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援疆医疗队王丽:援疆工作的难忘瞬间
发布日期:2011-06-14 00:00:00 浏览次数:

援疆工作的难忘瞬间
常州援疆医疗队 王丽

  妇产科担任着新生命降临的任务,有人说孩子是上帝送来的,那我们也算是给上帝打下手吧。援疆的日常工作中,每天发生的故事很多,也总有一些难忘的瞬间,象沙滩上彩色的贝壳,发出微微光芒……
 
  1.最感人瞬间

  有一对农牧民夫妻,二十年苦盼怀孕,因为身体不好一直不孕,现在年龄大了,又有妊娠期高血压和高血糖,提前住院监护,一大串诊断后面最后一个诊断是“珍贵儿”。这是产科对再孕几率极小的产妇的一项诊断。

  他们都是老实人,每次查房,尤其是那个丈夫,都是跟在我们后面,认认真真地听。当然他听不懂,只不过每次都听到汇报病史,还有分析讨论病情,最后这些医生老是说“珍贵儿”。

  某天剖宫产,孩子出生了,是个女孩,健健康康,夫妻喜形于色。术后我去床边恭喜这对二十年苦盼得一女的夫妇,问起给孩子取名的问题。那对夫妻说:母子平安,要感谢你们医生。天天听到你们说珍贵儿,珍贵儿的,我们给她取名字就叫珍贵儿。一瞬间,我被感动了,真的,头一次有这样质朴的人,拿我们的诊断给孩子做名字。

  2.最辛苦瞬间

  忙碌的工作,给人充实感,但是身体很疲惫。有一阵手术特别多,很累,加之上班路上吹了风,淋了雨,发热到39度,得了胃肠型感冒,拉肚子拉到虚脱。科里实在没人,休的休,病的病,就只剩下我和住院医生了,我无路可退,所以只能坚守岗位。因为停电,上午产房的急诊手术只能用一次性手术包,关键是不吸水,结果病人羊水多,羊水和着血水溅了一身,刚刚手术完洗完澡,又来电话,是一高危产妇,开过剖宫产和宫外孕,再开刀就是第三次了,立即准备手术,麻醉是资深的麻醉科主任做的,也穿刺了3次才成功。高难度的手术,因为粘连,失去正常解剖。又是一次性手术包,吸引器没吸力,电刀失灵,这些都遇到了,真是无语。宫缩不是太好,容易出血,子宫下段也水肿严重,轻轻一碰就会撕裂,真是豆腐做的子宫。经过艰苦的分离和手术,终于母子平安,本来就腹泻发热,下了手术已经走不动路了。做医生不容易,很辛苦,就算自己生病,也要对自己的病人尽心尽责,也许只有从医者才能理解这些!

  3.最犹豫瞬间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是妊娠期的并发症,发病有地区差异,乌恰的发病率很低,来这么久,前几天才碰到一例,倒是很特别的一例,是右侧宫角部巨大肌瘤,约15*15*16cm,因为没见过体积这么大的肌瘤,而且发生在妊娠妇女身上,所以把我叫去手术室,要决定是否剖宫产的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

  对于剖宫产的同时是否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学术界尚存在争议。不主张剔除的观点认为妊娠期子宫血流量增加,血管扩张,剔除子宫肌瘤,增加出血量,另外妊娠期子宫肌瘤软化,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增加手术难度,更易出血,并增加产后出血和感染的发生。主张手术的观点认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多为育龄期、尚年轻的妇女,分娩后虽然子宫肌瘤会有所缩小,但不会消失,而会有再次增大,需要手术治疗的可能;另外,大子宫肌瘤不做剔除,产后可能发生肌瘤变性、影响子宫复旧、恶露时间延长、产褥感染增加,而导致再次手术治疗,甚至子宫切除可能。

