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医改动态(第232期)
发布日期:2021-10-22

江 苏 医 改 动 态  

第232

江苏省深化医改暨省级综合医改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10月21日


目    录

● 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调研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 淮安举办提升公共卫生应急能力体系建设观摩调研活动

● 泰州市委书记朱立凡专题调研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

● 无锡“三位一体”推进医养结合工作

● 连云港高效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 邳州高标准建设基层岗位技能实训基地

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调研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近日,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调研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她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国家工作组指导意见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针对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问题堵漏洞、补短板、强弱项,切实织密防护网、筑牢隔离墙,加快构建与特大城市治理相匹配的公共卫生体系。

韩立明首先来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异地新建项目拟选址地块,查看周边环境、基础设施、生态廊道等规划情况。她强调,疾控中心是公共卫生体系中的关键节点,要高起点高标准推进项目建设,做到功能先进、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特别要强化技术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业务培训、实战演练,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水平。在江北新区市民中心,韩立明查看一体化平台以及指挥调度、防疫通行、重大危险源监控等系统演示,了解大数据应用、网格化管理等情况,强调“大数据”不等于“多数据”,不能简单地使很多数据堆积,需要对数据进行深度加工处理。要进一步加强系统整合、数据整合、功能整合,提高信息的精准度、可靠度,为疫情防控和社会治理提供有力支撑。同时要坚持法治思维,实现在有效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前提下的智慧化治理。随后,韩立明主持召开座谈会,带领与会人员,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6月2日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听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工作及有关文件起草情况汇报,研究部署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重点工作。

韩立明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是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根本遵循。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刻把握其中蕴含的思想方法、目标方向、路径手段,结合南京实际,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抓好贯彻落实,加快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切实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她强调,要坚持系统思维,突出问题导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实现防控体系的整体重塑和全面提升。一是强化顶层设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按照国家工作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中长期推进事项,抓紧完善全市“十四五”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改善疾病预防控制基础条件。二是加快能力建设。把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作为健全公共卫生体系的当务之急,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更好发挥基层哨点作用,提高评估监测敏感性和准确性。三是健全服务体系。高质量推进市疾控中心、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南京公共卫生检验检测中心、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发热门诊(诊室)等相关项目建设,完善城乡三级医疗服务网络,推动工作重心下移,夯实基层基础。四是加强人才支撑。建立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专家库,加强高校和机构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形成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会商和决策咨询机制,充分发挥专业力量,稳定基层疾控队伍。五是广泛发动群众。丰富爱国卫生工作内涵,提升公众健康素养,推动爱国卫生运动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变。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日前举行专题学习会,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沈洪兵,围绕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行专题讲座,韩立明主持,代市长夏心旻、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龙翔、市政协主席刘以安、市委副书记沈文祖等参加。

淮安举办提升公共卫生应急能力体系建设观摩研讨活动

近日,淮安市委、市政府举行提高常态化疫情防控水平、提升公共卫生应急能力体系建设观摩调研活动,市委书记陈之常、代市长史志军等市“四套班子”领导参加。陈之常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将常态化疫情防控作为一项长期化的重要工作牢牢抓在手上,全面提升工作水平和体系效能。

陈之常强调,要强化系统思维,把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作为一项长期化的重要工作,面、线、点一体推进,做到科学严谨、规范细致。“面”就是要严格落实各方面责任,强化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落实“四早”措施,坚持人、物、环境同查同防,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强化社会面宣传引导,提高群众防控意识,结合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扎实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线”就是要筑牢疫情输入防线,强化外来人员排查和服务管控,严格入境人员闭环管理,及时精准掌握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来淮信息,扎实做好重点人员协查,把牢社区、小区关口,将疫情防控融入社会治理网格。“点”就是要抓住重点,对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的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常态化开展巡查检查;严守院感防控底线,强化发热门诊设置管理和隔离场所监管,做好口岸、冷链物流等重点人员定期核酸检测,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零售药店“哨点”作用。

