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医改动态(第155期)
发布日期:2019-06-03 17:06:11 浏览次数:

 江 苏 医 改 动 态  

第155

江苏省深化医改暨省级综合医改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9年6月3日


目    录

● 南京创新推动社会办医高质量发展

● 扬州“三医”联动打通社会办医之路

● 徐州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支持社会办医

● 昆山以四个“新提升”助推基层高质量发展

● 启东推出高质量建设健康启东新举措

编者按: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医疗服务,是深化医改、提升全民健康素质的必然要求。近几年来,深化医改取得重大进展和明显成效,健康服务业政策环境明显改善,社会办医加快发展。南京、扬州、徐州等地将鼓励社会办医纳入深化医改总体部署,努力消除社会办医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释放社会办医潜力活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促进了社会力量踊跃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现编发3市推动社会办医工作的主要做法,供各单位学习借鉴。希望各地、各有关部门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意见》(国办发〔2017〕44号),不断完善各项政策措施,着力破除社会办医的“玻璃门”“弹簧门”“卷帘门”“旋转门”,逐步形成公立与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有序竞争新格局,更大力度激发市场活力,更大力度释放服务消费潜力,更大力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

南京创新推动社会办医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南京市不断完善政策保障,加大医疗服务领域开放力度,建中心树高地,优化服务供给,强化监督管理,推动全市社会办医高质量发展。目前,该市社会办医疗机构1453家,占全市卫生机构总数的51.87%、床位数占21.08%,门诊量、出院量均得到较快增长。

一、着眼顶层设计,强化政策保障。市委、市政府连续多年出台系列文件,强化政策保障。去年底市委深改组专题审议通过《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实施意见》,从引导社会办医疗机构合理设置、优化审批流程、保障合理用地需求、加强财政资金支持、落实税费与医保付费政策、规范服务价格、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资本举办高水平医疗机构、优化用人环境、拓宽金融支持渠道、加强执业监管等诸多方面进一步完善一揽子政策。同时,严格控制公立医院扩张,将社会办医疗机构纳入全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积极鼓励并优先安排社会资本在城市新区及资源薄弱区设置医疗机构。将“十三五”期间全市新增床位数的50.6%规划给社会办医。加大财政奖扶力度。对新建社会办二级及以上精神、儿童、传染病专科医院,以及三级综合医院(中医医院)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床位,按照每床5万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社会办医疗机构新建或新取得的省级、国家级重点专科,每学科分别给予50 万元、100 万元的奖励。新建或新取得二级乙等和二级甲等资质的,分别一次性给予400 万元和600 万元的奖励;新取得三级乙等和三级甲等资质的,分别一次性给予800万元和1000 万元的奖励。2017年以来,南京江北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明基医院等3家社会办医院先后获得市财政一次性奖励,共计2600万元。社会办医院承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对口支援、大型活动保障等政府指令性任务,包括医联体内的对口帮扶,政府都以购买服务的方式予以补偿。

二、优化良好环境,推进省级试点。积极申报并获批全省首批社会办医试点城市,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努力推动先行先试。支持公立与社会办医疗机构合作,实现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等结果互认和消毒供应中心等资源共享。支持社会办医疗机构参与“医联体”等协作平台建设。允许公立医院以品牌、技术等资源参与社会资本办医。不限制社会办医疗机构的经营性质。对举办康复、儿童、护理院等紧缺医疗机构,简化并优先按规定办理立项、开办、执业资格、医保定点等审批手续。社会办医疗机构与公立医院实施同等待遇。支持医师到社会办医疗机构多点执业,医务人员参加职称评审一视同仁。社会办医疗机构与市属医院同等参与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与科研基金管理,同等设立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同样享受民政部门的相关补助。明确社会办医疗机构遵循自愿的原则,可以执行公立医疗机构的药品价格和相应等级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政策,医保按公立医疗机构同等政策结算医药费用。20家二级及以上社会办医院自愿参加。

