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伊犁州卫生系统援疆工作亮点摘录
发布日期:2011-12-20 00:00:00 浏览次数:

  [编者按] 12月14日,2011年伊犁州卫生援疆工作座谈会在伊宁市新发地国际大酒店召开。会上,州直及各县市十五家受援单位领导分别作大会交流发言,汇报本单位一年来卫生援疆工作开展情况。现将各单位工作中的好做法、新亮点摘录如下,以供参考、借鉴。

    伊犁州友谊医院:为充分共享全州援疆医疗专家的技术资源,邀请各县医院6位援疆专家每周到友谊医院坐诊、查房和手术,并不定期进行讲学;按照“以长期援疆为主,短期带教为辅,长短密切结合”的思路,积极争取了江苏省人民医院护理部、教育处、消化内镜、普外科腹腔镜以及检验科、重症医学科等7位援疆专家来院开展短期指导带教;举办了首届“伊犁-江苏现代医院管理高级论坛”,“江苏-伊犁微创外科理论与实践培训班”、“现代麻醉新进展学习班”等十余个高层次学习班,并促使医院在全疆率先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在全疆率先完成50种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遴选工作,5项演示手术填补了新疆以及伊犁河谷微创外科的技术空白。

    伊犁州奎屯医院:建立工作支持平台,对援疆干部委以重任,从物质、人员等方面创造条件让他们大胆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在受援科室成立了以援疆干部为组长的科技攻关小组和帮教、带教小组,在科室里形成浓厚的科研和学习氛围。年内经援疆干部牵线搭桥,为医院争取发展资金10万余元,先后有2批17名专家、中层干部、科室骨干赴江苏常州等兄弟单位进行挂职、进修、参观学习,为6名医护骨干创造了赴对口支援单位进修学习机会。

    伊犁州新华医院:医院充分利用电视台、电台、报纸、院刊、楼宇电视、展板等媒介宣传报道援疆工作,提升专家知名度,鼓舞医院广大医务工作者以专家为学习榜样。今年七一建党90周年表彰大会上,沈永岱、杨柳作为优秀党员受到表彰,朱建炜作为民族团结先进典型进行表彰。

    伊犁州中医医院:集思广益,四次召开援疆工作专题座谈会,积极征求采纳援疆专家意见建议。魏友松副院长提出医院要进一步加强专科护理建议,加强急诊科建设,开辟急诊科绿色通道,病理图片化等建议;周恩超主任则提出加快膏方项目建设,规范电子病历格式,尽快建立援疆专家师带徒制度;眼科刘彦主任提出建立儿童眼科中心,加强科室青年医师科内讲座力度,均对医院和科室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伊犁州妇幼保健院:在援疆工作的形式和方法上进行了有益探索。针对自身实际,充分开发利用援疆资源,积极主动与江苏对口单位进行联系和沟通,目前与江苏省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无锡市妇幼保健院、扬州市妇幼保健院、苏北人民医院、淮安市妇幼保健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等医院结为友好单位,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对接、交流、合作,走出了一条民间援疆与组织选派的新路,形成了宽角度、广领域、立体式的援疆工作格局。

    伊宁市:强化对口援建双方之间的协调与联系,积极促成南京市卫生系统代表团来伊进行考察调研,双方拟定了3年的对口支援工作计划,伊宁市5个直属医疗单位和南京市卫生系统9个对口单位率先签订了对口支援框架协议书,建立了两地医疗专家和技术人才交流学习帮教制度,并多次选派各医疗机构院长、书记赴南京考察学习先进管理理念,邀请南京市鼓楼医院院长等多名专家来伊讲学,医疗援疆取得实质性进展。

    奎屯市:年内江苏省徐州市共援派四期有关医疗卫生专家及卫生管理干部共28人次,对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妇幼保健院及伊犁州奎屯医院进行了妇女保健、儿童医疗、疾病预防及急救知识四项专业培训,培训人数达300余人,大大提高了奎屯市医疗卫生人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医疗救治能力。

    伊宁县:泌尿外科医疗技术得到极大提升。援疆专家开展的后腹腔镜在泌尿外科的应用、输尿管镜在泌尿外科的应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3项新技术填补了伊犁州泌尿外科空白。同时与州友谊医院合作科研课题“后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研究”,并主持研究“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临床研究”和“伊犁州地区大样本量等离子电切应用研究”两项课题,为伊宁县泌尿外科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霍城县:按照江阴对口支援霍城县干部人才培养“百千万”工程中的展望工程项目,制定了卫生系统援疆人才培养长远规划和阶段性计划;编撰了《心系边疆,情注霍城,谱写青春无悔的篇章》一书,较全面地总结了前八年卫生系统援疆工作,印刷1000册并广泛发送。

    察  县:援疆专家把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带到临床工作中。援疆专家王四清利用手术、查房、病案讨论,术前讨论、读片分析会等形式讲解示范,对年轻医生加强“三基”训练。援疆专家蔡金兰会同医务科、护理部、院感办一起对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状况进行了认真调研和分析,结合医院实际,制定了质量管理办法和措施。

    巩留县:专科建设得到强化。巩留县人民医院成立脑外特色专科,积极购置医用设备,并选送当地脑外科医护人员到张家港市免费进修,定目标、定任务,成为脑外科医疗、重症护理的技术骨干;建立了该院历史上第一个重症ICU监护病房,使医院的急诊、重症救护能力发生了质的飞跃。结对助学奉献爱心。六名援疆专家分别与巩留县二中学习优异的贫困学生进行结对帮扶,每年捐助2000—3000元,“11.1”地震灾害发生后,再次捐助数百元上门慰问。

    特克斯县:援疆专家一年来组织援疆专家多次下乡巡回义诊,遍及全县9个乡镇(场),深入到距县城90余公里的琼库什台、喀英德库什台两个偏远牧业村为广大农牧民群众进行多专科的送医送药及送卫生知识下基层活动,并在县城中心广场组织了多次义诊及保健知识宣传,受到当地农牧民的高度赞誉。

    昭苏县:县人民医院援疆专家制定了详细的全员培养计划,将每周大课与单独辅导相结合,临床病例讨论与教学查房相结合,全院辅导和帮学结对相结合,让医院的专业技术人员足不出院、足不出县更新医学知识;开展了“健康从心开始,爱心救助行动”,把“春苗工程”延伸到中年,选出6名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远赴泰州市人民医院接受免费治疗。

    尼勒克县:始终坚持与援疆干部派出单位、及援疆干部本人经常沟通,及时掌握了解援疆干部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解决工作开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同时注意发挥各方面在援疆工作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利用各位援疆专家医疗技术优势,相互配合,加强协作,为援疆干部开展工作提供便利,为做好援疆干部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源县:医院科室建设和管理逐步规范。在援疆专家的鼎力支持及帮助指导下,新源县人民医院眼耳鼻喉科正式成立,采取江苏省眼耳鼻喉科运行模式,成为伊犁州首家县级医院眼耳鼻喉专科;新源县妇幼保健院在援疆专家帮助下增设了新生儿科,为新源县新生儿救治赢得了先机,创造了便利条件。

关闭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