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医改动态(第231期)
发布日期:2021-10-11

江 苏 医 改 动 态  

第231

江苏省深化医改暨省级综合医改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10月9日


目    录

● 我省推出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新举措

● 省政协副主席胡刚调研宿迁市中医院

● 扬州市委书记张宝娟调研基层卫生健康工作

● 全省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工作座谈会召开

● 镇江开展公立医院年度重点工作督导

● 淮安市淮安区多措并举激发卫生人才动能

我省推出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新举措

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面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和健康支撑体系,全省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保持在40张以上,护理型床位数占养老机构床位比例达到70%以上。

《意见》明确,一是优化养老服务的有效供给体系。到2025年,全省每个街道建成1所以上具备全托、日托、居家探访、医疗服务等功能的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每个县(市、区)建成1所以上护理院;所有农村敬老院达到二级以上养老机构标准,每个涉农县(市、区)建成3所以上标准化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每个涉农县(市、区)至少建成1所县级供养服务机构,满足失能(失智)特困人员专业照护需求。加强社区嵌入式、分布式、小型化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新建居住小区按照每百户20平方米以上的标准配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用房。将经济困难的高龄、空巢独居、失能(失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老年人纳入基本养老服务予以重点保障。探索设置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大力发展社区助餐助洁、助医助行、日间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医疗护理服务,将符合规定的相关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支持建设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床位和精神关爱服务点。探索建立普惠养老服务的建设标准、服务标准和价格标准,支持社会力量建设高品质养老设施。二是完善养老服务的支持政策体系。保障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有效供给,支持各类主体利用存量低效用地和商业服务用地等开展养老服务,鼓励利用商业、办公、工业、仓储、校舍存量房屋以及社区用房等改建养老设施,闲置公有房产要优先用于发展普惠养老服务,探索允许空置公租房免费提供给社会力量供其在社区开展养老服务。严格落实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和运营补贴,加强医养结合财政支持。依法逐步实现从业资格准入制度,探索从业人员信用追溯机制。深化产教融合,加强养老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健全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推进建立多层次技能评价方式,大力开展相关职业(工种)技能等级评价。鼓励各类创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对养老领域的投资,加大对养老企业的普惠性金融支持力度;支持保险机构开发相关责任险、养老机构运营相关保险及长期照护商业保险等产品。三是形成养老服务创新融合发展格局。到2025年,各设区市建成1所三级老年医院,人口超过50万的县(市、涉农区)建成1所以上二级老年医院,全省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比例达到85%以上,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建立完善医养协作和“双向转诊”机制,支持面向老年人的健康管理、预防干预、养生保健、健身休闲、文化旅游、特色农业等业态深度融合。促进中医药资源广泛服务老年人群体,鼓励中医药产业基础好的地区和企业发展康养服务。发展老年体育,打造一批老年健身活动和赛事品牌。依托省内有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的地区建设省级示范康养小镇,打造康养产业集聚高地。创新发展健康咨询、紧急救护、慢性病管理、生活照护、物品代购等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支持各类院校、机构、社会组织等主体举办老年大学、老年开放大学、网上老年大学;到2025年,实现县级行政区域老年大学全覆盖。

省政协副主席胡刚调研宿迁市中医院

近日,省政协副主席、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胡刚调研宿迁市中医院。宿迁市政协副主席华志明等陪同调研。

胡刚首先听取宿迁市中医院基本情况、附属医院建设、省市共建等工作的汇报,对宿迁市中医院近年来的发展、体制回归给予充分肯定。随后,胡刚实地参观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胡刚指出,宿迁市中医院自2016年建成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以来,医教研工作发展迅速,特别是教学方面,师资队伍完善,教学设施设备齐全,基本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医学教育离不开实践技能的培训,他祝愿宿迁市中医药医院今后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中医医学人才。调研期间,胡刚还与正在参加“中医特色项目技能训练”的南京中医药大学实习生们亲切交流,并提出殷切希望。

扬州市委书记张宝娟调研基层卫生健康工作

日前,扬州市委书记张宝娟调研主城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张宝娟先后到生态科技新城杭集镇新生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广陵区东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邗江区邗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发区分中心和景区分中心、市卫生监督所、市急救中心等地,实地查看设施建设、疾病诊疗、人员配备和日常工作等情况。

在座谈会上,张宝娟听取市相关部门和主城区相关区(功能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汇报。张宝娟指出,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提高站位,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充分认识到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坚持系统思维、问题导向,针对此次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着力堵漏洞、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织密织牢公共卫生安全防护网络。她强调,要坚持平战结合,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应对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明确功能定位,加强市、区统筹,分级分类推进区级医院、乡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坚持规划引领、合理布局,细化实施方案,清单化、项目化推进,争取3—5全面提升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突出应急管理体系构建、信息化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等重点,强化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监督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强化协同联动、运转高效,完善市、区和部门协作机制,做到平时状态下事权清晰、职责明确,战时统一指挥、优化整合、集中调配;进一步推动医疗卫生资源和力量下沉,强化医疗和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和专业能力建设,稳定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加快构建起更加强大的基层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扬州市领导韩骅、张耀武、潘学元、余珽,市政府党组成员、广陵区委书记韦峰等参加相关活动。