三、建中心树高地,引领产业发展。南京市把发展高端医疗产业作为带动提升省会城市功能和中心城市首位度的重点工作。市委、市政府提出把江北新区国际健康城打造成为“三中心一高地”,即前沿医疗服务中心、国际专科服务中心、综合健康服务中心和精准医疗创新和服务高地,实现以高端医疗产业发展引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这项工作已列入省委省政府支持南京首位度发展意见。坚持市场化思维,全力打造一个开放的平台,在全球范围内集聚最高端要素,搭建最高端平台,提供最高端服务。目前,健康城内已集聚中瑞国际肿瘤中心、中美国际口腔中心、剑桥大学—南京科创中心、南丁格尔护理学院等一批国际顶尖医疗服务和教育机构,鼓楼医院江北国际医院已正式开诊。将进一步大力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新型医疗机构以及创新药物、创新技术研发应用,全力在营造适合前沿医疗、精准医疗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方面率先突破。

四、加强监督管理,规范市场秩序。一是严格行业监管。强化双随机监管,严查违法违规行为。健全退出机制,对情形严重的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出台《医师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试行)》,建立医师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电子档案,与医师执业注册管理系统和医师定期考核系统、诚信系统实现实时对接。记分情况与医疗机构校验、评审等直接挂钩,对行为情节严重的医疗机构和相关人员,依法纳入社会信用体系。二是建立第三方调查机制。将社会办医院纳入全市统一的患者满意度第三方调查,及时通报情况,推动医疗服务改善。三是推进行业自律。成立社会医疗机构协会,强化自我组织、自我管理,充分发挥协会在提升行业自律和维护社会办医疗机构合法权益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扬州“三医”联动打通社会办医之路

近年来,扬州市通过政策支持、合理规划、简政放权共享,有效激发医疗领域社会投资活力,推动全市社会办医疗机构迅速发展。

一、放宽市场准入,科学规划促发展。该市先后出台《“打造健康中国的扬州样本”行动计划》《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等 4 份文件,优化社会办医环境,构建多元化办医格局。重点做到“三对一消 ”:即对设置个体诊所等基层医疗机构不受规划布局和数量限制,对设置中医诊所和养老机构内设诊所、医务室等实行备案制度,对社会资本投资举办医疗机构实行设置审批和执业登记实现“两证合一 ”,取消医疗机构执业许可所需的验资证明。同时进行合理规划,在主城区西北部分区、南部分区、东部分区留有发展二级医院的空间,鼓励社会资本兴办专科特色明显的专科医院,弥补医疗资源、服务内容、服务能力欠缺领域。全市共有民营医疗机构 502家,占全市医疗机构总数的 27.6% 。

二、强化政策保障,互补定位促发展。 在明确公立医院保基本职能的同时,对民营医疗机构进行科学定位,推动互补发展。一是享受同等待遇,在医院经营发展上,民营医疗机构在人员聘用、专业职务晋升、医疗服务价格、定点医疗保险等方面与公立医院一视同仁;在医保定点方面,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享受申报医保定点同等待遇,执行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政策,规范各类医疗收费票据,细化不同性质医疗机构收费和票据使用与医保基金的结算办法;在设备购置上,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购置乙类大型设备,并优先上报审批。二是落实医师按区域注册制度。在各县市区推行医师按区域注册,放宽对医师在区域内流动的限制;引导公立医院专家、教授利用业余时间到社会办医疗机构中执业;医务人员在学术地位、职称晋升、职业技能鉴定、专业技能培训等方面不因多机构执业受影响。三是加入急救网络建设体系,将扬州东方医院、扬州友好医院等民营医院纳入全市16个城乡医疗急救点之中,负责市区范围内医疗急救与转运任务,承担市区以外较大医疗急救与转运任务,扬州洪泉医院、南京鼓楼医院集团仪征医院纳入当地院前医疗救治网络医院,执行政府下达的指令性任务,并按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待遇获得政府补偿。

