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医改动态(第153期)
发布日期:2019-05-10 14:51:14 浏览次数:

江 苏 医 改 动 态  

第153

江苏省深化医改暨省级综合医改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9年5月9日


目    录

 ●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王贺胜调研我省综合医改工作

● 全国社区医院建设试点工作启动会在我省召开

● 省卫生健康委召开短缺药品部门会商联动机制会议

● 南京召开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

● 盐城着力推进基层卫生工作高质量发展

● 南医大二附院三项举措推进医联体建设

●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网上诊疗取得明显成效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王贺胜调研我省综合医改工作

4月25—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王贺胜率调研组来我省调研综合医改工作,召开综合医改工作座谈会,实地调研南京市江宁区东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南京市江宁医院。副省长陈星莺出席座谈会并介绍我省深化医改有关情况,省政府副秘书长主持座谈会并参加有关活动,省卫生健康委主任谭颖向调研组汇报综合医改工作进展情况并陪同实地调研。

王贺胜指出,江苏作为国家首批综合医改试点省,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医改工作,把医改工作放到健康江苏建设大局中统筹谋划,紧紧围绕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五项制度建设和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探索创新、先行先试,在医改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

王贺胜强调,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聚焦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和加强医院管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助推健康中国建设。一是大力推动体制机制改革,缓解群众看病贵问题。完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扩大医疗保障效应,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二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三是以加强医院管理为重点,推进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加强全行业、全流程、综合协同监管。下一步,关键是要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要建立健全更加有力的组织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医改监测和督促检查,做好医改经验推广和宣传引导,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司局负责同志,省医改办、编办、发展改革委、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卫生健康委、医保局、药监局负责同志,南京市、连云港市、仪征市政府负责同志,苏北人民医院、涟水县人民医院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座谈会。

全国社区医院建设试点工作启动会在我省召开

4月25日,全国社区医院建设试点工作启动会在南京召开。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王贺胜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司司长聂春雷主持会议,副巡视员刘利群介绍社区医院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江苏省卫生健康委主任谭颖出席会议并致辞。

王贺胜指出,社区医院建设是新时期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关键环节,是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有力抓手。要解放思想,凝聚共识,坚决抓好抓实社区医院建设试点工作。同时也要认识到,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可能立竿见影,需要一个持续的建设和提升过程。他强调,社区医院建设要坚持问题和目标双导向,以提供公平可及和优质高效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采取务实管用的举措,逐一破解基层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王贺胜强调,社区医院建设的重点是解决基层“接得住”的问题。各地要因地制宜,健全临床、医技等科室设置,合理设置住院床位,不断提高门诊常见病、多发病诊治能力,有条件的可以提供手术服务。在发展模式方面,中心城区和城乡接合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发展重点应有所区别。在科室设置方面,综合考虑健康需求有针对性的设置科室,和医院、其他医疗机构错位发展。他强调,社区医院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要把握好节奏,成熟一个发展一个。要防治并重,坚持基层机构的功能定位。社区医院防治结合的功能定位保持不变,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继续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服务等任务,做好居民的“健康守门人”。要巩固完善基层运行新机制,为试点工作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谭颖介绍,从2017年开始,江苏在农村推进区域性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全省共规划建设农村区域中心200家;在城市社区和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部署开展社区医院试点建设工作,确定首批67家社区医院试点单位,已建成26个社区医院;出台包括“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一类财政保障责任、参照公益二类标准实施绩效管理”等多条突破性政策,系统性解决基层卫生人才不稳定不平衡问题。2018年,全省基层医疗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的比例达59.16%,实现90%的患者看病不出县目标。她表示,下一步,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将加大力度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开展社区医院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在总结我省前期社区医院建设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更加全面、深入地推进社区医院试点建设工作,力争为国家试点工作贡献更多的实践经验。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少冬、南京市雨花台区区长张连春等作会议交流发言,与会代表参观南京市雨花台区铁心桥社区医院和栖霞区西岗社区医院。

