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医改动态(第124期)
发布日期:2018-04-18 17:45:19 浏览次数:

江 苏 医 改 动 态  

第124

江苏省深化医改暨省级综合医改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84月16日


目录

●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年规划

● 我省启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考核工作

● 淮安出台加快推进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意见

● 泰州多部门联动推进医养融合发展

● 盐城市盐都区积极推进远程医疗系统建设

● 南京鼓楼医院与阜宁县开展“院府合作”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年规划

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2018—2020)》。《规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全民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医疗卫生监管“五位一体”的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控制在28%左右;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整体水平位于全国前列,城乡居民健康主要指标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规划》明确,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级诊疗制度。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达到4张的,原则上不再扩大公立医院规模。严禁公立医院举债建设。落实儿童、精神、传染、康复、急救、护理、妇幼健康等医疗事业专项规划。60%以上的县(市)和涉农区建成独立建制的妇幼保健院。推动区域性医学检查、检验、会诊等中心建设和检验检查结果互认。重点建设好2-3所省级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设区市政府办好1所三级中医医院,县级政府办好1所二级以上独立建制的中医医院。将符合条件和标准的县(市)级医院转设为三级医院。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建有达到国家或省定标准的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国医堂)。推进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设社区医院(区域性基层医疗卫生中心)试点。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法人主体地位,采取“县管乡用”“乡管村用”等方式壮大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实施财政对基层核定任务、定额补助、绩效考核、动态调整的补助方式。三级公立医院、妇幼保健院全部参与医联体建设并发挥引领作用,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制度,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全覆盖。

《规划》提出,构建科学高效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政府在方向、政策、引导、规划、评价等方面的宏观管理,加大对医疗行为、医疗费用等方面监管力度,减少对医院人事编制、科室设定、岗位聘任、收入分配等的管理。建立和完善公立医院理事会、董事会、管委会等多种形式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把加强党的领导融入公立医院治理结构。逐步取消公立医院的行政级别。推进国有企业所属医院分离移交和改制试点,原则上政府举办的传染病院、精神病院、职业病防治院、妇幼保健院和妇产医院、儿童医院、中医医院(民族医院)等不进行改制。稳步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医院对选拔确定和引进的省“六个一”工程高层次人才和海外引进人才可以探索实行目标年薪制和协议薪酬。支持医师开展多点执业合理合规获取报酬,不纳入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积极推行“标准核定、备案管理、岗位设置、分类聘用”。建立以公益性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严禁设定科室、医务人员创收指标,有效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规划》要求,加快统一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目前实行“一制两档”的地区要用两年左右时间逐步过渡到同一筹资标准。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城镇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分别稳定在80%以上、75%左右。全面推行按病种付费为主,按人头、按床日、总额预付等多种付费方式相结合的复合型付费方式,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方式试点。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此外,《规划》强调,建设规范有序的现代药品供应保障、建立严格规范的综合监管制度和健全完善人才培养使用激励机制、加快发展社会办医、提升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运行质量、推进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加强医疗卫生国际交流合作工作。

我省启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考核工作

3月29日,全省2017年度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考核工作培训会在南京召开。省医改办副主任、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李少冬出席会议并讲话。

李少冬强调,各地、各单位务必高度重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考核工作,推动深化医改向纵深发展。一是讲政治,切实提高思想认识。调动各方力量、成立工作班子、明确专人负责,集中精力、集中力量开展效果评价考核和迎接复评工作。二是讲质量,严格执行方案要求。吃透精神,弄懂指标,强化佐证材料,掌握好标准、尺度、口径,把好考评质量关。三是讲纪律,严肃认真开展考评。确保提交的效果评价考核数据和材料真实可信、准确可靠,严禁弄虚作假。同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

会前,省医改办专门成立工作班子,明确了相关任务分工;会上,对2017年度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考核指标进行了解读和业务培训。此次以省级评价考核为主,分为各地自评、省级复评、材料审核、国家复评4个阶段;4月中旬前省完成对各地考核评价材料审核工作;4月中旬—5月上旬迎接国家复核评价组抽查复评工作。各设区市、县(市、区)医改办、省直属各医院分管负责同志等参加培训。

淮安出台加快推进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意见

近日,淮安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意见》。该市提出,到2020年,人人享有更高水平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医在淮安”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城乡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到2030年,人人享有高质量的健康服务和高水平的健康保障,“医在淮安”成为区域医疗卫生知名品牌,城乡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意见》明确,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医保制度整合,在实现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基金管理“六统一”的基础上,完善基本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办法,推进跨区域联网即时结算。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筹资稳定增长机制,逐年提高医保筹资和保障水平。到2020年,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和人均筹资水平不低于省定标准,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分别不低于80%和70%。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