三、创新审批程序,简政放权促发展。一是深化医疗领域 “放管服 ”改革。推进“不见面 ”审批服务便民化改革,全面推行“证照分离”“首问负责制 ”和卫生健康审批事项 “预审代办制”,全面推进电子化注册管理改革,全市医疗机构、医师、护士全部纳入电子化注册管理,不断推广网上办理,落实 “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站式审批”。二是简化社会办医审批流程。提供医疗机构准入政策咨询服务,实行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设置审批与执业登记“两证合一 ”。争取到今年底,全市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占比将达22%以上。三是强化社会办医引导工作。研究出台《社会办医投资指引》,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康复、护理、精神、儿童等紧缺医疗资源,激发医疗领域投资活力。去年以来,全市社会资本新设二级专科医疗机构 5 家,医学检验实验室 2 家,体检中心 1 家。

徐州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支持社会办医

日前,徐州市卫生健康部门出台文件,下放门诊部部分权力事项和医师执业注册相关部分权力事项,主城区范围内原属市级上述两项审批权限下放至区卫生健康部门,旨在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建设,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今年4月,该市卫生健康部门将门诊部的医疗机构注册信息通过“医疗机构联网注册系统”移交至各区卫生健康部门,各区同步完成接收工作。5月中旬前,医疗机构执业登记交接完成后,通过“医师联网注册管理系统”完成医师注册管理集中移交,各区卫生健康部门同步完成医师注册信息的接收工作,5月底前完成全部变更手续。

昆山以四个“新提升”助推基层高质量发展

一、在夯实三级体系上实现新提升。以构建15分钟健康服务圈为目标,调整优化社区卫生服务网点布局,加快推进震川、青阳、亭林等一批中心(院区)设计建设以及一批社区站的新改扩建任务。以实施全国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为契机,全面对标国家功能标准、加快完善服务功能。

二、在补长能力短板上实现新提升。加快推进家庭医生实训基地建设,规范基地管理和运行,确保年内全面启用。与上海百强中心等先进单位进行结对,引进先进服务和发展理念。依托苏州社区学院,加快培养首席糖尿病专家等人才。加强省基层卫生骨干和首席医师管理,充分发挥骨干引领作用。

三、在创新服务发展上实现新提升。通过医院普通门诊与社区错位迁移、建设糖尿病高血压专病小区、培育特色科室等方式,推进基层首诊。完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管控机制,全面推进省级创新试点糖尿病筛查工作站建设。着力深化家庭医生服务,突出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完善家庭医生服务信息化建设,提供签约、随访、健康管理等服务。

四、在实施精细管理上实现新提升。加快推进建设集服务、质量、数据、绩效管控于一体的综合管理平台。进一步规范建立年度经济运行、人力资源和业务工作等三项评估制度。开展全市社区卫生服务资源调研活动,算清社区资源底账,为科学行政决策提供参考。

启东推出高质量建设健康启东新举措

一、高标准优化供给。要制订实施创名院、建名科、育名医“三名工程”,加快集聚优质资源,积极打造优质品牌,着力提高优质医疗资源供给能力。

二、高水平推进改革。要准确把握医改目标任务,在推进医疗集团紧密型建设、发挥龙头医院引领作用、全面提升基层医院服务能力上实现新突破;切实解决医务人员积极性问题、公立医院收支平衡问题、医疗信息互联共享问题等医改关键问题;全力推进医改重点工作,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药品耗材供应保障制度。

三、高起点做好预防。要强化重大疾病防控,关注重点人群健康,健全中医服务体系,努力为全市人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

四、高质量发展产业。要全力建设生命健康科技城,不断健全生命健康产业链,加快打造生命健康强磁场。

五、高品质营造环境。要进一步营造健康生态环境,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深化健康扶贫工作,着力打造绿色安全的健康环境。

 

关闭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