省卫生健康委召开短缺药品部门会商联动机制会议

4月26日,省卫生健康委召开2019年第一次省短缺药品部门会商联动机制会议。会议总结交流过去一年我省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工作进展情况,研究分析今年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进一步完善省部门会商联动机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兰青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强调,要继续聚焦群众基本用药需求,不断加强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建设,多措并举解决临床药品短缺问题。一是调整完善部门会商联动机制。在新一轮机构改革大背景下,及时调整会商联动机制组成人员,明确任务分工。定期召开部门会商会议,通报短缺情况,联动解决药品短缺问题。二是做细做实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坚持短缺药品监测预警“每月零报告”制度和分类应对措施;延续短缺药品省级储备政策;加强药品价格及采购配送使用全过程监管。三是创新探索短缺药品供应保障举措。推动建立药品生产流通使用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打通供需信息障碍,为医疗机构提前作出预警、研判和应对,规避药品短缺风险提供依据;发挥我省医药大省优势,试点开展小品种药(短缺药)集中生产基地建设,结合《省级短缺药品清单》,梳理出有生产资格和条件的省内企业,针对性制定鼓励政策,引导恢复扩大生产,最大限度满足临床用药需求。

省工信厅、财政厅、商务厅、国资委、市场监管局、药监局、医保局等省短缺药品会商联动机制成员单位相关业务处室负责同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南京召开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

日前,南京市卫生健康委召开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会议指出,要深入学习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理解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着力解决医院外部治理的有效性和内部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问题。同时,要从宏观、政府层面及时提出需求和建议。

会议强调,各试点医院特别是班子成员要高度重视,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要成立工作小组及办公室,指定熟悉情况的同志专门负责,组织开展多层次的学习和系统化的管理;要与现有工作相结合,广泛听取专家意见,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会上,南京鼓楼医院负责人介绍试点工作进展情况,市第一医院、市中医院、高淳人民医院等围绕试点工作面临困难及问题建议进行座谈交流。

盐城着力推进基层卫生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率先追求,努力走在前列。一是加快示范创建步伐。落市政府提出“建成6个以上省示范乡镇卫生院、60个以上省示范村卫生室”要求,加强培育指导,在近几年累计建成省级示范乡镇卫生院85个、示范村卫生室485个基础上,年内再建一批省示范,进一步提高覆盖率。二是推进基层卫生十强县建设。在东台市、射阳县进入“全省基层卫生十强县”行列基础上,推动盐都区、大丰区年内力争实现全省“十强县”目标,努力使全市基层卫生“十强县”总数走在全省前列。三是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水平。继续加强项目业务培训和基础管理,提升服务质量,以较好成绩通过国家抽查和省级考核。四是推动基层基础设施提档升级。高标准实施东台市时堰中心卫生院、大丰区丰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草堰卫生院、刘庄卫生院、盐都区潘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一批基层机构异地新建工程,原地新建大丰大桥中心卫生院、盐都大冈中心卫生院、建湖沿河卫生院、亭湖南洋中心卫生院等一批病房楼、门诊楼、公共卫生楼,放宽准入,鼓励各地加大投入,增添CT、彩超、DR等一批医疗设备,更好地改善基层群众看病就医条件。

二、坚持转型发展,优化资源配置。一是开展区域性基层医疗卫生中心建设。在中心乡镇建设农村区域性基层医疗卫生中心,参照二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标准启动建设,重点完善一、二级诊疗科目科室设置,补齐慢病、康复、急诊、儿科、普外科等短板,有效承担分流县级医院常见病诊疗压力,力争通过5年时间全市建成20个左右区域性基层医疗卫生中心,年内计划建成4-5个。二是推进社区医院建设。推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型社区医院,建成盐都盐龙社区医院、亭湖新洋社区医院,并通过省考核验收、命名挂牌。三是优化村卫生室建设。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改善苏北农民住房条件为契机,将村卫生室建设纳入乡村建设总体建设规划,按照居民生活圈和服务需求,高标准同步规划建设农村集中居住点村卫生室。四是推进实训基地建设。推动东台市人民医院、安丰中心卫生院和盐都区楼王中心卫生院建成省首批示范实训基地,其他各县(市、区)建成一所县级实践技能培训基地,组织基层卫技人员技能培训,提升业务水平。

