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无锡市中医医院援鄂医疗队员采用中医方案配合治疗
l 无锡市第二中医医院“疫”线纪实: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疫情防控从“治未病”开始!
l 无锡惠山区中药小香囊 贴身战“疫”网红小卫士
l 扬州市细化三项举措彰显中医药的医疗救治价值
l 泰州市中医专家组集体把脉新冠肺炎患者的中医药治疗方案
l 泰州市中医药积极参与新冠肺炎防治救助
无锡市中医医院援鄂医疗队员采用中医方案配合治疗
经历了2020年的第一场大雪,无锡市中医医院援鄂医疗队员抵达武汉已有一个礼拜了,随着工作逐步深入,除了完成常规的查房、护理,作为中医人,他们开始尝试探索用中医技术来配合这里患者的治疗,发扬祖国医学的优势,减轻病症,为重症患者带来福音。队员们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对中医治疗方案进行讨论,最后达成了一致意见——利用穴位按摩和八段锦来帮助患者调整气血,畅达气机。2月16日,再一次进入病房的队员们将这一方法带到了患者身边,帮生命体征相对平稳的患者进行了穴位按摩,一边按摩一边还耐心地给他们讲解着如何取穴和按摩手法,告诉他们在病情允许的条件下也可自行按摩。除了穴位按摩以外,对于长期在病房内的患者而言,适当增加活动不仅可以活动筋骨还可以防止长时间卧床增加下肢静脉血栓的风险,队员们根据患者不同情况提出了分层次的对策意见。对于年老体弱不便下床的重症患者,帮助并指导其进行下肢踝泵运动;对于重症需要尽快康复的患者,患者们一起学起了中医的传统功法——八段锦。这一系类举措取得了患者们的一致好评。(无锡市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局))
无锡市第二中医医院“疫”线纪实: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疫情防控从“治未病”开始!
疫情期间,无锡市第二中医医院组织中药房向周边社区街道、环卫所等防疫一线工作人员免费提供玉屏风汤剂,总计发放7500包。为保障从年前一直战“疫”至今的一线工作人员的健康,院工会牵头,向医院发热门诊、急诊科、肺病科及体温监测小组志愿者等重点防疫岗位持续免费提供玉屏风茶饮。
为进一步做好中医药防控工作,该院组织医院中医师根据中医“芳香辟秽”原理用苏叶、佩兰、沉香等多味中药制成中药熏药、香囊。一方面用于医院重点诊室、候诊区,另一方面在门诊供应,以供广大市民及时获取。该院将这些带进了滨湖区发热隔离病房。淡淡中药香,沁人心脾,护佑健康。比起中药熏药,香囊更适合随身携带。散发的中草药香味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可以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生长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对身边小范围进行一个“净化”,从而达到预防保健的目的。随着企业复工复产,人流明显增加。近几日,该院治未病中心的防流感中药熏药和辟瘟香囊受到了不少企业的青睐。一箱箱熏药、香囊有序寄出,为复工的广大市民再添一道防控屏障。(无锡市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局))
无锡惠山区中药小香囊 贴身战“疫”网红小卫士
日前,在惠山区新冠肺炎防控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由惠山区中医医院制作的中药小香囊受到了大家的广泛欢迎。这个由中医药界“大咖”推荐、6味中药组成的小小香囊“化身”战“疫”小卫士走入“疫”线工作人员的生活。
惠山区中医医院治未病科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砂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无锡市惠山区推广工作站,在疫情防治上积极发挥中医优势,组织人员集体攻关,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推荐的《理瀹骈文》中“辟瘟囊”配方,赶制1500多个小香囊。首批小香囊第一时间发放到发热门诊、隔离医学观察点和参与一线防控工作的交警、民警、社区工作人员手中,大家都很欢迎这个小香囊,现在不仅是贴身小卫士了,还成了小网红!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外表颜色鲜亮、散发出怡人气味的小香囊颇受孩子们欢迎;在执行战“疫”防控的交警队、派出所等多个地方也经常见到,民警们不仅悬挂于办公室中,还把这些香囊挂在警车、摩托车上。民警们常常以办公室为家、以车为家,有了这个小香囊,不仅净化工作环境,还可以提神醒脑。(无锡市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局))
扬州市细化三项举措彰显中医药的医疗救治价值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扬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要坚持中西医结合”的指示精神,迅速吹响中医药防治“集结号”,全程参与中医防控疫情工作,推动医疗救治取得实效。2月14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官方权威媒体《中国中医药网》《中国中医药报》先后以“江苏扬州:多措并举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题宣传报道我市中医药参与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的做法和成效。