  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做或者不做都要征求家属意见,于是,我叫民族医生帮我翻译,和家属交代病情,家属竟然不要求剔除肌瘤,说是以后去大医院手术。这让我很惊讶,这么大的肌瘤此次不拿,下次还要再进腹手术一次。家属的态度和对病人的同情让我很犹豫,但是,医生的谈话可以有倾向性,告诉他在做好备血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在剖宫产的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是安全可行的,家属理解,于是手术。虽然宫角部肌瘤剔除术的难度较大,时间较长,肌瘤大创面大也易渗血,但是最终顺利摘除肌瘤,保留了子宫,家属和患者都很感激。   

  作为一名党员,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作为一名医生,根本宗旨就该是全心全意为病患服务。有时候,医生一个正确的决定可以免去病患很多痛苦,所以要做良医,关键时刻就不能犹豫。

  4.最搞笑瞬间

  某天,为一位孕妇做完检查后,交代家属,“下个星期就到预产期了,到时候如果有阵发性腹痛或见红或者羊水破了的情况,就可能是要生了,要赶快来医院!”家属赶紧问,“那到时候生是不是也找你!”我回答说,“行啊,你可以到科室住院待产,临产后我会帮助分娩?”家属这才放心地说:“检查既然是你检查,要生当然也是你生啦!”我听了一愣,然后笑着纠正道,“是你老婆生,我帮帮忙而已!”

  “当然也是你生”就成了科室里经典的笑话。

  5.最尴尬瞬间

  一次,一个产妇分娩第二天,早上查房,因为欠费所以让产妇的丈夫去交费,他说:“大夫,我刚结婚六个月,她就生孩子了。她说是早产,但是这孩子不像早产啊,都七斤多呢,这孩子不是我的,我不能交费。”护士长说:“你们有什么情况以后再说,请您交费,配合一下我们工作。”小伙子坚决不肯:“孩子不是我的,我不交钱,要交就叫她父母来交钱。”

  产妇把头蒙在被子里,死活不露出来。也不知道最后他们是怎么开交的。

  6.最紧张瞬间

  某天上午,医院来了一个柯族孕妇,有三位陪同人员(孕妇的妈妈、婆婆、姐姐),她们面色凝重,深深为孕妇担忧!因为孕妇肚子疼了,可是家人算算才怀孕六月,担心能不能保住孩子。

  医生和孕妇的婆婆先沟通,她一口咬定孕妇孕期不过六月而已,肚子疼是早产或其它,可是医生检查后,说不可能是早产,而是足月要分娩了,不要保胎。家属不听,嗓门越来越大,双方僵持,矛盾的火苗一触即发。我被吵嚷声引来,看见此时的孕妇脸涨的通红,一言不发,便心中有数了,于是悄悄的拉起一直默默无语的孕妇,来到办公室,关上门,和蔼可亲地询问其中详情,当事人终于说出实情。

  原来孕妇是在2010年9月结婚的,但在6月份就已经有孕在身,是属于未婚先孕,可她的家人并不知情,孕妇又难以启齿,再加医生询问时,是家属代答而非本人,因此造成一场不必要的误会。得知其已经阵痛半天了,立即进行产科检查,宫口已经开5cm了,于是送产房临产。在得到孕妇的同意后,又耐心地向家属交代实情,紧张的气氛终于缓解了。

  良好的沟通方式往往会事半功倍!

  7. 最有意思瞬间

  我到妇产科开展工作第二天,听到最有意思的一句话,每次想起了都要笑。那是一个四十多岁的柯族孕妇来生二胎,第一个儿子已经十八岁了,长了一米七多的大个子,也来照顾妈妈。检查都很正常,临产也很顺利,我们查完房就在办公室里忙忙碌碌地办公。

    忽然,那个大男孩急匆匆地走进来,认真地大声对管床大夫说,“大夫,俺妈两分钟疼一次。”大家先是安静了片刻,立刻哗哗大笑起来。管床医生忍俊不禁地说,“你先回去,我马上去检查。”