全省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工作座谈会召开

近日,全省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工作座谈会召开。省医保局、各设区市医保局分管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要提高政治站位,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准确研判医保基金监管新形势,聚焦重点难点,切实保障目标任务落地见效。会议强调,必须对标对表,压实责任,全面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一是继续扎实开展打击“三假”专项检查,进一步核查,绝不手软,严厉打击,及时曝光。二是积极稳妥开展三级医疗机构飞行检查,有序组织实施,严格对照清单内容高质量完成检查。三是持续推动基金监管专项治理取得成效,查漏补缺,不断提升专项治理水平。四是按时报送基金监管方面要情,对照要情报送的标准梳理各地案件情况。五是做好常态化基金监管宣传工作,营造不敢为、不愿为、不能为的工作氛围。

会议观看第八次国务院大督查关于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辛义乡卫生院涉嫌欺诈骗保相关视频,传达全国医保基金监管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通报全省1—8月基金监管专项治理工作情况,并听取省打击“三假”明查暗访检查组的检查情况汇报。

镇江开展公立医院年度重点工作督导

近日,镇江市公立医院管理办公室围绕绩效考核、经济运行、医联体建设、中医药发展和疫苗接种等内容,对市区八所公立医院开展中期督导。督导工作由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副书记、市医疗集团理事长章昆明带队,市医疗集团分管领导,市卫生健康委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参加。督导工作组分设高质量发展组、医疗质量组、经济运行组、中医发展组和医联体建设组。各工作组分别对照重点工作任务清单,通过面对面讨论、查阅台账、调取资料、抽查指标和核验数据等方式,全面了解各医院今年以来经济运行情况、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指标整改情况、2021年度绩效考核重点指标落实进展情况、贯彻落实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医联体建设、中央公立医院改革补助资金、政府采购管理重点事项自查自纠和医院全员疫苗接种等情况,并现场给出合理化建议和指导意见。

该市提出,各公立医院要善于抓重点工作、抓关键环节,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尤其要注重三个方面:一是狠抓人才建设。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公立医院综合实力提升,需要高层次人才作为支撑。医院要切实增强对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意识,通过持续加大招才引才力度,从根本上促进医疗技术水平发展。二是力抓专科建设。专科能力是医院的硬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没有强大的专科,就不会有强大的医院。各医院要在专科建设上久久为功,推动全市医疗卫生核心实力再上新台阶。三是善抓运营管理。在政府投入不足、医保政策制约和区域受限的现实背景下,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务必要通过控制医院成本和优化医疗收入结构,增加医院的有效产出来获得。要切实用好全成本管理和绩效管理这两个工具,强化全面预算管理和业务流程管理,实现公立医院运行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

淮安市淮安区多措并举激发卫生人才动能

一、拓展招引渠道。实施紧缺人才引进计划,坚持急需、紧缺和高层次、高素质原则,引进高层次医学人才。近年来,引进硕士、博士等高端人才30余名;面向社会公开招录临床、影像、公共卫生、中医、检验、麻醉等紧缺专业技术人员,公开招录事业编制人员136名。积极做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工作,近两年共签订50名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

二、强化品牌培塑。大力实施“三名工程”,深入开展“名医名科名院”建设,拟用5年的时间培育一批区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和重点学科,充分发挥带动效应,不断提高全区医疗技术服务整体水平。计划到2025年,培育区级名医40—50名、基层名医10—20名;区级名科10—20个、基层名科5—10个;区级名院2—3所、基层名院3—5所,基本形成人才梯队合理、重点学科突出、医院品牌鲜明的良好局面。

三、激活内生动力。积极落实“两个允许”,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公平与效率并重,激励与制约相结合,制定出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重点人员考核激励补充办法》,进一步提高基层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作出重要贡献的医务人员,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绩效分配制度。同时,坚持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充分发挥经济利益和社会荣誉双重激励作用。

四、优化人才环境。做优人才发展环境,积极支持鼓励基层医务人员到省、市、区级医疗卫生单位进修学习,不断提高临床实践能力;积极争取与三级医疗机构建立协作关系和医疗技术帮扶制度,定期邀请专家开展疑难杂症会诊和技术巡回指导等活动;重视优秀卫生人才的选拔使用,对德才兼备、业绩突出的骨干人才,适时选配到重要岗位进行培养锻炼;全面落实职称评审向优秀人才、基层一线人才、高层次人才倾斜的政策规定,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