陈之常强调,要强化前瞻思维,着力建强公共卫生应急能力体系。要抓紧制定能力体系建设总体方案,重点完善应急指挥、疾病防控、医疗救治、物资保障、社区治理、关爱服务六个方面体系,抓实抓牢应急指挥体系常态化运转、大数据整合提升、公共卫生应急信息化系统做深做实、爱国卫生运动开展等具体工作,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史志军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系统谋划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运行,平战结合,立足实际,整合资源,集成信息,注重实效,处置果断,建立高效运行的应急指挥体系。他强调,要将好的做法及时固化为制度、转化为机制,一条一条抓好落细落实。

与会人员现场观摩市公安局大数据指挥服务中心、市卫生检测中心核酸检测基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地,以视频连线方式听取上海市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吴凡作《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上海实践》辅导报告,还围绕提高常态化疫情防控水平、提升公共卫生应急能力体系建设发言,并就做好下一步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泰州市委书记朱立凡专题调研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

近日,泰州市委书记朱立凡到市人民医院专题调研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情况。市委常委、秘书长徐克俭,副市长王学锋参加调研活动。

在市人民医院新区医院,朱立凡实地查看核酸检测基地、生物样本库等,详细了解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的规划建设情况。随后,召开调研座谈会,听取市人民医院情况汇报,市有关部门就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提出意见建议。

朱立凡指出,要坚持目标靶向更精准,锚定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目标,精准设计一套核心指标体系,围绕技术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提升,加快高端人才培养引进、创新载体平台建设、省级和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先进仪器设备采购,推动市人民医院综合实力加速进入全省地级市医院前列。他强调,要做到总体设计更细化,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把区域医疗中心作为中国医药城的一个核心科技中心来一体规划建设,推动双方干部的互挂互派、平台载体和设施设备的共建共享,加快把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成为市人民医院提档升级的总平台,打造成为中国医药城的核心竞争力。

朱立凡要求,要把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作为“致力民生、聚力转型”,提升全市卫生健康服务水平,打造大健康产业地标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相关部门要从政策、人才、资金、机制等方面,积极对上争取,全力做好服务,加快推进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确保早日建成投入使用,为增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作出新贡献,让“健康名城、幸福泰州”成色更足。

今年7月,泰州市人民医院作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创建单位推荐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该项目以规划建设的市人民医院新区医院二期工程为依托,拟新建科研中心、样本库、一期临床研究中心及实验室、健康管理中心、教学与技能培训中心、学术会议中心等配套用房,计划2023年完成项目竣工验收并正式投入运行,将成为区域高水平的临床诊疗中心、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准的科研创新平台,为泰州及周边地区提供优质、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

无锡“三位一体”推进医养结合工作

近年来,无锡市以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推动医养结合工作,建成老龄健康护理服务为主的医疗机构150家,积极构建“9073”(90%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养老院养老)的养老服务模式。去年全市医疗机构共收住老人18474人,为29.5万人提供上门养老服务。

一、夯实居家养老基础。该市为首批全国健康城市建设示范市全域覆盖的城市,居民健康素养知晓率持续提升。截至目前,全市建成663个家庭医生工作室,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901个,实施新型签约271801人。

二、拓展社区医防功能。“十三五”期间,全市12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提档升级建设。2020年居民2周患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比例73.02%,较2019年同期增长11.2%;整合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年度健康体检与纳入社会化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体检两项健康服务,完成老年人健康管理64.6万人、筛查检测32.1万人次。

三、推进医疗机构适老化改造。建成市级老年病医院1家,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设置比例达72.7%。各医疗机构建立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积极组织志愿者为无亲属陪护的80岁以上老人提供伴医服务。

连云港高效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连云港市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蹄疾步稳推进医保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DIP)付费试点改革,完成组织架构搭建、培训宣传动员、历史数据采集、系统接口改造、贯标验收、病种分组测算等工作,建立具有连云港特色的DIP付费方式。

一、高标准制定目标任务。印发《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专家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并拟定《基本医疗保险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DIP)付费实施办法》,明确病种分组、分值管理、费用结算、监督考核等规则,同时推进考核办法、经办规程、服务协议等配套文件。高标准实现“两个全覆盖”:一是实现医疗机构全覆盖。确定第一批试点医疗机构29家,全市二级以上综合医疗机构覆盖率100%,高于省目标任务的80%;计划2021年全市所有住院定点医疗机构全面进入DIP实际付费阶段。二是实现所有住院费用全覆盖。将本地住院费用中的生育保险费用、按床日结算病种全部纳入DIP付费方式结算,实现所有住院费用、结算病种全覆盖。