  几分钟疼一次,是产科最最常见说的一句话,是判断产程进展,评价产程状态的一个最最常用指标。我们来品位一下下面几句话。产妇说:大夫,我两分钟疼一次。婆婆或母亲说:大夫,她两分钟疼一次。丈夫说:医生,我老婆两分钟疼一次。这是一个已婚的成年人跟医生的交流。再品位一个一米七多高的大男孩,跑来认真地说:大夫,俺妈两分钟疼一次,是多么有意思的一句话。

  8.最无奈瞬间

  有一天下午刚上班,住院医生呼我来了一个急诊病人,到病房一看,只见一群亲朋好友围绕着一个产妇,臀位,胎膜早破的。我要先检查一下哪种臀位和宫颈条件。就做了阴道检查,结果宫口开大一公分,摸到小屁股,是个盘腿大坐的。老人说新生儿“坐着出来,做大官”,就这个姿势。

   这种情况要紧急剖宫产,因为胎膜已破,先露不规则,脐带容易脱垂。就赶紧让护士做术前准备,叫家属签字。

   家属签了字,忽然问我,大夫,您摸了,是男孩女孩?因为是臀位,要摸小屁股,我虽然没特意摸,但是也摸了,没有小鸡鸡。我笑笑说:摸着是个女孩。那个男的就很高兴的样子,“女孩太好了。”全屋的亲朋好友都笑嘻嘻的。说,哎呀,女孩太好了,女孩象妈妈肯定漂亮。女孩是贴身小棉袄,最会心疼父母。又拍打那个男的说:“你合算了,女孩是爸的小情人”。

  我不去理他们,下了手术医嘱,不一会,手术室打电话叫我上台了。

  切开子宫,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小鸡鸡,全夹到上面来了,为了显示他是男孩,断脐带的时候还撒了一股晶莹的小尿泡。我们都笑着打趣:接住接住,正宗童子尿啊。

  这边,手术人员清理缝合,那边助产士接过孩子,擦洗,称重,打手牌,脚印,一系列,先给产妇贴脸,皮肤早接触,然后抱出去给家属看。

  我正在缝皮,就听到手术室隔着几个门的走廊里,忽然传出一声群体性欢呼。“欧”!跟那个幸运52里面似的,要把房盖掀起来了。这一声欢呼,惊天动地,手术室的人都停下来,又面面相觑,至于吗?这家人,估计是我说女孩的时候强忍住失望,短时间内如愿以偿又兴奋过度了。

  他们都不去想想,普京,布什,克林顿,奥巴马生的都是女孩。华盛顿,这么伟大的人,美国缔造者,也只有一个女儿。所以,有女儿的爸爸,在这一点上,和美国这帮总统平级。哈哈,笑的同时也有点无奈,重男轻女的观点还是根深蒂固的。

  9.最遗憾瞬间

  柯族的事业单位职工可以生两个孩子,特别是第一个生女孩的,一般都会生第二胎。前几天,有个本院职工,怀孕6个多月了,在家里洗澡摔了一跤,有点腹痛,没重视,以为躺床上休息休息就没事了,躺了半天后,腹痛加剧,羊水也破了,才到医院来,一查,宫口开全了,马上就临产,是一个小男孩,出生后没有存活能力。她家里有一个女儿,就盼着生个男孩了,所以哭得非常伤心。我们都觉得很遗憾,如果她摔跤后赶紧来住院保胎,或许不会流产了,但是我们谁都没敢问她为何不早点来医院检查,这应该是常识,何况自己还是医务工作者呢。怀胎6个多月不容易,结局颇令人遗憾。

  10.最惊喜瞬间

  有一次,一个重病号,经过精心诊治后,母子平安出院,家属委托花店送来鲜花,很惊喜,乌恰竟然也有鲜花服务,看着绽放的鲜花,感动于病人的真诚。鲜花上留言:你温柔的眼神宛如一轮明月,把宁静洒满人间,你灿烂的笑容犹如一缕阳光,带来温暖和希望,你亲切的话语恰似一泓清泉,流过干涸的心田!面对这么可爱的病人及家属,内心充满被理解的感动。

  援疆的日子里苦一点,累一点,老一点,丑一点又如何!

关闭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