《意见》提出,构建“以三级医院为龙头、县级医院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专科医院为特色、民营医院为补充”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家庭医生工作站”建设,优化城乡一体化“15分钟健康服务圈”。支持符合条件的县级医院转设为三级医院,支持符合条件的省重点中心镇中心卫生院转设为二级医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确保患者就医安全。持续改善医疗服务,增强患者就医“获得感”。深入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泰州多部门联动推进医养融合发展

日前,泰州市民政、卫生计生、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国土资源、规划等七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市养老机构实现卫生服务全覆盖,建立健全与“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深度融合养老服务体系”相适应的“覆盖城乡、规模适宜、功能合理”的医养结合服务网络,每年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一次健康管理服务,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开设老年人挂号、就医等绿色通道,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中医医院全部设立老年病科,80%的医养融合机构能够提供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50%的城市社区和20%的农村社区设立适合老年人的康复场所,全市建立1所以上安宁疗护中心或有安宁疗护功能的医疗机构,每个市(区)建有2所以上护理院或康复医院,护理型床位占养老床位的50%以上。通过这些具体措施的落实,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以及安宁疗护一体化的健康养老服务。

《方案》明确,签约家庭医生上门服务,优先满足重病失能老人需求。积极推行“1+N”签约服务包,由签约家庭医生团队为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提供基础服务包,建立健康档案,实行动态管理。优先满足家庭医生签约的低收入老人、高龄老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人及患有重病、失能及部分失能、行动不便的65岁以上老年人的居家健康管理、家庭病床上门服务需求。服务费用可通过医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第三方保险、居民自费和政府为困难老人购买服务等方式支付。

《方案》提出,发挥中医药在健康养老中的作用,坚持养老与养生相结合,将中医诊疗、中医治未病、中医药养老保健、中医药康复医疗融入健康养老全过程。二级以上的中医医疗机构至少应该与一家100张以上床位的养老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0%的村卫生室均开设中医家庭病床,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

盐城市盐都区积极推进远程医疗系统建设

盐城市盐都区积极打造线上“移动医疗服务”、线下“移动扫码支付”两个平台,通过技术支撑和医院内部HIS系统无缝衔接,实现线上、线下医疗服务一体化,旨在进一步推进远程医疗系统建设,提高卫生信息化建设水平。

该区线上“移动医疗服务平台”涵盖智能导诊、预约挂号、诊间支付、就医评价、检查检验单查询等,并且线上支付率先接入医保支付接口,方便患者线上使用社保卡。通过线上“移动医疗服务平台”,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增加了患者与医院的沟通渠道,支持体检套餐选择及住院诊疗支付,使医疗资源更加合理的利用。线下“移动扫码支付”是通过医院HIS系统的技术改造创新,在原有医院窗口收费的模式上,增加了微信和支付宝支付。患者在缴费时可直接出示手机上付款二维码供窗口扫描付款,从而减少换找零错误,减少患者排队等待时间。

该区各乡镇卫生院均已完成本地影像、检查检验和心电等系统安装,实现与医院信息系统(HIS)数据共享与报告调阅。区域影像和区域心电系统已在市三院、各乡镇卫生院部署完成,实现镇级到区级的影像、心电远程会诊,其中龙冈卫生院已与市三院开展日常的远程影像诊疗业务。村级远程会诊系统已在大冈联合、野陆两个村卫生室试点运行。下一步,该区将以远程医疗系统建设为中心,完善与加强区域影像、区域心电、区域临检和远程会诊等“四大中心”建设,进一步促进医疗卫生服务资源下沉,方便群众看病就医。

南京鼓楼医院与阜宁县开展“院府合作”

近日,南京鼓楼医院与阜宁县政府签订“院府合作”协议,阜宁县人民医院正式加盟南京鼓楼医院集团。

此次“院府合作”,双方将按照“真诚合作、携手发展、为民服务”的原则,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开展合作。一是成立“院府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阜宁县卫生计生委,南京鼓楼医院组织管理和专家团队全面参与阜宁人民医院建设,协调双方职能部门和专科间的合作。二是集团阜宁医院的性质、产权、行政隶属关系及人事关系保持不变,收益由阜宁县人民医院主导,用于该院的长期建设发展。三是南京鼓楼医院通过开展临床诊疗、专题讲座、教学查房、手术示教和危重病例抢救等活动,重点推动风湿免疫科、医学影像科、神经内科、疼痛科、老年医学科、外科腹腔镜等专科建设,帮助阜宁县人民院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四是双方将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完善智慧医疗体系,畅通“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推进区域内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五是发挥“院府合作”辐射效应,帮助阜宁县人民医院扩展医疗服务内容,满足群众不同层次就医、保健和康复需求,使当地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大医院专家诊疗服务,并吸引县外患者到阜宁看病就医。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