制,立即由单位岗位聘用工作小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报同级卫生健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三是严肃执纪问责。各医疗机构严肃认真执行《聘用管理方案》,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及时履行公示程序,接受群众监督。卫生健康部门严肃执纪问责,强化岗位聘用的正面积极价值导向,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热情服务”的工作氛围。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