二、建立本地化病种分组规则。一是补充完善国家病种目录库。在国家医保局发布DIP目录库1.0版本的11553个病种基础上,增加保守治疗组病种310个,去除手术及操作编码重复的病种150个,形成更趋完善的病种目录库,涵盖病种11713个,计划报批同意后先行先试。二是制定本地化分组规则。依据国家DIP分组目录和技术规范,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和需求,经多次测算论证,并征求有关DIP专家组意见,将形成核心病种的病例数15例以上和10例以上(组内CV值小于0.49),综合病组聚类至ICD—10类目,形成全市DIP病种目录,总病种数量4917个,其中核心病种3533个、综合病种1384个。

三、开展病种分值异常校正。在病种分组及分值测算过程中,组织专家库成员对病种分值异常情况分析原因,并综合疾病严重程度、治疗成本消耗等因素对分值进行校正。一是确定分值异常情况校正规则。总计调整病种1034个,占核心病种总数的29%,其中:同类病种(亚目相同或相近)按均值校正595个病种、192个结算标准;分值倒挂或差异过大的439个病种,分141组群按1:1.1系数调整。二是设定二级医院病种分值系数。对等级倒挂的788个病种进行核查,去除不合理诊疗后,修正病种等级系数;针对二、三级医疗机构分值空缺的病种,按照病种大类系数进行测算赋分值。三是调整集采高值耗材费用。针对参加集采的高值耗材(涉及4381个品规),考虑到集采后价格降低影响实际医疗总费用,将2021年1—7月份招采后价格替换到前三年历史数据的实际费用,形成符合当前实际的校正后病种费用和分值。

四、探索病种分值调节机制。探索建立中医同病同值、基层病种系数、引入辅助目录等规则,建立贴合全市实际情况,具有本地特点的DIP付费方式。

邳州高标准建设基层岗位技能实训基地

近年来,邳州市加强基层医务人员能力建设,提高医学理论水平和临床实践操作技能,着力打造高水平的基层卫生岗位技能实训基地,今年6月荣获“国家级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基地”称号。

一、高标建设,高规配置。基地总投入近千万元,其中基础设施投入400余万元、设备投入560万元。建筑面积3855平米,专属实训区3200平米;附属区面积655平米。建有内、外、妇、儿、中医、急救、护理、康复8个实训区及考核评估区,实训室40个,配有高智能数字化成人综合急救模拟人、高智能数字网络化体格检查教学模拟人、多媒体人体针灸穴交互数字平台等400多台套实训设备。

二、配优师资,保障教学。拥有一支优秀的专家教学团队,分别来自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市人民医院和市中医院,为基地提供各项技术支持和教学保障。通过“标准化、规范化、实务化”的专业技能培训和考核评价,全面提高基层卫生人员的医学理论水平和临床实践技能,达到了理论知识巩固、临床操作规范、全科素养加强、服务能力提升的效果。

三、信息支撑,高效教学模式。基地配有心电图模拟系统等100多台套数字化、高智能的医学教学系统,可以模拟真实的病例,学员进行情景模拟实践,大大提高了实训效果。建设多媒体录播教室,可实时远程培训和教学双向互动,同时通过远程教育系统,可以对学员进行异地远程授课和联机考核操作。建有数字资源库,现有数字资源总量5000G,包括优质课堂实录、教师优质课件、医疗专业教学视频和数字图书,供教师网络备课和学员自学。

四、严格考核,保证效果。基地对培训学员实行全封闭管理,严肃学习纪律,严格各项制度,确保了培训效果。开设心电图、护理技术、护理管理、中医适宜技术、内、儿科、外科、妇产科、公共卫生专业和乡村医生进修培训班等9个专业,已举办各类培训班21个、142期,累计培训3738人次。同时,基地还承担部分地区县乡村卫生人才(临床医生)能力提升省级培训任务。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