扬州市还及时细化了三项举措,彰显中医药的医疗救治价值。一是明确中医师进驻病房“全覆盖”。针对全市定点医院都在县级人民医院和传染病院的中医药力量相对不足的问题,市及各县(市、区)统筹选拔定点收治医院梯队中医人员,各派出单位和定点医院做好中医梯队人员进岗前的培训和个人防护指导,全市第二、三梯队共12名中医进入6个定点收治医院隔离病房,将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在收治病人的治疗、保健、康复和健康咨询的全过程。截至目前,扬州市确诊患者23例,中药全程参与治疗23例,共使用312剂中药,平均每位患者使用14剂,症状改善率达100%,已治愈出院11人。二是增强中医药社会防控影响力。各中医医院开通线上发热门诊,全市各级中医医疗机构、综合专科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科先后推出中药香囊、中药茶饮、扶正抗感颗粒等,或赠送分发给防控新冠肺炎一线的医务、警务和镇村联防联控工作人员,或开设疫情中医药服务快递服务,主动送药送服务上门。截至目前,全市为抗疫一线提供中药扶正颗粒18706袋、中药预防茶饮15912袋,中药辟秽香囊27602只,开出中药汤剂19528付,服务受益49677人次。三是打好中医药医疗救治“宣传牌”。在全省率先开展中医药防治宣传工作,组织中医专家制定疫情防控中医药防治方案,健康扬州微信公众号向全社会发布研究制定《扬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中医药防治建议》,提出了个人防护 “六要”、“六不要”的原则。各县(市、区)针对居家隔离的人员尤其是发热患者,加强中医药防治的宣传引导,全市先后组织299名中医药人员走进社区,开展中医药抗疫服务宣传活动6650次,受益群众100659人次。
截至2月18日,全市中医类医院先后选出50名中医人,分别奔走湖北武汉、黄石等抗疫前线。坚持中西医结合,第一时间给予收治轻、重症患者中药、耳压、刮痧及八段锦、太极拳等全程中医药治疗和护理,得到患者广泛欢迎。(扬州市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局))
泰州市中医专家组集体把脉新冠肺炎患者的中医药治疗方案
2 月19日下午,泰州市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局)召开第三次医疗救治中医专家组专题会议,集体研讨市人民医院等5家单位提交的9个病例,把脉泰州地区新冠肺炎患者的中医药治疗方案。中医专家组专题会议由市卫健委副调研员、市医疗救治中医专家组组长王彬主持,市卫健委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刘宏鸣、市卫健委副主任邵骅简要介绍了前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治情况,要求中医专家组要进一步完善中西医结合救治体制机制,深度参与对确诊和疑似病人的临床治疗。专家组成员认真学习讨论了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 》,特别就中医药治疗增加更新的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
在前期两次中医专项会诊的基础上,此次专家组针对目前阶段中医治疗确诊病人的总体情况进行交流。重点讨论了泰州市人民医院、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泰兴市人民医院等5家单位提供的6例出院病例、3例住院病例,其中疑难病例1例。根据病人的“四诊”信息、CT影像学资料,结合泰州当地病人发病的实际情况,专家组充分研讨、辨证论治,逐个形成中医治疗的指导性意见。专家组还重点讨论了1例由县级医院转入市定点收治医院的病例。该病人年龄较大(77岁),反复低热,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前期使用中药治疗但效果不显。专家组围绕病人病因、病性、病位以及个人体质特征等进行了充分讨论,最后形成了扶正健脾、宣肺化痰、化湿祛毒的治疗方案。会上,还根据国家和省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结合泰州地域、气候特点和前期的临床实践,讨论形成《泰州市中医药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提高辨证施治精准度。(泰州市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局))
泰州市中医药积极参与新冠肺炎防治救助
无论是古代的伤寒病、温病,还是当代的非典等流行性疾病,中医药在防控疫情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泰州市中医药也积极参与到新冠肺炎防治救助疫情之中。
姜堰中医院组织中医、临床、药学、感染管理等专业人员对收集到的各地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中药方剂进行研究分析,对预防用中药方剂的组成进行筛选。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人群普遍易感性及正虚邪实、寒热错杂的特点结合其湿毒疫的本质,研制出五味黄金饮供群众服用。五味黄金饮处方由黄芪、金银花、桔梗、陈皮、干姜等五味中药组成,旨在扶正固表、化浊解毒,用以增强人体免疫达到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作用。 五味黄金饮陆续给予我院全体临床及服务窗口一线工作人员、住院病人及部分门诊病人、姜堰武警官兵、姜堰社区及一线防疫工作人员等免费服用,收到社会广泛欢迎。靖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是泰州市发热门诊首诊隔离点,设置27个隔离单元,配备18名医务人员。目前首诊隔离病区已开放一周,多名病人入院时呼吸道症状明显,靖江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会同泰州市中医专家根据患者的症状、舌苔、脉象、饮食、睡眠等情况,辨证施治,予以中药汤剂“肺炎1号方”加减。多数患者服用汤剂3至5天后,呼吸道症状较前明显好转。(泰州市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