三、坚持服务创优,树立良好形象。一是扎实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组织全市137个乡镇卫生院和2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照服务能力基本标准、推荐标准,对标找差,补齐短板,15%左右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推荐标准。二是切实加强基层特色科室建设。推动基层康复、呼吸、内分泌、心血管等特色科室建设,推进省扶持的26个省基层特色科室试点单位加快建设步伐,争取用2—3年时间建成达效。三是务实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巩固拓展大丰等先进地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成果,做实重点人群签约服务。指导全市8个省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创新试点单位,围绕点单式签约、基层首诊式签约、“互联网+医疗健康”等探索服务模式创新,年内“点单式”签约人数达本单位重点人群签约人数的10%。四是加快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推广东台经验,制定方案,推进基层卫生信息化“五大中心”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四、坚持机制创新,增强发展活力。一是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加强基层卫生政策督导,推动政策落地生根。适当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总量调控水平。进一步扩大内部分配自主权,根据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考核发放奖励性绩效。落实全市450名省级基层卫生人才补助政策,留住基层业务骨干。二是推动基层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进一步调整和增补体现基层特点的巡诊、家庭病床、健康管理等服务价格,鼓励实行同一病种同一定价,按照医生技术等级增设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一般诊疗费项目,合理体现基层医务卫生人员劳务价值。三是引导各地探索创新。培育先进典型、打造盐城特色,适时召开全市现场会,典型引路,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努力推动基层卫生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

南医大二附院三项举措推进医联体建设

近年来,南医大二附院坚持“联合、共享、创新、发展”的理念,密切加强与周边社区与基层医疗机构的联系,通过建立感控联盟、药学联盟、影像联盟、护理联盟等多种模式,扎实推进医联体建设。

一、以院感防控为抓手探索医联体建设。去年11月,该院创新成立“南医大二附院感控联盟”,包括3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基层医疗机构,充分发挥城大医院显著优势,弥补基层医疗机构院感防控体系建设的“短板”。该院先后多次派出感控专家,通过多种形式,把先进的感控理念与技术传授给基层卫生人员。今年4月,该院联合南京市鼓楼区卫生健康局共同举办“南医大二附院感控联盟首届成员单位院感骨干培训班”,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8名院感骨干在该院进行为期4个月的现场培训学习,大力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院感防控意识与技术水平。

二、以专科联盟为重点推动医联体建设。该院注重总结感控联盟经验,又陆续成立药学联盟等多个专科联盟,通过培训学习、现场指导、远程帮扶等举措,将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药学联盟为基层药学人员提供培训和指导,并且为患者提供用药咨询,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水平。影像联盟通过信息化手段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远程心电图、CT和磁共振诊断支持,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目标,目前已惠及扬中、安徽来安以及周边多个社区百姓。护理联盟充分发挥三级综合医院的龙头示范作用,通过护理优质资源管理、技术和服务下沉,搭建护理综合服务帮扶平台,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护理个性化服务能力。

三、以紧密型为方向深化医联体改革。积极探索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模式,加大与社区基层医疗机构的联系,通过组建专家团队定期到社区坐诊、查房、培训,派出医疗小分队在社区内开展巡回义诊活动,与家庭医生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为医联体内转诊患者开放绿色通道等形式,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编织一张百姓健康的“兜底网”。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网上诊疗取得明显成效

今年1月,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与京东合作,该院37个重点临床科室进驻京东互联网医院,242名主治医生在网上开展诊疗服务,居民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完成全流程医疗健康服务。京东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宿迁“互联网医院”在线接诊问诊数量近6千次,绑定医保卡近3千人,缴费1万余人次,为超过5千户家庭配送近3万盒药品,在线问诊用户以每月36.7%的速度增长,患者满意度98.72%。

宿迁“互联网医院”在网上开展部分经过医疗机构确诊的常见病、慢性病的复诊服务,让医院更合理地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努力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的目标。下一步,该院将按照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依托省“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重点监管互联网医疗服务中的人员、处方、诊疗行为、信息安全和患者的隐私保护等内容,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